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无尊卑

2018-01-16文/王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贵贱砝码医治

文/王 德

作者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患者享有平等就医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共识。2012年印发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提出: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2017年最新版本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将阐述患者平等的誓词“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修改为“我不会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或残疾、信条、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将医务人员需要考虑到的患者平等因素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且不谈其他国家情况如何,就我国而言,经过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浸染,再面临现代资本经济的冲击,一句原本简简单单、表述礼仪规范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却难免在人心里,被多多少少地填加上了财富、地位、名望、权势等砝码。然而,在面对患者时,这些砝码,尽可以去除。

首先,古往今来,医治患者向来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发家致富、光宗耀祖的途径。历史中不乏有天资聪颖、知文晓义、博古通今、流芳千古的医者,但他们中却鲜有大富大贵者,不是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圆通,而是医生的天职不在于此。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多次拒绝升官晋爵的邀请,在民间医治疾痛的同时,却不拒绝与朝廷合作开展医学活动,编撰了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在他心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因此可以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即便是生于官宦之家、被举为“孝廉”而不得不做官的东汉名医张仲景,也摒弃地位之殊,想办法规避当时“为官者不得随意进入民宅”的要求,于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开衙门,端坐在大堂上为百姓挨个诊治——这便是“坐堂医生”的来历。

再者,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同样的治疗条件下,疾病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病情不会因为患者位尊或者钱多而减轻,也不会因为患者地位低下或者没钱而加重。若主观地将患者分为三六九等,对于疾病的诊治,又有何益处?

患者无尊卑。在诊治患者时,医生眼中看到的只应是病人,而不是患者尊卑贵贱的地位和身份。

猜你喜欢

贵贱砝码医治
趣味英语听力:Difference Between a Hurricane and a Typhoon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东东“闯关”记
分类医治
孟子的“贵贱”论
咏犬
神奇的医生
礼仪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