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01-16李远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栓子征象肺动脉

李远涛

(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 影像科,河南 商丘 476400)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主要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堆积,导致肺动脉发生栓塞,或者使其他分支出现微循环障碍[1]。临床发现,该疾病常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而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十分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80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 例;年龄36~74岁,中位年龄56岁;发病时间1~9 d,平均(3.58±1.64)d。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动脉栓塞诊断标准[3];②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及发热等;③所有患者经D-二聚体检查,结果均为阳性;④未出现消化道、呼吸道等炎症反应;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激素治疗;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精神异常;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检查,方法如下:MSCT选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前指导患者屏气呼吸方法,若无法屏气,则指导其平静呼吸;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从胸廓开始进行平扫,再扫描膈上2 cm至主动脉弓上2 cm之间的区域,扫描从足侧开始,到头侧结束。对比剂选用碘海醇(300 mg/ml),剂量:150 ml,从患者肘部进针,选用高压注射法进行静脉注射,速度:约5.5~6.0 ml/s,采用跟踪触发扫描方式,延迟扫描时间为8~18 s,一次闭气完成扫描,时间约2~3 s。扫描参数:层厚:5 mm,螺距:0.984︰ 1,矩阵:512×512,电流:200 mA,电压:120 kV,重建层厚:0.625~1.25 mm。扫描结束后,分析影像资料,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技术进行后处理。影像学资料由3名医师共同分析。

1.4 观察指标

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诊断准确率;详细记录患者栓塞部位、CT征象等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金标准诊断80例患者均为急性肺动脉栓塞;MSCT诊断有76例患者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为95.00%(76/80),MSCT诊断准确率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P =0.043)。

2.2 栓塞部位及征象

7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MSCT诊断有7 例为单发,69例为多发,其中左侧多发17例,右侧多发22例,双侧多发30例;栓塞动脉有236 支,其中肺段动脉85支,肺叶动脉39例,亚段肺动脉104支,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8支。所有患者直接征象均为肺动脉腔内完全充盈缺损或者部分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肺动脉梗死13例,胸腔积液16例,少血征9例,部分患者同时包含2种或者2种以上征象。

3 讨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该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较为多样化,且不具备特异性,在病情较轻时,可能无任何症状表现,导致早期诊断误诊率、漏诊率较高,且对治疗造成影响,且该疾病还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确诊,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4-5]。因此,如何提升早期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多层螺旋CT属于一种无创性检测方式,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及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及密度分辨率,且其后处理技术较为强大,可对所要显像的血管进行多角度、多平面的观察,可有效显示栓子的位置、大小及形态,还可有效反映肺动脉与栓子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6]。虽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已成为目前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手段,且简单、有效,可对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全面观察。但其在进行图像处理后,不可直接忽视原始图像,由于部分患者在扫描期间屏气欠佳,重建图像时容易出现阶梯状伪影,从而导致漏诊部分病灶;此外,对比剂的注射时间也不可忽视,若扫描时间太晚或者太早,均可能导致对比剂在肺动脉内出现充盈不良的现象,使栓子的检出率也随之降低[7]。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完全充盈缺损或者部分充盈缺损,与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相比,段肺动脉栓塞及压段肺动脉栓塞较为常见,这可能与肺动脉主干管腔较粗、血流速度较快有关,使其血栓形成率大大降低,还可能与栓子不易滞留有关[8]。根据血管内栓子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4种表现形式:①完全阻塞型:栓子将血管腔完全阻塞,且在栓子周围均未出现高密度对比剂,且未显示远端血管,多见肺叶及肺段动脉;②中心型:栓子均处于血管中心位置,且在栓子周围的对比剂均为高密度,常见表现有“轨道征”、“环征”等;③偏心型:栓子均处于血管侧边,其对侧对比剂呈现高密度;④腹壁环形:栓子腹壁均处于血管四周,血管中心的对比剂均为高密度[9]。肺动脉栓塞间接征象包括:①少血征:血管栓塞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减少,且相对应的区域肺部纹理较为稀疏;②肺梗死:多发于肺段以上部位,且多于动脉栓塞严重时发生,主要表现有相应肺叶或者肺段呈现高密度楔形影,基底位置靠近胸膜,且其尖端指向肺门,因肺组织供血由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共同提供,故出现肺梗死征象的概率相对较低;③肺动脉高压:通常在肺动脉主干发生完全阻塞时出现,且肺动脉的明显程度与栓塞时间及栓塞程度呈正相关,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扩张,在晚期还可能出现右心室肥厚等情况;④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不张等征象[10]: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较高,若尽早给予溶栓治疗及防栓塞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诊断与金标准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表明MSCT诊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有效诊断出患者肺动脉栓塞情况,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栓子征象肺动脉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留守儿童栓子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蓝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