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中基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的转变研究

2018-01-17刘清玮李余先刘志玮

吉林农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过程能力

刘清玮,李余先,刘志玮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分院,吉林吉林132101;2.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及人才培养的认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学行为[1]。长期以来,农业类高校教学中多以“教师中心”的思维及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学过程以“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然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长期的被动接受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学生兴趣,致使学生能动性、创造力差,毕业后与岗位接轨慢,即学生学到了“知识”,但缺失了“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要让学生真正有“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基于农业院校“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即一种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例如给予学生一个教学命题进行研究讨论,或者直接将学生引入田间实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使命感”,那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便被调动起来,他们便乐于成为知识的“获取者”。

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往往因为对于某个教师的喜爱或敬重而重视一门课程,也会因为对个别教师的“意见”而忽视一门课程。因此,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友爱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利前提。

1.1.1 师生关系

通常农业类院校中同一专业(班级)的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差别不大,但学生性格、兴趣、特长、家庭背景等差异却很大,由此也会构成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性。教师若要控制好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就要掌握尽量多的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点名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随时和学生交流,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存在感,在学习群体中有归属感,在促进教学的同时更能有效拉近师生关系。

1.1.2 多沟通

人们因为沟通产生了解,因为了解产生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沟通是有效手段。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很多行为表现都是有原因或是带有目的性的,授课教师应该与有特殊行为的学生进行充分、恰当的沟通,分析学生行为及心理,并及时给予疏解或帮助;另外,多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课程任务布置与检查、课业辅导等途径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需求,增进师生情谊,从而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利于促进教学。

1.1.3 讲究语言技巧

大学生作为成年个体,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都已经成熟,所以高校教师往往忽略语言技巧,教学过程与日常交流所用语言更为简洁、直接。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事情的处理方法不够成熟,教师有义务辅助进行学生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也因此需要注意语言应用的技巧性。

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中,教学及沟通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立场出发,避免发号施令及伤害性语言,并明确表达教师本人的感受与期待,把学生当作“朋友”,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与接受,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2],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1.2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是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上,都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教师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两方面。

只有教师对专业课程的认识具有一定高度和深度,才能将课程内容及生产意义讲活讲透,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知识点,才能将理论学活,牢记于心;只有教师知识面具有相当的广度,才能将本课程知识与专业中其他知识紧密联系,从而体现出其在专业学科中的作用与价值,才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农业类院校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学以致用。因此,农业类院校教师要特别注意“产学研”的结合,除了要求自身保持生产理论的先进性外,还要保持自身生产技能过硬,并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加以解决。其中,积极深入基地、工厂,了解行业生产与技术前沿,实时掌握行业动态、先进研究成果与生产难题,其次加强科学研究,探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寻求解决途径,以科研带动生产,以生产贯穿教学,从而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生关系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多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恰当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然而,从应试教育中一路走来的大学生多习惯于被动接受,疏于主动思考,这种惯性思维使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方向感很差,大部分学生目标模糊,亦无动力。针对这种现状,农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教师引领,使学生快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有目标的主动学习。

2.1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

进入大学后,缺乏时间及学习行为约束的新生活往往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对此进行引导与帮助,如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职业规划等教育使学生对大学中学习与生活方式进行认知,形成对大学生活的心理预期,挖掘兴趣,分析自身在所学专业与方向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有的放矢地学习,最终建立长期目标[3]。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性任务、综述性作业、独立的生产管理等方式给学生设定短期的容易达成的目标,并在学生完成过程中加以监督辅导,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操作领悟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动态。学生一旦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便能够激发兴趣,主动寻求目标并着手完成,而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能更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最终获得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能从学生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建立起优良的学风。

2.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关键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试教育的最直接影响是学生习惯于以考试通过为目标,倾向于知识记忆,忽略知识应用与探索。即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与生活中更趋向于完成“指令化”的目标性任务,缺乏独立思考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探究能力,而对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能力的缺失是与农业院校教育目标相背离的。因此,在农业类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任务式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责任意识,同时,无论是实践任务还是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而且学习越深入问题越多,如此一来,学生主动思考与主动学习的习惯便能从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形成由“问题—自学—发现新问题—自主解决”的良性循环。

2.3 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适当的改革考核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动性。如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比例(在任务式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能够体现出其对课程的投入情况),或者设计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作为科目的最终考核形式(任务的完成情况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贯通与灵活应用)。即更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分析与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笔试考核,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农业类院校中大学生能力培养不仅是一个口号,一种理念,更需要众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与实践,只有教师教学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进两方面同时践行,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培养效果,达成培养目标,能学生更好地完成岗位接轨,顺应社会需求。

[1] 杨帆,徐庆豫.“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36),78-86.

[2] 刘玉娥.浅谈师生沟通的语言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40):40.

[3] 傅莉.对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73),175-177.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