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地区水稻插秧技术

2018-01-17

河南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秧龄缺苗田面

水稻插秧是将秧苗插入水田中,或把水稻秧苗移植到大田中。因为育秧时,在秧苗达到3~4叶时,秧苗密度比较大,不利于生长,经过移植后,水稻有更大的生长空间。但是在移植时,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移栽后水稻生长。本文将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一、适宜水深

插秧前1 d把大田水层调整到1 cm左右,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黏泥,夹住秧苗,秧槽内易塞满杂物,供苗不均匀,甚至折苗,造成缺苗现象。田间水过深时,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秧苗成苗不一致,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二、田面硬度

插秧时检查田面硬度方法是用食指插入田面深度划沟,深度大约是2 cm,周围软泥呈慢慢合拢状态,为最佳的状态。如果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秧苗姿势凌乱,插秧机经过边行苗时,挤压旁边的泥,插好后的秧苗易下陷,影响秧苗正常缓苗和分蘖生长。如果田面硬度过大,插秧时阻力较大,容易伤苗的根,插秧深度变浅,造成秧苗浮漂、空缺、秧苗成活时间过短等现象。

三、最佳插深

插秧的深度一般在3 cm以上,如果深度在0.5 cm时,因为插苗过浅,容易出现散苗、倒苗、漂苗等现象;如果插秧深度过深就会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尤其是低位节分蘖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并且在秧苗成活时撒除草剂时,秧苗不分蘖。

四、适龄壮秧

移栽期秧苗品质的好坏对秧苗返青、分蘖影响很大,一般要求旱育中苗(3.1~3.5叶)、旱育大苗(4.1~4.5叶),并且根白而旺、扁蒲粗壮、叶挺而绿、秧龄适当、整齐均匀、干物质量高、抗逆能力强的健壮秧苗,这样的秧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生长旺盛。对于有的秧苗在秧龄29 d以上,秧苗迅速生长,例如中优293等品种,在25 d秧龄时要进行移栽。Y两优1号秧苗在秧龄40 d以前,不会快速生长,移栽时间可以推迟14 d。

五、合理密植

插秧的密度应根据土壤的水稻品种分蘖数、肥力状况、秧苗素质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每667 m2应插的秧苗数为1.7万~2.1万株,每穴的分蘖数应控制在21~23株,每穴分蘖数达21株时,应及时放水、晒田。对于早熟的品种,生育期在140天内的,每穴应插2~3棵秧苗;对于晚熟些品种,每穴应插1棵秧苗即可。

六、 科学灌溉

插秧时田间的水深2~3 cm即可,插秧后在田间水深在1 cm以上护苗返青,水深在4~6 cm时,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最高水位,促使秧苗早返青、早分蘖、早生快发。水稻返青后保持浅水层3 cm左右,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以利于水稻分蘖。水稻分蘖最适温度为30~32 ℃,最适水温 32~34 ℃。

七、早施蘖肥

插秧后3~5 d,在秧苗返青后施分蘖肥,施入氮肥总量的30%,其中,蘖肥总量80%在秧苗返青后一次性施入,另20%看田找施,看那边的苗稀或苗黄,就往那施,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保持有效穗均匀,减少无效分蘖。

八、 及时防虫

水稻潜叶蝇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返青后进行虫情调查,发现潜叶蝇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调查的方法是,在返青后3~5 d,靠近水面并平铺在水面上的叶片,用手轻轻捋叶片,发现叶片中间有小颗粒即为潜叶蝇的虫卵或幼虫,应立即进行喷药防治。

九、 适时抢早

水稻插秧起始温度是气温稳在13 ℃以上,泥温15 ℃以上,高产插秧期是5月上中旬;5月下旬为平产期;5月10日前、6月上旬为减产期。随着时间延后,产量明显降低。

十、插满插严

插后应查找缺苗,同步补苗,插到头、插到边、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达到1.7万株,耕地利用率达到100%。要求做到秧苗直立,行穴距一致,每穴苗数均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

十一、按序插秧

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插秧,向上头推进,待下一个格田插完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入下一格田作为护苗水,这样,既节约用水,又提高了水温,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同时,距主干公路两侧的稻田头两排格田应在5月下旬插秧。

猜你喜欢

秧龄缺苗田面
基于YOLOv4和双重回归的复杂环境檀香树缺苗定位方法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四特”晚籼稻系列组合适宜移栽秧龄和播种期探讨
播种移栽期对钵苗机插杂交晚稻甬优1540产量的影响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缺苗坏种的原因及保苗栽培技术研究
秧龄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