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相生,令人耳目一新

2018-01-16曾令娥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肥猫外婆家竹林

曾令娥

【左读名家经典】

雨 思

雨不是好东西,如果你是奋斗飞扬的青年才俊。雨水难得引导你向前看。雨帘溟蒙,窗外清晰的是檐溜,还有垂到百叶窗前的柠檬树。一只黄得如此老到的果子,被虫蛀掉了连蒂的一处。此外,整个世界便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具象,没有界限,黏在玻璃窗上的雨滴,慢条斯理地往下溜,滑动时尽力保持其浑圆状。它一如睿智高僧的脑壳,可也没对雨的“大而化之”作任何注释。雨水诱惑你往后看,反思,反思。它难得促你行动。它不是汽油,专加给往下一站赶的车子。它只使你静止,徘徊,使你忽略明天的计划,而专注于脚的冷暖。你到处翻,要把那对从老家买的羊毛拖鞋找出来,你喜欢那种又柔软又平滑的质感。而雨,如果伸手到窗外去,试图掬上一把——你会失望,一如你无法攫到囫囵的往昔、现实和未来,充其量,只逮到光够浸没掌心的几滴,而且缩手回来时,又泼出一半。将就将就吧,世界之大,你能掌握的,有多少?

…………

我在雨里开车。雨刷是唯一忙碌着的玩意儿。在车前车后划下的规则的扇面,都被雨涂改,淹没。拨雨是徒劳的,雨如果不停,拨雨器再殷勤,仍旧还原为溟蒙。

我安于溟蒙,安于孤绝。我闭眼,听任思绪没入黑暗。是啊,黑暗,是比雨更加适宜咀嚼自己的氛围。雨仅仅给你关于黑暗的暗示,真的黑暗却从没有领略过。光明,明亮,仅仅是人生的一角,生命在晨曦铺洒的大海上,深深地埋进混茫的冰山。

也是一个雨天,也在今年。我在老家,走进一道青砖的深巷,石板上飘荡着绵长的雨丝,积水一汪汪的,在水沟旁边,显出罕有的光亮来。屋檐下挂着的雨,叫人想起老祖母在老灶烧禾秆时,那种暖得令人窒息的烟味,我跨过一条湿润的门槛。

一个女人欣喜地把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扶到厅堂,让他坐在门厢间的木躺椅上。这位中年人,是我当知青时的好朋友,几个月前因为脑部血管栓塞,开颅做了九个小时的手术,落下了瞎眼的后遗症。他坐在我的面前,一顶破毡帽拉得很低,把额和眼睑都遮严了。他在小学当了近二十年的教师,新近才获升迁,当上一所中学的教导主任,刚赴任就遭这样的打击,趴下去了。从医院回到家,他在房间里摸索,要么找一把剪刀,要么找一根绳子,想把自己漆黑的生命结束掉。妻子把他手头寻短见的工具拼命抢走,抱着他大哭。住在省城的两个哥哥赶来,劝了一天一夜,他才冷静下来。他喃喃地向我说,黑暗这么绝对,这么巨大,从前断断想不到啊!小时候,半夜惊醒,被浓稠的黑夜吓倒了,钻进被窝不敢出来。可是,天井上头好歹有星光,而今的黑暗,却把他埋在地底下,任他怎么挣扎,都扒不开禾杆般细的缺口,让光漏进来。死不可怕,黑暗却太恐怖了,没有任何出路,没有任何启示。我静静地倾听,他灰黄的脸并没有朝向我,只仰向天空,两手前伸,慌乱地舞动,一只苍蝇嗡地飞过。我想告诉他一些残障人奋斗的故事,却说不出口,我没有那么充足的底气,去教训一个被黑暗完全地吞没的人。我惭愧,自己那丁点儿聪明,连对付光明中的生命都左右支拙,何况那无边无际,把空间和时间一并抹掉的黑暗?

我握住他冰冷的手,彼此久久无言。木栊上方,春节前已经挂上一束贺岁蒜菜的铁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积聚起一滴肥大的雨点,颤巍巍地悬着,忍不住了,“嗒——”一声摔下来,在花岗岩石板上,那般响亮。我一惊,把手抽出来,莫名其妙地说:“草该发芽了呢!”他的脸,在刹那间泛出红色,说:“紫云英也是。”

(作者刘荒田,节选自《这个午后与历史无关》,有删改)

写作指南

雨在眼前,是实的;而黏在玻璃窗上的雨滴,却如睿智高僧的脑壳,其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雨声淅沥,作家的思绪自然被这冷雨引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文章虚虚实实,慨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让读者的鼻子也莫名地酸起来……刘荒田的这篇散文,真可谓“穿越作文”的典范。

所谓“穿越”作文,就是指在作文中重新演绎历史,或在文学故事中注入大胆的联想与想象,借以表达鲜明的、积极的,富有时代感的主题。这样的文章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虚实相生是“穿越作文”中常用到的写作技法之一。

虚,即作者主观的精神、想法、感情等某种无形的东西,亦真亦幻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但要通过联想想象、议论抒情或侧面烘托等手法来体现。实,就是指对人、事、物、景等有形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东西进行正面、直接的记叙与描写。换句话说,虚实相生就是“虚”与“实”互为基础,互相生发,除了粗线条的概述外,还应围绕中心,调动起各种手段,选取两至三个饱含真情的细节,进行生动且具体的刻画,深入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右写典范作文】

外婆家的小竹林

◎盛玉芝

外婆家的后面有片竹林,我小时候常去那儿玩。

竹林里有一棵橙子树,春天的时候,树叶绿得发亮;夏天就开了一朵朵细碎的小花;到了秋天,树上结下了果,一个个“绿灯笼”悬挂在枝头,别提有多好看了。但往往没等到它们成熟,我就爬上树,一个一个地扯下来;外婆也从来不责怪我,因为这棵橙子树就算结下了果子,也没有多大用处——橙子又酸又涩,又有谁会喜欢呢?于是,我就把“绿灯笼”当成“保龄球”,在竹林里玩了个不亦乐乎……

有时,我也会趁外婆不注意时,扛把锄头到竹林里挖竹笋。看到某处凸起的土块,我就开始“顺根挖笋”,很少有令我失望的时候。腰酸了,背痛了,我就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堆在一起,想象着它们在土里酣睡时的光景;休息好后,又会把它们重新埋回土里,然后,悄悄地把锄头放回原来的地方。

外婆家有只黄白色相间的大肥猫,我经常捉弄它。有一天,却突然看不到它的身影了,翻遍整座房子都找不到,我不禁有些着急。我信步来到竹林,却发现那只大肥猫正闷头睡大觉呢!只见它躺在一个堆满竹叶的小坑里,睡得可香了!无论我制造出多大的声音,它至多不屑地瞟我一眼,然后继续做着它的美梦!也难怪,竹叶当床,白云当被,这么惬意的地方,它能不好好享受吗?

竹子很高,我像只猴子般尝试爬上去,可爬了好多次,都在半路就滑下来了。抬头仰望,太阳的光芒从竹叶的缝隙间漏下,星星点点的,像极了梵高的名画。走在竹林里,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聲响,每当我看到破土而出的竹笋或才一米多高的新竹时,都会仔细地端详半天,心想:再淋上一场春雨,它们就该长得又高又壮了吧?

微风轻拂,竹林里演奏起“树叶交响乐”。有一些性急的树叶飘落枝头,打了几个旋儿后,又与地上的小花、小草相拥,津津乐道地谈着树上的见闻……

外婆家后院的那片小小的竹林,蕴藏了我童年许多美好且愉快的回忆,叫我如何不魂牵梦萦?

(湖南桃江县桃花江镇兰天希望学校170班)

读后涟漪

作文语言清新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小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抓住了竹林的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且虚实相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巧妙,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在想象竹笋及新竹茁壮成长的情景时,又辅以大肥猫酣睡在竹林的有趣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读罢此文,又有谁会不喜欢外婆家后面的那片小竹林呢?

【延伸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从此以后,青铜将葵花所教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写“天”,写“地”,写“风”,写“雨”……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无比美好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欢喜。endprint

猜你喜欢

肥猫外婆家竹林
我在外婆家
回外婆家过年
去外婆家
寻访竹林隐士
肥猫捉虫虫
肥猫阿强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肥猫算账
肥猫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