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合作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2018-01-1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危重患肢神经外科

高 彦

安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安阳 45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静脉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深静脉血栓(DVT)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DVT后需要有效的治疗和规范的护理,若延误诊治,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成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3]。神经外科病情危重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缺乏患者下肢自觉主诉,需要长时间卧床,DVT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5]。最新的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01—2018-01共施行危重手术200例,发生DVT 13例,采取多学科联动预防措施及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01—2018-01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24~69(43.0 ±2.6)岁。均经临床表现、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确诊,其中重度颅脑损伤88例,高血压脑出血8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12例,7例,脑肿瘤13例。

1.2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血栓发生于右侧瘫痪肢体4例,左侧瘫痪肢体7例,左侧健侧肢体1例,右侧健侧肢体1例。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多个相关学科会诊,制定个性方案,,规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

2 预防措施

2.1心理护理危重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高,病情预后差,多数患者及家属往往感到郁闷、消极,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病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粗纤维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类食物,摄取足量水分,避免下肢静脉回流异常。

2.3下肢护理建立规范的专科护理流程,严格落实。建立翻身卡,每小时翻身1次,并有记录。指导按摩患肢,q2h,做适当的下肢被动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适当增加活动。合理的锻炼和活动能降低血栓发生率75%~77%[6-10]。所以,应在早期帮助危重患者进行4肢被动运动,自上而下地按摩,使肌肉被动收缩,发挥泵作用。

2.4抗凝护理应用抗凝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血。在使用抗凝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出血性倾向和切口有无渗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判断有无出血。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注射部位、口腔黏膜、牙龈、消化道的出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5保护静脉危重患者需要长时间输液,应选用静脉留置针、CVC、PICC等静脉输液方式 ,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破坏血管。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如穿刺处出现疼痛、红肿、皮温高,应该抬高患肢,用50%硫酸镁热敷。

2.6物理疗法(IPC) 国内外专家修订的预防DVT指南[11-13]中明确指出,目前预防DVT发生,物理预防是较好的选择之一。具体操作具体操作:患者平卧,佩戴空气压力套筒。肢体尽量放松,将肢体套入套筒内,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模式和压力。2次/d,每次30 min。

通过多腔体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地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化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和对血管内膜的黏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预防深静脉血栓。达到物理治疗的作用[14-20]。

2.7健康教育给患者和家属进行全面的一对一健康指导,包括治疗方法、使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等。指导规范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3 血栓形成后的护理对策

3.1观察下肢情况密切观察下肢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感觉和活动情况,评估患肢肿胀的程度、远端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等,出现动脉搏动减弱、疼痛、水肿、皮肤温度降低等症状时,需要及早告诉医生。患者休息时,指导患者抬高患肢高出心脏20~30 cm,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水肿[21-25]。禁止冷、热敷,以防止血栓脱落、增加氧耗量。血栓形成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 d,患肢注意保暖。

3.2周径测量建立周径测量卡,每日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部位、固定用具,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每日与前日数值对比,如果数值不断缩小,说明效果好;如果数值增加,说明效果好;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治疗效果差,上报医师,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并对症处理。

3.3皮肤护理由于患肢血液循化差,影响患者活动,加上患者病情重,大多有意识障碍,极易导致压疮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使用气垫床,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和舒适体位。同时要根据Braden压疮评分[26-31],建立难免压疮评估表,按时评分,做好皮肤护理。

3.4康复科会诊对于发生DVT的患者,请医院康复科的康复医师会诊,康复医师、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参与,为不同患者制定个性的康复方案。对于危重患者,可以请康复医师来床旁为患者做功能锻炼和康复锻炼,同时指导家属,为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做好准备。

3.5营养科会诊对于发生DVT的危重患者,需要营养科的共同参与,请营养科营养师会诊,根据患者营养物质需求量,为患者提供全面、合理、营养高、个性化的饮食或肠内营养液,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减少或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3.6血管外科会诊对于发生DVT的危重患者,需要血管外科的会诊,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治疗方案和具体的护理配合,情况严重的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

4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凝结, 静脉血回流不畅而引发的一种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6-18,32-40]。血栓脱落可引起25%~50%患者发生肺栓塞,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9-21,41-50]。

通过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发现,在新的医学发展模式下,引进全新的医学理念,倡导多学科合作,多学科联动,将患者疾病作为一个整体治疗,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规范护理、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指导康复锻炼。发生下肢静脉栓塞后,积极采取专科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的意义。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积极预防,多学科合作,对于已经发生DVT 的患者需积极给与溶栓、抗凝等治疗干预,并给与精心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危重患肢神经外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