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中单808制种关键技术

2018-01-17李分民曹顺平华来兵蔡进平梅基刚袁新平

中国种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单父本母本

李分民 曹顺平 华来兵 蔡进平 梅基刚 袁新平 邓 武

(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中单8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CL11(来源于78599)为母本、NG5(来源于95236×95167,引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为父本,于1999年选育而成的大穗、大子粒、高产、稳产玉米品种,由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自2004年起开始在国家级西南区域(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试验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试验,在2004-2005年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45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2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32.8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9.6%。2005年参加该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71.3kg,比对照增产17.9%。2006年4月首次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翼审玉2006006号;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37;2006年通过贵州引种,引种编号:黔引玉2006011号;2008年通过广西引种,文件公号:桂农业公告(2008)3号;2009年通过重庆引种,认定编号:渝引玉2009001;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0012。

1 中单808亲本及特征特性

1.1 母本CL11 从出苗到成熟135d。株高200cm,穗位高150cm,植株下部叶平展,上部叶紧凑。总叶片数21~22片,叶色浅绿,叶片宽厚,叶缘带齿,穗上叶6片。雄穗较大,分枝数9~16个,花药紫红色,自身花期协调,雄穗开始散粉,雌穗一同吐丝,制种不易保纯,为保证纯度必须采取超前摸包去雄。穗长15cm,穗行数12~14行,穗轴红色,子粒浅黄色、硬粒型,千粒重250~280g。母本根系发达,苗期前期较弱,发芽势弱,不易保苗;易感红蜘蛛,特喜水肥,大水、大肥易高产,抗旱性略差,肥力较差地块不宜密植。节间较脆易折,应增施钾肥,去雄阶段木质化较重,去雄时易带叶过多,产生香蕉棒或空秆。收获时,子粒易感染撕裂病,影响发芽率,适时早收,快速脱水。

1.2 父本NG5 从出苗到成熟138d左右。株型紧凑,株高220~240cm,总叶片数22~23片,穗上7片叶。雄穗分枝数3~9个,花药紫色,花粉量偏少,易折断、易败育,对除草剂敏感。后期生长较快,不抗旱、不抗倒伏。

1.3 特征特性 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d,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9d,均与对照农大108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60~300cm,穗位高120~140cm,成株叶片数20片。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颖壳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8~40.0g。在西南区域试验中平均倒伏(折)率7.8%。

2 制种产量及应用

2014年、2015年在甘肃、新疆制种基地(部分)每667m2平均制种产量分别为257.04kg、276.52kg;2016年在甘肃、新疆制种基地(部分)平均制种产量323.01kg。

中单808已在西南地区推广应用12年,从近5年来看,西南各省种子市场虽因受品种多、乱、杂,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产业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年销售量少许下降,但从西南单一品种销量上看还是较高的。据四川、重庆、贵州3省市统计,2012-2013年度中单808推广种植面积为13.23万hm2,2013-2014年度为14.11万hm2,2014-2015年度为14.01 万 hm2,2015-2016 年度为 10.85 万 hm2,2016-2017年度为10.71万hm2。

3 制种关键技术

3.1 制种准备

3.1.1 选好制种农户 制种工作周期长,首先需要责任心强,质量意识高,遵守公司安全、保密规定的农户,保证种子生产质量以及亲本不流失;优先选择对玉米制种有较高积极性、生产技术过硬、田间管理水平高,熟悉中单808亲本特征特性且无不良记录、往年制种产量高的制种农户;选择人缘好,为人忠厚老实的制种农户,有利于在播种、去雄、收获等关键环节人力资源充足,不耽误时节和工作;选好基地村组领导班子和技术带头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领导班子有利于制种各个环节工作的有序推进。

3.1.2 选好制种基地 选基地时要参考土壤条件、基地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发生等因素。选择土壤肥沃、水源供应充足、排灌方便、地力均匀、最好集中连片至少33.33hm2以上的基地;交通便利、有收购场地及晾晒场地(收鲜穗除外)的优先。基地隔离条件要好,在空间上,距离大田不少于300m,有自然屏障隔离(如有树林、河流、山丘等)的可以适当降低隔离距离,也要防止林木影响光照和水源,但必须达到隔离效果、符合制种要求;如果需要人为设置有效隔离带(如种植父本,适当早播至少宽度4m的父本隔离条带),也要充分考虑当地散粉期风向,根据地理情况适当种植4~12行父本保护行。在时间上,散粉时间间隔应在10d以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适当调整。

对符合标准的基地与村、组、农户签订正式生产合同,填写好基地档案,制定好技术方案、田间操作技术规程及制种管理办法,规定相关流程和记录表册,并适时作好技术培训及关键节点的督促工作。

3.2 播种

3.2.1 播前准备 首先是严格依据制种方案,制定详细的“播种通知单”,在召开播种前动员会时发到农户手中,依方案执行;其次是复核亲本种子的数量、质量状况及品种的真实性;再次是播前对亲本种子进行清选分级,清除小粒、瘪粒、病粒、虫蛀粒,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然后进行种子包衣晾晒;最后根据各户面积情况,定量发放亲本。

3.2.2 标准整地 3月底开始整地,整地时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不建议使用乙草胺等产品,宜使用金都尔土壤处理剂,根据气候条件确定用量,雨水多的年份每667m2用药量80~100g,干旱年份用药量100~150g。根据土壤情况制定施肥方案,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每667m2施农家肥 500kg、尿素 15kg、磷肥 100kg、钾肥 5~10kg、锌肥1kg。除草剂拌在化肥中同时施用,深度10cm左右。播前1周进行地膜覆盖以提高地温,膜面采用140cm环保超薄膜,覆膜时膜间留40cm空行,采光面不少于120cm,保证有足够的采光面积。

3.2.3 播种时期,合理密植 一般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温度达到种子安全发芽温度(10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播种不宜太早或太晚,太早地温过低,容易烂种,影响出苗率;太晚则成熟晚,影响发芽率。由于中单808母本叶片披散,所以每667m2留苗密度为6000~6500株,父本留苗密度为1200~1500株。由于中单808父本比母本高30~40cm,原则上父母本行比1∶5,土壤条件较好时父母本行比可以增加到1∶6。先播母本,母本播后3d播第1期父本(60%),再过6d播第2期父本(40%)。母本膜面行距≥50cm,穴距约22cm,播种深度4~5cm,每穴2~3粒。父本在地膜中间点播,相邻两膜,一膜播1期父本,另一膜播2期父本,穴距40cm,播种深度4~5cm,每穴2粒。同一田块必须一天内播完,地块两头对父本行作标记。同一基地在规定时间内播完并认真填写基地档案及相关流程记录表。

3.3 田间管理

3.3.1 测量记录、挂牌编号 认真填写基地档案及相关流程记录表;在规定时间内测量基地实际面积,利于后期收获及相关测算。在播种结束后(一般在5月15日之前)完成挂牌工作,播种结束后10d内完成地块编号;牌杆高1m,牌子标准为20cm×30cm;牌子主要内容有农户姓名(中间)、组序号即地块编号(右上角),以便于地块的识别、检查和管理。

3.3.2 定苗 在玉米5~7叶时定苗,以留匀、留壮苗为原则,对缺穴、断垄处补苗父母本双苗率小于等于0.5%。

3.3.3 追肥 根据中单808生长速度快、需肥集中的特点,在同等投入中应施足底肥、带足种肥,重施拔节肥可促进穗分化,补施穗粒肥可增加粒重。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10~12片叶)第1次追肥,主要以追施氮肥为主,为减少肥料的浪费,宜采用沟施不宜撒施,每667m2施尿素30kg,或尿素20kg、磷酸二铵15kg,或尿素20kg、硝酸磷钾15kg;去雄结束后至灌浆前第2次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可结合灌溉冲施碳酸氢铵30~40kg。

3.3.4 中耕锄草 严禁苗后使用除草剂。根据土壤情况,进行3~4次中耕,出苗后中耕1次,苗期浇完头水和二水后进行中耕。在追肥前中耕锄草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3.5 病虫害防治 主要预防红蜘蛛,在5月中旬左右进行第1次防治,6月中下旬进行第2次防治,7月下旬去雄期进行第3次防治。一般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进行喷施。施药最好在埂草割除后进行,同时要注意喷药时的雾化效果;尽量在浇水后进行,施药时一定要注意人畜安全。施药方法是先从地埂边开始向地中心进行喷施。红蜘蛛主要在叶片背面为害,喷药时一定要从叶片背面进行喷施,所有的地块进行详细的记录,没有喷药的地块进行记录并监督其进行喷药。其次在授粉前期注意防治父本蚜虫。

3.3.6 适时浇灌 底墒水要浇足,确保全苗。在孕期和灌浆期一定要确保孕穗水和灌浆水。为了防止脱水早衰,注意蜡熟期不能缺水。在玉米成熟收获前15~20d内停止对制种田灌水。

3.4 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工作贯穿于田间管理始终,去杂、去劣一定要尽早、从严、彻底[1]。

3.4.1 苗期去杂 播种前要把一些不正常的亲本子粒凭外观挑选出去。苗期结合间、定苗,根据父母本幼苗长相,即叶鞘颜色、叶色、叶型和生长势等典型性状,拔除杂苗、长势很强的苗、疫苗及不能判别真伪的怀疑苗。

3.4.2 拔节期去杂 拔节后至去雄前,根据株高、生长势、叶色、叶形、株型等性状去掉超高苗、过低苗和异样苗,保留性状与亲本自交系相符的一致苗。

3.4.3 去雄期去杂 首先是父本去杂,根据父本雄穗形状、分枝多少、护颖色、花药色以及植株高矮、叶片宽窄、叶片颜色等进一步将父本杂株彻底去掉;其次是母本根据株高及株型进行去杂工作,并去除田间所有三类苗。

3.4.4 收获至脱粒前去杂 根据穗的长短、粗细、穗行数、穗轴颜色、粒色、粒型等特征进行最后一次去杂,将杂穗彻底除掉。

3.5 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

3.5.1 严把去雄关 中单808母本雌雄比较协调,吐丝散粉快,所以去雄难度大,可采用母本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方法,能降低植株高度,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

通过2015-2016年2年在新疆区域使用机械去雄来看,由于中单808品种果穗上部叶片4~5片偏少,节间较短,易造成带叶片较多,破坏棒3叶造成空秆,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同时易造成母本雄穗部分减掉,去雄不干净,残留较多等质量隐患,因此中单808不宜采用机械去雄[2]。

做好去雄前准备工作。去雄前3~5d对制种户进行去雄动员会,讲解去雄要求,明确责任以及应对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使去雄工作有序进行。对合作伙伴技术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天汇报,及时掌握去雄动态,把问题处理在萌芽时期。

去雄时严格按照去雄不见雄、及时、彻底、干净、风雨无阻的方针,在母本雄穗露头前必须及时去雄,要求摸苞带叶2~3片,抽雄彻底干净,母本雄穗不露头、不留残枝、不折桩。在抽雄期间逐地块进行仔细检查,每天至少1遍。

3.5.2 人工辅助授粉 根据几年的制种经验,制种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比自然授粉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可增产10%左右。玉米制种田往往因父母本花期相遇不良或气候条件不利于授粉(授粉期处在阴雨天或遇到干热风)而导致玉米果穗结粒不全,影响玉米制种田的产量。因此,最好在父本散粉后进行2~3次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在父本开花后3~5d、母本吐丝后 3~7d,于每天 9:30~11:30时进行。如花期相遇比较好,制种田还可以人工摇动父本或喷粉器顺父本行吹风,扩大花粉散面[3]。

3.5.3 砍除父本 父本散完粉后及时砍除,不仅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增加种子产量,增产幅度在10%左右;还可以降低父母本同收而导致的人为掺杂、机械混杂等质量隐患,保证种子纯度[4]。

3.6 种子收获及晾晒管理 进入9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在玉米子粒黑粉层形成,蜡熟后期收获。种子收获后挑出秕穗、病穗、杂穗,选择通风、光照条件良好的有利地势采取网袋、上风干栏等多种形式晾晒,同时备有防雨防寒保护设施。晾晒场地距同类作物商品粮不少于10m,防止人为造成混杂。当种子水分控制在16%以下后方可脱粒。脱粒时,场院不得有其他玉米粒及杂物;机械脱粒时,要认真调试,且须检查机械是否有其他品种杂粒,防止破碎粒影响种子质量。种子脱粒后做好贮存,不能及时交售的,禁止存放在住人的屋内,防止种子吸潮,水分升高。

猜你喜欢

中单父本母本
陪你去看流星雨
饲用甜高粱地标3号制种母本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简述杂交玉米制种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LPL选秀计划尘埃落定:新人辈出,LGD寻得新中单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S系列赛五大中单英雄
玩家恶搞“文章道歉体”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