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河流守望者

2018-01-17刘盛

中华环境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本地人潇湘守望者

文 刘盛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是以“支持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为使命的环境问题解决模式。

要让“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守望者”

2017年8月14日,长沙远大城,一个环保公益主题的项目启动会正在这里召开。和很多公益行业的会议不同,本次会议主办方特别提醒参会组织不报销交通费,但仍然吸引了全国41家河流保护相关的环保公益组织前来参加。是什么样的会议吸引这些机构自费来长沙?实际上,这是一场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的模式介绍和宣讲会。会议由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筹)主办,主题是河流保护志愿者行动网络研讨会。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希望总结湖南河流守望者网络的经验,面向全国尤其是长江流域输出这套工作手法和模式,希望实现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守望者的愿望。

9月21日,还是在长沙远大城守望者学院,来自多个省市的32家机构再次集结,他们都认可河流守望的模式和文化,愿意在本地探索这个模式。这次会议意味着河流守望者行动模式开始走出湖南,走到长江流域以及更多河流所在地区。

一个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我们也心存疑虑:在湖南的成功,能否在其他地方复制?“河伙人”会议后,河北、陕西、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的共建伙伴已经启动了当地河流守望者的招募和网络的建设,10月1日,广西河流守望者宣讲会已经启动,这一切都显示河流守望者网络强大的生命力。

8年建成500人的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

2010年,是绿色潇湘专职化的第一年,5个发起人理事承诺每个月捐赠500元一直到机构获得专项资助。实际上,作为一个初创机构,最大的难题不是人也不是资金,而是不知道干什么!作为本地第一家环境保护组织,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又太少。

第一年各种尝试,做了回收废旧电脑、浏阳河水污染调查、绿色沙龙、自然体验,还启动了“湖南省十大事件的评选”。尝试之后,做了两个重要决定: 第一,一定要聚焦一个点,这个点是湖南环境问题的核心指向,那就是湘江。第二,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而不是只靠机构员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启动了“守望湘江”民间观察和监测行动网络项目,计划在湘江流域沿岸找到30个湘江边的志愿者,他们不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只需要每周定期去自己选定的监测点做监测。这些监测点主要是排污口和取水口以及污染源。

我们原本只希望让这些人成为绿色潇湘的在地志愿者,并以之为基础建设一个民间的监督网络。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这个监督网络变成了行动网络。

从2010年到2013年,湘江流域的守望者从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地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与环境污染行为做斗争。据统计,那时平均一周会解决一起环境污染事件。湘江守望者的行动引起了外界关注,2013年底被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评为“年度法治人物”,这是这个奖项第一次颁发给环保公益组织。

湘江守望者的成功极大激励了我们,于是决定把湘江守望者升级为四水守望者(湘资沅澧,覆盖湖南省122个区县),河流守望者数量从100多人迅速增加到300多人。

现在,河流守望者的规模越来越大,守望者网络目前已经覆盖湖南全省将近三分之二的县区,有望在三年内实现全省覆盖,率先在湖南实现“让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守望者”。

河流守望者网络为什么能成功?

2015年年底,因为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的成功,绿色潇湘入选南都公益基金会景行计划,这是一个面向“有潜力产生大规模、系统性社会影响”的公益机构的资助计划。绿色潇湘希望利用这笔资金,完成机构的战略转型,一方面推广河流守望者模式,一方面实现机构发展和网络发展的双驱动。

2016年底,绿色潇湘入选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XIN伙伴计划”,这是一个对于中国环保公益组织长期战略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在这个计划下,绿色潇湘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成立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计划在3年内在长江流域发展河流守望者,参与黑臭水体监督、水源地保护等环境议题,影响长江流域100万公众支持和参与在地环保行动。

我们抓住了几个关键点,也因此在湖南探索出特有的行动模式:

努力找到对的人

统计表明,近80%的河流守望者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工人、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和体制内的人(教师等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这三类核心人群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相对充裕,已摆脱生存压力,都对公益或者公共事务有兴趣。

这样的志愿者行动力和稳定性是最好的,但找到和激活这群人也是最难的,因为他们已有自己的舒适区,动员难度远大于大学生志愿者。在初期,绿色潇湘主要是通过纸媒和自媒体来寻找第一批种子守望者,他们原本就对环境问题很关注,甚至已经在与环境污染做斗争,是行动网络天然的同盟军和活跃志愿者。中期,主要通过到各地办宣讲会,这时守望者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可以由已有守望者挖掘新的守望者。

人找对了网络便活了,尤其是一个区域的第一个守望者更是重要,会直接影响未来本地河流守望者的发展规模和行动力。

支持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

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是河流守望者网络的使命。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支持本地人解决问题的背后,是一种专业自信。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成为支持者,绿色潇湘一直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并以此支持引领河流守望者解决问题。

支持本地人解决环境问题的理念,也是一种工作自觉。公益机构的人行动力强,更愿意自己跑一线解决问题。所以在初期,绿色潇湘的同事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选择题:接到环境举报,是鼓励河流守望者回应,还是自己来处理?亲自干预个案效率高,可以看到直观效果;守望者跟进,因为缺乏专业能力,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不了了之。这时,我们需要一种使命自觉,不能总是冲到一线,要让河流守望者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实现成长。

重视人和人的联结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共有三个关键词。“河流”是保护对象;“守望者”是保护主体;“行动网络”是联结形式,唯有行动才能组建真正有力量的网络。

河流守望者守护着身边的河流,在一个监测点做长期监督.这样的行动者可能是环境受害者,可能是有环境责任感的退休老人,也可能是担心孩子健康的妈妈,他们都需要外界的支持。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让他们互相认识、互相学习,并通过联合行动,联结越来越深。

河流守望者中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建立“守望者和守望者的联结”,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年度会议,通过互访组建网络社群,组织联合行动建立深度联结。联结让行动更有力量,让网络更有生命力。

微博等自媒体的助力

河流守望者从最早的30个人发展到目前的500多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微博的助力,河流守望者很难实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低成本沟通。

首先,微博等自媒体成为工作展现的平台和与有关部门互动的窗口。守望者们把监测过程和结果通过微博传播出去,也通过微博与有关部门互动,使河流监督越来越有力量。

其次,微博等自媒体提升了河流守望者网络成员的互动频率和协作效率。在微博上,河流守望者之间的引荐和邀请成为常态,超过80%的河流守望者加入网络是因为朋友的介绍。

让河流守望者有成就感

河流守望者大多是普通公众,长期在一线工作,有时不被外界理解,甚至还会遇到环境破坏者的压力。该如何激励他们,让他们获得持续行动的动力呢?

河流守望者网络每年年会都会举办颁奖典礼,奖励过去的一年中表现积极的守望者;同时,邀请媒体报道守望者中的积极行动者;我们还为河流守望者制作个性化的衍生品(海报、扑克等),彰显其卓越表现。

2011年9月15日,株洲清水塘霞湾港排污口,白色泡沫翻滚,气味刺鼻。

“支持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的模式总结

为什么支持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

“本地人”这个概念是指与本地环境有联结的人,可以是土生土长原住民,可以是本地工作的人,也可以是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的人。

从动力机制来看,本地人对本地环境问题最关心也最有行动意愿,他们缺乏的也许是知情和工具支持,或者行动者的网络。

从行动可行性来看,本地人最了解当地的环境情况和利益纠葛,也许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大,但有了行动者网络的支持,这些人可以成为最有行动能力的人。

从行动持续性来看,本地人对于环境监测和监督成本相对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可以在当地形成稳定的保护力量。

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的核心内容

一是本地行动。本地环境保护的行动主体必须是本地人,外界的支持很重要,但只有本地人的行动和参与才是最有力量和最具持续性的保护力量。

本地行动,首先要开展环境意识唤醒工作,然后把有行动力的环保志愿者(守望者)组织起来形成网络,最后形成自组织或者网络小组联合行动。当然也可以正式注册公益机构,有组织化地专业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河流守望者联合行动网络工作坊合照

二是本地动员。除了守望者之外,本地环境保护力量需要激发更多的公众。通过环境教育、公众参与、公众传播等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和行动。让更多年轻人、教师、工人、退休人员、艺术工作者、科学家加入到环境保护中。

三是本地筹款。本地筹款的同时也是本地资源的动员过程。保护行动的持续性,需要稳定的资源支撑。当下,很多本地环境保护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发达地区或者国外基金会的资助,但是从长期来看,必须依靠本地公众、本地企业、本地社区。

只有本地筹款和本地行动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本地环境保护力量的可持续性,这正是河流守望者网络所倡导的。

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的挑战

第一,行动困境需要外界支持。本地人的持续行动,在环保理念方面需要外界的支持和意识触发;在环境污染监督实践方面,需要外界的鼓励和跨区域联合行动。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迎合了这种期待,一方面作为学习平台,能够提供行动理念和工具的持续补给;另一方面在污染监督问题上,可以实现有效的内外配合、守望相助。

第二,行动支持网络需要有价值共识。与一个人单打独斗相比,一群人的行动不仅力量更大,也会带来更多可能性。但同时,一群人在解决某一特定环境问题的时候,需要价值观共识和文化积淀。

河流守望者网络提出了河流守望者的价值观:直面环境问题、坚持在地视角、注重互动合作、践行环保生活、行动带来改变。

第三,本地行动、本地动员、本地筹款三者融合发展,缺一不可。只有行动,没有本地动员和本地筹款,行动会成为强弩之末,不能持续。最理想的行动模型是本地行动、本地动员和本地筹款的三者融合发展——先通过本地行动找到河流守望者,然后让河流守望者成为本地动员的主体,吸引和号召公众参与进来,然后在当地开展筹款活动。对于那些不能亲身参与活动或成为河流守望者的环境关注者,要努力吸引并说服其捐赠。

当然, 我们不能只看公众捐赠,要把本地筹款的比例提高到一定的比例,以实现本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湖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升级设备主动达标排放,加上河流守望者等民间力量的努力,企业的非法排污口越来越少。近来,河流守望者的重心逐渐从污染监督转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活动的组织和宣讲。回顾河流守望者发展的历程,没有很复杂的逻辑,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去做。真正困难的在于坚持,以及对“支持本地人解决本地环境问题”的信念。

实际上,中国的每一条河流上都已经有河流守望者,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支持。

(作者系绿色潇湘创办人、河流守望者发展中心秘书长)

猜你喜欢

本地人潇湘守望者
本地人
本地人
人间最美是潇湘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题解流变考
本地人,外地人
大桥上的守望者
一水成潇湘
守望者
皱眉人
汉白路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