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在宠物犬上的应用实例

2018-01-17杨冬芸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前肢尺骨桡骨

杨冬芸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四川 成都611130)

用于小动物骨折的传统固定材料主要有骨板、髓内针和钢丝,而外固定支架应用于骨折固定还不广泛。外固定支架固定属于生物学固定方法之一,其无需强求解剖复位,具有以下优点:避免了给骨断端局部造成更大的医源性损伤;术后骨骺二期愈合的速度比一期愈合快,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生物接骨是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附着,其不强求骨折解剖复位,使用低弹性模量的内固定物,减少了内固定物与骨皮质之间的接触等。外固定支架应用于骨折治疗是符合生物接骨理念的,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治疗以及关节固定、骨延长术、骨移植术及某些骨关节矫形等。

1 临床症状

1.1 金毛犬,一岁零九个月,雄性,23kg,右前肢悬吊不着力。X射线确诊右前肢桡骨尺骨骨折,遂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病犬术后恢复良好。

1.2 博美犬,1岁零4个月,雄性,4kg,桡尺骨骨折。治疗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患犬恢复良好,排便正常。

1.3 贵宾犬,两岁,雄性,3.5 kg,左前肢受伤,悬吊不着力。X射线确诊右前肢桡骨尺骨骨折,其骨折部位靠近腕关节,遂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术后患犬恢复正常。

1.4 哈士奇,雄性,一岁零九个月,左前肢悬吊。经X射线检查,其左前肢桡骨远端骨折,遂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术后患犬恢复正常。

2 手术

进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要求骨对接完好、支架安置恰当,并要确保骨断段受力均匀,不偏离骨轴线。除采用优良外固定支架材料进行手术外,还需要手术人员熟知小动物局部解剖结构、外固定支架的生物力学原理以及有娴熟的操作技术。

2.1 术前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因小动物骨折大多是强大的外力作用造成的,故术前的血常规和生化检查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了解病例有无其他并发症,以便作出风险评估。

X射线检查:拍摄X光片有助于确诊病情。观察某个骨折部位一般需要拍摄正位片和侧位片。检查长骨骨折情况和骨折修复情况时,检查部位应包括骨折骨相邻关节。

2.2 手术通路 根据骨折部位确定固定针穿入位置。肱骨和股骨骨折采取肢外侧通路,桡骨和尺骨骨折采取肢前内侧通路,胫骨骨折采取肢内侧通路。需要进行有限切开整复的病例,可在固定针穿入位置旁边切开皮肤,再依次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至骨断端。

2.3 操作要点

2.3.1 无菌操作 整个手术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感染。

2.3.2 使用结构合适的支架 外固定支架包括Ⅰ型、Ⅱ型、Ⅲ型和环形外固定支架,其固定强度依次增加。根据临床经验,Ⅰ型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强度能满足绝大部分四肢骨折的治疗要求,通常用于所有长骨和下颌骨,双侧面支架限用于胫骨、桡尺骨和下颌骨,同时Ⅰ型外固定支架造成的创伤最小,动物术后容易恢复。

2.3.3 钻孔 切开固定针穿入部位的皮肤,切口的长度根据固定针的直径确定。使用比固定针直径稍小的钻头分别在上、下骨断端上钻取预钻孔,应钻穿两侧骨皮质。选择合适的骨平面进针(选择前内侧或内侧面,肱骨是前外侧面,股骨为外侧面),每侧骨断端至少钻2个孔,但一般不超过4个孔。钻孔时需使用导钻固定钻头,防止滑动。

2.3.4 固定 选择粗细合适的固定针和连接棒,在骨断近端及远端进针与靠近骨折末端或接近骨折线进针稳定性最好。固定针要与骨折线保持骨直径一半的距离,以防骨裂发生。使用电钻穿入或使用配套工具依次拧入固定针,固定针的尖端穿出对侧骨皮质即可,无需穿出过多。利用固定夹将固定针与固定杆连接,但不需拧紧,同时将骨断端复位,在维持复位状态时再拧紧。固定时每个骨断段使用3或4个根固定针能增加固定强度,同一侧骨断端内的固定针应平均分布,以达到最佳的骨把持力。

手术时许多骨断端在靠近骨折线处会出现骨裂,故放置固定针时需避开骨折线或增加其他辅助固定方法。

固定针与骨骼长轴所成的角度可以为直角、锐角或钝角,但应尽可能使所有固定针的长轴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消除对骨骼造成的不必要的应力。如放置完所有固定针后,固定针未处于同一平面,则不可重新拔出调整,此时可通过调整固定夹的方向进行修正。为使所有固定针处于同一平面,可在预钻孔时放置参照物。固定针需贯穿整个骨骼,即需要穿出对侧骨皮质,以防固定针松脱。

处理好固定针与肌肉、皮肤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手术的成功。穿针时,应使固定针对周围肌肉产生的刺激及张力最小,为此可选择肌肉较薄的部位及肌缝处穿针。如果固定针需穿过肌肉,应先将骨折复位,使肌肉处于正常解剖位置后再穿针。

3 护理

3.1 拆支架前动物不要洗澡,以防伤口感染。

3.2 每周做一次X射线检查,确定术后动物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线消失。患肢正常后,可以拆除支架。拆除时间通常为2~5个月。

3.3 拆除外固定支架要在动物镇静或麻醉状态下进行。拆除时先将固定夹松开,使固定杆和固定夹、固定针分离,再将固定针旋转出体外。拆除全(双侧)固定针时,将一侧的针剪短,并对断头进行消毒,再从另一侧取出固定针。如果拆除后有渗血,可用纱布和绷带包扎止血。拆除固定针时会有组织损伤,对受损伤的组织应进行消毒,可在针孔的位置覆盖无菌纱布敷料后包扎,维持48~72h。较大的固定针孔常愈合良好,拆除固定针后不需缝合,以免渗出物不能流出而形成脓肿。

猜你喜欢

前肢尺骨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奶牛难产助产技术
树懒
霸王龙的前肢为何这么短小?
影响尺骨短缩截骨术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
霸王龙有了小兄弟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