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2018-01-17梁辉

医药前沿 2018年9期
关键词:活体外科手术病患

梁辉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胃癌指的是一种源自胃黏膜上皮部位的恶性肿瘤,在人类已知的恶性肿瘤中,其发生的概率达到第三位,而在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中其发生的概率则达到了首位[1]。胃癌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胃癌在发病的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当病患症状明显时,胃癌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胃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病患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病患87例,女性病患53例,年龄段在24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6)岁,病程时间为3个月至20个月,平均的病程时间为(11.5±2.4)个月。其中出现上腹不适现象的病患有53例,出现上腹疼痛现象的病患有37例,出现上腹胀气现象的病患有25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的病患有13例,出现其他症状的病患有12例。对于患有心脏、肝脏、肺部以及肾脏等方面疾病的病患给予排除,同时排除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

1.2 诊断的方法

对参与研究的病患采取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的方法进行诊断,其中胃镜活体检查的具体方法为:对病患的胃黏膜进行取材。对于平坦型的病患在黏膜四周和中央的区域进行取材;对于溃疡型的病患则在黏膜的四周或者是靠近内侧的部位进行取材;而对于隆起型的病患则在黏膜的顶部以及基底的部位进行取材。为了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通常取用3块到5块活体组织来进行检查,以便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具体方式为:对于直径小于或者是等于1厘米的病灶进行全部的取材,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的病灶则选取典型的部位。将选取的标本用含量为10%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再用石蜡进行包埋和切片,最后再用苏木精、伊红来进行染色。

1.3 观察的指标

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并比较病患在两种诊断方法下BorrmannIV型以及分化程度的差异。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计量的资料采用(±s)来表示,对计数的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结果比较

经胃镜活体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确诊的病患有136例,确诊率为97.1%,疑诊的病患有3例,疑诊率为2.1%,漏诊的病患有1例。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病患有138例,确诊率为98.6%,疑诊的病患有2例,疑诊率为1.4%。胃镜活体检查的诊断结果和外科手术病理的检查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

2.2 病变形态和分化程度情况的比较

两种检测方法对病变的BorrmannI、II以及III型的检查率都极高,但是在BorrmannIV型以及分化程度的检查结果中,胃镜活体检查的检查率要低于外科手术病理的检查率(P<0.05)。

3.结论

胃癌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其症状和消化不良相类似,如果发生腹痛的现象其症状也比较轻,并且没有规律性[2]。因此大多数病患在胃癌早期往往对这些症状不重视,误认为是胃炎或者是胃溃疡,等到病情症状明显时已经是胃癌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胃镜被广泛用于对胃癌的检查当中,用胃镜进行活体的检查能够对胃癌及其预后检查等做出准确的判断[3]。但是运用胃镜进行活体检查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选材的局限性无法对病变组织的特性进行客观的反应,在病变的形态以及分化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诊断误差。而外科手术病理则是在手术时切除患者的病理组织送检,能够准确对患者胃部病变情况进行诊断,因而一直作为临床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基于方法上的不同,胃镜与外科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相比,会存在一定的不同。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经胃镜活体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确诊的病患有136例,确诊率为97.1%,疑诊的病患有3例,疑诊率为2.1%,漏诊的病患有1例。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病患有138例,确诊率为98.6%,疑诊的病患有2例,疑诊率为1.4%。胃镜活体检查的诊断结果和外科手术病理的检查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BorrmannIV型以及分化程度的检查结果中,胃镜活体检查的检查率要低于外科手术病理的检查率。也有研究表明胃镜活体检查对胃癌病变类型、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此次研究中胃镜活体检查对BorrmannIV型以及分化程度虽然诊断效能较低,但对于患者来说,胃镜活体检查依然可以作为其术前的一个重要诊断依据,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胃镜活体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率较高,但是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的时候,仍要以外科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为标准。

[1]郝增山.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6(11):21-22.

[2]马艺宁,熊淑杰.胃癌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4(05):28-30+34.

[3]所剑,王大广,何亮.胃癌的诊断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09(17):641-646.

[4]马春艳.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4,01(20):135-137.

猜你喜欢

活体外科手术病患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