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围术期护理

2018-01-16马月丽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矫形特发性植骨

马月丽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特发性脊柱侧弯属于青少年常见的骨科疾病,是指青少年的躯干畸形,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严重时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增加残疾和缩短寿命的风险[1]。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围术期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在12~24岁之间,平均(18.45±2.31)岁;侧弯部位包括胸段(n=12)、胸腰段(n=8)。全部患者均予以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予以围术期护理。

1.2 方法

手术方法:全麻后,取俯卧位,行常规消毒并于正中位置做切口,在C臂机下定位,选择设计好的固定椎体进行后路矫形植骨,病情严重者可行前路松解后矫形融合。融合节段通过旋转及水平等多种矫形技术完成植骨融合术。

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由护士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手术过程和目的,手术配合项目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度,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让患者平卧于床上所深呼吸训练;让患者站立,指导其做自我伸长训练,术前一周做唤醒实验训练,指导其取俯卧位进行床上生活能力训练,包括床上翻身方法、术后配合翻身法、床上大小便;术前洗澡更衣,清洁背部,晚上清洁灌肠,并在手术清晨留置导尿管[2]。(2)术中护理。认真完成每一步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以熟练、精准的手术操作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搬运或为患者翻身时,维持脊柱处水平位,避免扭转,每隔2小时为其翻身,翻身角度为45°,避免出现压疮;取45°斜侧卧位,充分利用枕头、其他韧性物品垫于背部,为脊柱融合创造可靠的生物力学环境;避免引流管折弯、堵塞、挤压、脱落,关注引流管的留置时间,适当地延长留置时间,以达到充分引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循环功能,床旁备好吸引装置;术后72h内观察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胃肠道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为其佩戴固定带,防止椎骨不融合;术后两周可指导其进行适当地功能康复训练。(4)出院指导。出院前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告知其注意事项,由家长监督其院后康复训练,定期返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采用独立样本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术前肺功能训练后,其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可忍受全麻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身高均有所增加,平均(6.25±2.31)cm,未发现切口感染、压疮、螺钉松动、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3.讨论

临床上,将脊柱侧弯手术作为矫正畸形,平衡躯干和维持脊柱的重要手术治疗方法,但需要予以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才能获取良好的预后。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手术复杂、创伤大、难度大等特点,术中出血量较大,需要植入的金属物较多,脊髓可能被压迫牵引,甚至伤及脊髓神经,再加上血供致使血管破损,术后容易出现肺功能衰竭、伤口感染、溃疡等并发症,同时青少年患者由于年龄尚小,对手术难免产生恐惧、焦虑、过度紧张等不良心理,故对于整个围术前的护理要求极高[3]。本研究中20例患者均予以精细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均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平均增加身高为(6.25±2.31)cm,未发现严重并未症。该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意义重大。

对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行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整个围术期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可帮助青少年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并促进其早期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矫形特发性植骨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不同温度矫形的7N01铝合金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