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之美

2018-01-17王淦生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时节诗人

王淦生

深深钦佩我们祖先的睿智和诗意,他们用手中那把精细的刻刀,将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平淡的日子切割成了二十四个精美的时段,并为它们起了名字——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光阴里的禅,与我们一年一度一相逢,她们似在时时提醒我们:时光美好,稍纵即逝,唯有不虚度、不辜负方对得起大好的光阴和自然的馈赠。

深深赞赏古代诗人的文思与才情,是他们用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每个节气中大自然的大美——那景,那情,那凝聚在字里行间的记忆,一字一句辗转,印刻在流年深处。

踏着诗句铺成的小径穿越历史,你会依稀看见诗人的背影飘逸如昨。跟随他们,赏四季更替,看物候轮换。诗句背后的得失悲欢,都已如流水落花,弹指间无问处。天地不言,人为过客;山河岁月,温柔相待。有暇再回首,已是足够。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点赞

春分时节,本已春回大地,桃李半开。然而苏轼的这首诗,却向我们呈现出一幅漫天飘雪的雪景图。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界有时会跟我们开一个大大的玩笑,来个“时节大挪移”,其实人生不亦如此吗?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宋·朱淑贞《立春》)

点赞

诗人以一种女性的直觉,提前感受到了春天将至未至时的美好——那和暖的气息、萌生的万物、将临的美景……带给人无限的憧憬和期待。此情此景,纵有美酒,也让人无心啜饮;便有旧恨,也顿觉烟消云散。何不融入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犒赏人类的盛宴?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点赞

诗人客居京华,彻夜听春雨淅沥;次日清晨,又闻小巷中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时已深春。绵绵的春雨,在诗人的听觉中呈现;骀荡的春光,从卖花声里透出。历代诗评家都将目光停留在这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又岂知绵绵春雨之中诗人的愁绪?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唯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宋·仇远《惊蛰日雷》)

点赞

历代文学中,一声春雷昭示着世间巨变。宋代诗人仇远描写惊蛰日一声春雷之后的情景:蛰虫开始出洞,花房打开门扉,田野春风激荡,草木生机勃发……每一个生命体,无不为春回大地欢欣鼓舞!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黄庭坚《清明》)

点赞

这首诗景中含情,用典与写实相结合。诗中有桃花李花竞相绽放的乐景,亦有野田荒冢触起的缕缕愁绪;有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亦有对高洁品行的赞许和肯定……诸多对比,表达出的是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拷问。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清·郑板桥《七言诗》)

点赞

谷雨前后,天气温和,正好有朋自远方来,诗人泡上一壶好茶,与之品尝香茗,畅叙别情。两人观赏着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来了再画上几笔山水竹枝……好友、新茶、美景、雅事,可谓“四美具,二难并”——这才堪称人生至乐!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点赞

标题中的一个“幽”字,道出的有环境的清幽,更有作者内心的孤独。湖光、树阴、下鹭、鸣蛙、竹笋、木笔……构成了一幅立夏时节幽美的图画,然而旧交零落殆尽,无人品茗谈心,眼前景色再美却无人共赏……此情此景,焉能不令诗人心生寂寞之感?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宋·巩丰《晨征》)

点赞

“小满”乃夏熟作物籽粒渐满的时节。这时候,白昼渐长,农事渐忙,乍暖还凉,天气无常,新酿制的酒和新采摘的茶刚刚上市,故而“酒贱茶饶”。巩丰的这首《晨征》,勾勒出一幅小满时节的中国乡村风俗画。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宋·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endprint

点赞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阴雨连绵的芒种时节安逸悠闲的生活。芒种刚过,雨季到来;雨云遮塔,迟迟不散;雨水静流,汇入池塘。树绿晚凉,斑鸠鸣叫;室中寂静,燕儿迟归。诗人整日无所事事,于是薰薰衣服,诵诵诗篇。全诗充满一种恬静、淡雅、闲适之情。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村》)

点赞

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动细腻地描画了夏日江村优美恬淡的景物,流露出一种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一段难得的安定生活给诗人带来的满足和欣然,同时又隐含着人生的悲苦和辛酸。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清·乔远炳《夏日》)

点赞

小暑时节,夏日虽长,但是有微风习习引来清凉,有树间蝉儿轻轻吟唱,有梁上家燕阵阵呢喃,有满园弥漫的袭人花香,更有雪藕、冰桃,竹席、凉榻相伴……这样的夏日,带给人的分明是一种享受,让人全方位感受夏天!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徐夤《萤》)

点赞

大暑之夜,最美之景当属流萤。在深蓝的夜空里,一点萤火,恣意高低,自由自在,剔透玲珑,是世间最美的奇珍。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萤的流光比之于珠玑,表现其晶莹可爱,非比凡俗,由衷地表现了诗人的赞赏之情。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宋·黄庭坚《秋怀》)

点赞

黄庭坚的这首诗,与其说是描写时日转凉,不如说是在叹世态炎凉。作者官冷孤居,过着寂寥落寞的生活,友人很少交往,故人书信断绝。诗人在凄清、孤寂的处境中心生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对友情难得的感慨和对志同道合故人的怀念,情调含蓄闲淡。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强至《庚戌秋分》)

点赞

秋分时节,天气转凉,昼夜均长,草木摇落。其实,秋之气不只在于悲,更在于喜。看那萧萧飘落的木叶,就像一纸荡气回肠的“辞条”,诉说着生命起承转合、新陈代谢的哲理,令人感慨万端。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唐·吴融《红叶》)

点赞

红叶,作为秋天的象征,但它给人的却是积极的力量。看,在斜阳的映衬下,火红一片的枫叶令人神清气爽,一扫秋日之颓废萎靡。即便是片片落叶,给人的感觉也是万种风情。纵然身处衰飒寒秋,看看这漫山红叶,欣赏这大自然中的奇景,定会了无憾恨!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莊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宋·洪迈《秋日漫兴》)

点赞

“秋”在古诗词中往往是一个蕴含多种意蕴的意象。这首诗借“微霜上鬓”感叹时光流转,青春不再;借大雁归去感慨“江湖久客”,有家难回。“倦”字透漏出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梦庄生蝶”流露出对家的思念。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唐·李绅《宿瓜州》)

点赞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热冷交替季节的来临,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尤其是人在风波途中,这种感觉可能更加明显。诗人夜泊江边,只见秋风逐浪,明月低垂,柳丝萧瑟,感慨人生寂寥,盛年不再,心生悲凉。

面瘦头斑四十四,还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唐·白居易《谪居》)

点赞

四十四岁本当年富力强之壮年,可白居易却是“面瘦头斑”“未老衰羸”。诗人遭遇贬谪,由京城贬至荒僻的江州,且担任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又恰逢霜降时节,焉能不令其无限感慨?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紫金霜《立冬》)

点赞endprint

立冬时节,天气渐寒,北风嘶鸣,树木凋零。但是,天气寒冷可以促人警醒,窗前残照正好照人读书。即便是三九寒冬冰天雪地,也可以围炉饮酒吟诗。看来,任何艰难困苦,在那些有着积极人生态度的人们面前,皆可化作催人奋进、促人前行向上的台阶。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宋·陆游《大雪》)

点赞

一场久违的大雪,穿过帷幄,重压林梢。正在“赋闲”的诗人却未能及时领略到这样的盛景,因为他正与友人游戏解忧。可当清早看到门前的冰雪,诗人首先想到的是冰封的黄河,想到的是北方的失地,想到的是祖国!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宋·范成大《早发竹下》)

点赞

诗人在小寒时节出行,晨光冲破寒气,出行途中轻松快意,快马加鞭,穿云钻雾,看重重叠叠的群山如卷轴一般展开,观缕缕炊烟似碧蓝的麦穗指向天空;更有绿水潺潺,禽鸟百啭……眼前的景观,哪里有一丝冬之萧瑟,分明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唐·白居易《早冬》)

点赞

“小雪”时节,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已见小雪,而江南大地却还是温和如春。看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早冬,芳草萋萋,寒樱发花,简直就是一派春日风光。如此冬闲时节,令人心生羡意!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唐·杜甫《冬至》)

点赞

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来临,长年漂泊在外的杜甫百感交集:他想到了自己处境困窘,想到了自己人生落魄,想到了自己盛年不再,想到了自己离乡背井……他更想到了天子,想到了国事,想到了国家之安危!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宋·曾巩《元沙院》)

点赞

“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日色混沌,烟云惨淡,寒风刺骨,松竹萧瑟。但是这时候并非仅有荒凉、寂寥,只要我们怀有一颗执着追求的心,我们的生活会逐渐好转。漫漫严冬将要过去,新春已经与我们越来越近!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节诗人
最帅的诗人
澳大利亚最有名的诗人是谁
初夏时节,一个人极其享受的那些事
“诗人”老爸
来,去度假
愤怒
春夜喜雨
初夏时节要缤纷
金秋时节画老年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