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的挑战与对策

2018-01-17李荣福张静

水产养殖 2018年9期
关键词:虾池养虾沼虾

李荣福,张静

(1.扬州市水产学会,江苏 扬州 225001;2.江宁区江宁街道办事处,江苏 南京 211161)

江苏省扬州市襟江枕淮,南有万里长江,北有全国著名的里下河水网地区和江苏省第三大湖——高宝邵伯湖,中有京杭大运河和通扬运河纵横交错。扬州市水域滩涂面积达15多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全国重点水产品商品产地。2017年全市实现渔业产值120多亿元,农民来自渔业的纯收入超千元。罗氏沼虾产业是扬州市渔业的龙头产业、示范产业,在扬州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罗氏沼虾产业的现状

1.1 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罗氏沼虾产业从1992年引进试养,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生产水平由低到高,经济效益由差到好。到2009年,罗氏沼虾产业达到巅峰,养殖面积发展到1.26万hm2,产业科技水平和经济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确立了领先地位,实现养虾产值25亿元,罗氏沼虾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实现增加值30亿元。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虾饲料产业、虾苗产业、商品虾捕捞与流通、虾产品加工出口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覆盖人口10余万人,虾农家庭户均来自养虾的纯收入超过8万元,罗氏沼虾产业已发展成为区域化特色产业,产业化的富民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罗氏沼虾虾苗企业已发展到20家,虾饲料生产企业15家,以罗氏沼虾交易为主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达6家,虾产品加工及出口企业20多家。从而确立了该产业在高邮市和江都里下河地区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扬州水产业最为靓丽的名片。

1.2 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罗氏沼虾具有的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等生物学优势是罗氏沼虾产业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扬州市里下河地区养殖水域集中连片和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资源环境优势是产业崛起的物质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扬州市水产科技人员、广大虾农和渔业主管部门抓住罗氏沼虾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形成的技术、经济和产业三大优势,才是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傲视群雄的根本原因和成功经验。

1.2.1 创新集成的技术优势 1992年罗氏沼虾产业引入后,扬州市水产技术人员和广大虾农在运用传统池塘养鱼轮捕轮放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开发创新和推广先进实用养虾技术,不仅应用了各类新型养殖机械和技术装备,还配套了保温、增温和控温设备,提高了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的集成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罗氏沼虾养殖单产达365 kg/667 m2,单位面积效益达6 000多元/667 m2,最高效益达15 000元/667 m2以上。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努力实现节本增产,使罗氏沼虾养殖效益稳步提高。

1.2.2 积淀雄厚的经济优势 扬州市是江苏省水产养殖重点地区,交通便利,养殖水系和电力设施配套。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户大多从原先池塘养鱼户转产而来的,经济基础较好,养殖投入全部是自有资金,技术装备先进配套。这些养殖户转产养虾后,他们有投入、敢投入、善投入,使罗氏沼虾养殖产量迅速提高,效益迅速提升,进一步提升罗氏沼虾产业的经济实力。同时,伴随水产业发展成长起来的当地水产品经纪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辐射范围广,罗氏沼虾产业兴起后,他们迅速转向罗氏沼虾运销。同时,这些经纪人不仅从事商品虾运销,还参与组织虾苗购销和虾饲料供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另外,伴随着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壮大,当地渔(农)民自发兴办了一批有实力的服务中介组织,配套建设了与虾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1.2.3 配套成龙的产业优势 当地从事二、三产业的企业和从事水产品营销和服务的经纪人,大胆投入建设了一批虾苗场、虾市场、虾饲料厂和虾产品加工厂,为罗氏沼虾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每年罗氏沼虾养殖季节,当地还活跃着一批专业从事商品虾捕捞的捕虾队和以虾业经纪人与养虾大户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协会),热心为虾农提供虾苗采购、饲料配送和商品虾销售及虾产品冷藏加工等各类服务,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全面保障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供应链和服务链,提高了虾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虾产业竞争优势。

2 罗氏沼虾产业面临的挑战

罗氏沼虾产业在经历多年快速发展后,产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000年后,随着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的快速发展,罗氏沼虾市场价格从最初引进时的60元/kg以上,一路走低,到2008年左右,商品虾平均价仅30元/kg。同时,因罗氏沼虾与南美白对虾、东方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同属中高档水产品,随着国内沿海滩涂开发,海水虾类养殖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同时,在国际上,中国台湾、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虾业的快速崛起,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罗氏沼虾产业面临内外夹攻的压力。

2.2 苗种供给量质双缺

2005年以后,虾苗价格一路下行,2008—2009年期间虾苗平均价格每万尾约100~130元,最低的虾苗场销售价每万尾仅70元,已远低于生产成本。相当一部分罗氏沼虾虾苗场或倒闭,或转行。到2010年便爆发了全局性的虾苗危机,虾苗产量一落千丈,虾苗价格一路狂飚,快速上涨到450元/万尾,最高突破了600元/万尾。虽然在之后,扬州市罗氏沼虾虾苗场快速增加,但由于气候、技术和种质等原因,虾苗供应量始终低于生产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虾苗市场长期恶性竞争,虾苗生产场家采取升温度、减活饵、增用药等方法,拼命增加产量、压缩成本,使罗氏沼虾种质和虾苗质量普遍下降。表现为部分虾苗的养殖商品虾早熟现象严重,虾农称之为“铁壳虾”,生长速度减慢,规格降低,肉质退化,性成熟提前,雌虾体长在7 cm左右就普遍性成熟,商品规格比原先降低1/3,甚至1/2,并且虾苗生产性能也大幅度下降。据调查比较,每万尾虾苗商品虾产量由引进初期的60~70 kg,下降到30~40 kg,苗种成本大幅度增加。

2.3 水质污染危害严重

过去里下河农村普遍有在河道罱泥肥田的习惯,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这些习惯已不复存在。里下河农村许多河道长期得不到疏浚,日趋沼泽化,富营养化严重。一些地区虾池已无法使用通常的换水方法来改善虾池水质。另外,农药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也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数地区已成为渔业不适宜发展区域。

另一方面,由于虾农片面追求罗氏沼虾养殖的高产高效,虾苗放养密度高,饵料蛋白含量高达42%以上,比常规蛋白含量指标高出20%,加上虾料投入多,每年8—9月,水质富营养化严重,虾池蓝藻爆发。据调查测算,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业每年约产生1亿多立方米的养殖尾水,这些尾水的有机质和氮、磷等含量较高。有些虾农将这些未经处理的虾池尾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河道,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罗氏沼虾产业既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农村水污染的输出者。

2.4 养殖风险加重威胁

罗氏沼虾病害已由最初引进时的黑鳃病、黑壳病等少数容易治疗的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发展到肌肉白浊病、白斑病、白体病、“滴心病”等难以治疗的病毒性病害,对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的威胁。

同时,随着养虾产量的提高和虾池水质的富营养化,罗氏沼虾养殖水体的“浮头”“泛塘”风险不断加大。每年养殖季节都有少数虾农因管理不善或恶劣天气,因“浮头”“泛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另外,罗氏沼虾产业还存在质量和安全风险隐患。商品虾规格、外观和风味都在持续下降,如稍有松懈,还可能出现药物残留超标,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 科学抉择产业发展

随着罗氏沼虾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价格逐步降低,罗氏沼虾已由引进初期高收入阶层和旅游消费食品转变为平民日常消费食品。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扩大。同时,作为世界性淡水养殖虾类,罗氏沼虾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罗氏沼虾产业健康发展。

3.1 建立健全虾业种苗繁育与管理体系

针对罗氏沼虾种质退化和苗种瓶颈,迫切需要加强罗氏沼虾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一是改造提高罗氏沼虾良种场。充分发挥扬州市拥有两家省级罗氏沼虾良种场的优势,通过引进原种、繁育良种、培育优质罗氏沼虾繁育亲本,全面提高罗氏沼虾虾苗生产性能和商品虾品质。二是要抓好罗氏沼虾良种繁育场建设,抓好现有虾苗繁育场的扩建改造,争取到“十三五”末,虾苗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亿尾以上,全面满足本地罗氏沼虾养殖业虾苗需求。三是加大苗种管理力度,既要管罗氏沼虾亲本质量,又要管虾苗生产的规范操作,还要开展苗种检疫,防止罗氏沼虾疫病流入和流出。

3.2 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提高罗氏沼虾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实行生态健康养殖。一方面要大力提升罗氏沼虾养殖业的装备水平。连片虾池都应配备排灌、增氧及清淤设施设备,在普及使用叶轮增氧机、水车增氧机及涌浪机等传统养殖机械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微孔增氧设备和增氧活水机,提高罗氏沼虾养殖装备水平,降低生产风险,生产风味好、规格大、安全性高、受市场欢迎的商品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完善提高大棚控温增氧培育幼虾技术,提高幼虾培育集约化水平,前延后伸,延长罗氏沼虾生长期,增加罗氏沼虾供应时间和上市量。并进一步研究开发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设备,改革养殖结构,推广微生态制剂,开展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巩固罗氏沼虾产业技术领先优势。

3.3 积极探索养虾尾水净化处理方法

随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江苏省“263”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影响与治理已进入当地党委和政府“263”专项行动的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解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环境影响问题,首先应发挥水产养殖“三塘(养殖塘、饵料培育塘和氧化塘)合一”技术优势,运用增氧活水机与微生态制剂配合使用技术,就地处理虾池尾水,降低养殖季节虾池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减少虾池进水、排水和换水量,减少罗氏沼虾产业对农村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参照学习太湖流域治理太湖蓝藻和水环境污染的经验,调整优化罗氏沼虾产业集中区池塘利用布局,就地调配部分虾池专门用于养虾尾水净化处理,并运用生态方法处理虾池排放的尾水,实现养虾尾水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另外,在城乡饮水水源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设立水产养殖禁养区,压减部分地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

3.4 着力推进虾业产业化经营

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是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方向。而罗氏沼虾产业化的基础是培育虾业新型经营主体。一要切实抓好虾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社突出了渔(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适应了罗氏沼虾产业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产业特色,是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和组织形式。要在坚持虾农自愿和“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原则指导下创办和完善虾业专业合作组织,引导他们为虾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引导合作社搞好工商登记,实行规范化经营管理,引渔民投资,为渔民服务,并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二要推进虾业品牌建设。应适应超市、专卖店或专柜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和现代家庭消费方式的转变,继续推进虾业产业化进程,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三要积极组建一批组织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协会,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整合虾业品牌,共用一个商标,同创一个品牌,进一步扩大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5 积极推动虾业二、三产业发展

活跃流通,发展加工是扩大罗氏沼虾市场辐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抓好现有批发市场改造,改善交易条件,扩大交易规模,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交易水平,创新营销方式,扩大销售半径,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是培养壮大虾业经纪人队伍,鼓励更多的养虾户进入流通领域,并引导养虾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建立虾农自己的流通组织,联合起来建市场,闯市场。三是发展虾产品加工。要大力招商引资,引入外资、民资提升改造罗氏沼虾加工业,开拓中西部市场和欧美日澳等国外大市场。

猜你喜欢

虾池养虾沼虾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年年养造造赚,这位养虾30年的“老行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利用虾池培育花蛤苗试验分析
不简单!小小饲料有大大能量,虾壮乐为何深受养虾人的喜爱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南美白对虾淡化及养殖技术试验的思考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