APP下载

未婚恐婚,已婚厌婚的真相

2018-01-17韩婧

大众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婚姻事情回家

韩婧

01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高赞”回答这样说:“很多时候我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想静静,这个躯体属于自己。”30岁,就是我们人生的那个分界点,一过三十,脚下的路,就只有前行。谁不想一辈子无忧无虑,谁不想一辈子被人宠着,但不论在孩子面前,还是在年老的父母面前,你都只是一个应该独当一面的成年人,即便疼也要忍住眼泪,做自己该做的事,哪怕是故作坚强,也要承担下所有这个年纪的重担。

男性喜欢躲在车里,婚后女性的庇护所是哪里?“娘娘”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很多已婚女性纷纷点头:“这些年,我在厕所做的事情,可以写一部情景剧了。每当被娃吵得焦头烂额,或是和老公针锋相对的时候,进厕所,关上门,掏出手机,松掉肚子上那块绷紧的肉肉,坐在马桶上长舒一口气,那感觉有多爽。更别提那一刻WiFi满格,电量充足,宫廷剧更新了,淘宝店铺上新了,任凭娃在外面怎么闹腾,老公在外边如何烦人,好像统统与我无关。”

反观那些未婚的男女,看过身边人的分分合合,直呼“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他们可以谈很久很久的恋爱,但唯独不肯结婚。未婚恐婚,结婚厌婚,是什么把婚姻变成了这样?

02

第一,错误的绝对化认知:对婚姻中另一半有过高期待,认为对方能很好关注和满足其需要和感受,才称得上好伴侣。

西西在婚礼前几天和男朋友讨论彩礼的问题,她坚持男方必须准备几十万的礼金,认为这样才能证明男方爱自己。而男朋友觉得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不想父母有太大压力,在他看来,两人婚后在一起努力,比最初给多少礼金更重要。最后西西觉得:“你根本不关心我的感受,还没结婚你就这样,以后的日子我肯定会更加被动。”于是,婚期就这样不断后延了。

新一期的《奇葩说》在讨论“要不要在婚前房产上加另一半的名字”的辩题时,董婧提出,这道题看上去是在讨论财产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一段亲密关系中存在的焦虑、欲望、安全感的问题。各大公众号为博眼球宣扬的内容,也无形中对这种不安和焦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爱就是我不用说话你就可以懂我》《如果他没有对你做这三件事,分手吧!》《他不是爱你而是在控制你》……当人们被这种煽动性的内容洗脑并且对号入座时,再看自己感情中的一地鸡毛,便会得出结论:“另一半对我的关注程度太低,无法让我满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是无法幸福的。”于是,对婚姻的恐惧和厌烦感油然而生。

第二,婚姻中过于强调整体性,无暇顾及自我。

结婚有娃后,蓝秋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在她看来,老公还是跟之前一样:工作之余正常应酬,要么很晚回家,要么回家就说累,看一眼孩子就躲进书房打游戏。蓝秋经常对老公抱怨:“我们现在是一家人,照顾孩子的事情都要参与,你作为一个爸爸,也要为我分担一下。”更提出要求,每天至少陪家人两个小时,周末至少拿出一天时间在家。看上去还算合理的要求,让老公无力反驳但也压力倍增,每天工作之后的个人时间被彻底占据,回家前在楼下车里打一局游戏、抽一支烟,成为他最后的独处时间。

婚姻中一方过于强调“我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事情都要共同面对”,另一方因为责任和义务不得不去配合的时候,内心的不满也会滋生。

第三,婚姻中的四大致命“杀手”:冷漠、指责、不屑、自我防备。

美国心理学家Gottman在华盛顿大学设立了一个“爱情实验室”.通过20年的跟踪研究,他发现婚姻中最具破坏力的因素是冷漠、指责、不屑、自我防备。

感情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台词:你问他吃什么,他回答“都可以”;你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她说“你怎么老是这么不小心”;你忘记了帮她拿快递,她说“我还能指望你做什么”;你们争执不下,她讪讪的说“你没错,你哪都没错,你怎么可能错呢?”

这些相处模式让感情中的隔阂越来越大,双方相处越发被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身虽近心已远”的状态。

03

如何积极面对婚姻,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待那些想逃离的时刻呢呢?

首先,“守脑如玉”,降低对另一半的期待,提升对自我的关注。

所谓“守脑如玉”,就是尽可能减少外界繁杂信息对自身的影响,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当我们对另一半有一种全能的期待的时候,你渴望他像一个英雄拯救你,给你光芒与安慰。可事实是,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有照顾年迈父母的压力,会因为孩子半夜哭闹而抓狂,会有工作上的不顺心,不自觉把情绪带回家。这个时候,他并非不想关注你的一颦一笑,而是不能;她也并非不爱你了,而是如果她现在连自己都无暇顾及,更没有精力来关注你的感受。

这个时候,你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感受,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我可以做哪些可控的事情让我觉得舒服一些?”进而试着做些取悦自己的事情。我的一个来访者在辛苦一天下班后,发现丈夫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发雷霆,而是自己去小房间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心情好了很多。

婚姻中没有那么多“你应该”,两个人更多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为了共同和各自的幸福努力。

其次,学会积极回应的沟通方式。

Gottman爱情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情侣间的情感互动对婚姻的幸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实验中,当一方跟伴侣说“快看窗外的鸟”后,有的伴侣会积极地望向窗外,有的则是继续冷漠地看报纸。经历了6年的跟蹤调查,他发现后面离婚的夫妻们,只有33%的人在当时积极地回应对方。

积极回应在于当一方有表达后,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首先我们需要传递一个讯号:我有认真在听你说话。接下来就是合理的表达。一段关系中没有一方可以永远是“常胜将军”,面对自己的错误,事后冷静下来给予回应比冷暴力或者指责要好的多。在说出自己需求前可以先思考:对方做了什么事情让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激和请求。比如说,我看到你推掉应酬回家陪我,让我有不错的感觉,同时我希望我们在家的时候可以多聊聊天。

少一些“你怎么不……”的表达,多一些“我感觉,我希望……”的表达,另一方才能更多感受到你的积极回应。

感情中,你可能有过不下一百次想要分手的念头,有过不下一百次想要离婚的冲动,有过不下一百次想要逃离的打算,但最后十有八九你都是擦干眼泪,舒展开紧锁的眉头,继续走下去。希望那是爱情和希望战胜了恐惧和厌烦,而不仅仅出于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婚姻事情回家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把事情写具体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
一级浪漫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