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鸣声音治疗院外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2018-01-16钦苓华玮韩朝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疗法杂志护理

钦苓 华玮 韩朝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情况下耳内或头颅内产生的主观声音感觉,是一种听觉感知的错觉。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是指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口哨声或铃声等[1]。耳鸣诱因包括听力下降、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突发性聋、药物耳毒性、抑郁症等[2-3]。横断面研究中耳鸣的患病率为7.6%~20.1%,其中10%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1.6%重度受影响,严重失能者占0.5%[4]。纵向研究显示5年耳鸣新增发病率为5.7%~8.3%,10年耳鸣累积发病率为12.7%[5-6],且这个数字可能过于保守,因为只有10%~15%耳鸣患者寻求医疗帮助[4]。其他欧洲国家、日本、亚非中等收入及低收入国家发病率都相似,因此耳鸣是全球性问题[7]。

治疗耳鸣首先应是病因治疗,如耳部疾病或相应全身疾病的治疗等。但由于耳鸣发生机制复杂,大部分耳鸣无法确定病因。对于病因不明确、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病因治愈后仍遗留长期严重耳鸣者应综合治疗,通过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减轻耳鸣给患者带来的苦恼及对生活的影响。耳鸣是一种声音感觉,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用其他声音来减轻它对患者所造成的烦扰,这就是耳鸣的声音疗法。该疗法运用声音治疗原理来减轻患者的痛苦,背景声可以完全掩蔽耳鸣,也可以部分掩蔽耳鸣,使之强度降低、性质改变;或者不掩蔽耳鸣,与耳鸣声共存。不管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帮助患者减轻对耳鸣的察觉和感受[8]。下文遵循声音治疗发展的趋势及方法并对其在我国的开展现状进行综述。

1 声音治疗在耳鸣治疗中的发展历程及理念

19世纪初,法国医师Marc提出应用外源性声音来缓解耳鸣。1961年,Beed的掩蔽声学疗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但因只有暂时性效果,未得到广泛应用。1976年,Vernon开始系统地在临床上应用外界掩蔽声音治疗耳鸣。此后,Jastreboff又将声音治疗作为习服治疗(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TRT)的主要方法之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9]。一般而言,应用声音来治疗耳鸣,有2种基本的途径,一种是制造背景声音,减弱患者听觉中枢对耳鸣声音的分辨和感知,从而降低耳鸣对患者所造成的烦扰。常用的背景声包括:电台噪声、风扇声、白噪声和某些自然声,如鸟叫声、吹风声、水流声、海浪声等。另一种是用能吸引注意力的声音来分散患者对自己耳鸣声的关注,从而减少对它的感知,包括演讲、电子有声读物、脱口秀等。不管哪种方式,背景声都可以帮助患者减弱对耳鸣的察觉和感受。临床上公认有效的声音治疗方法有完全掩蔽疗法和不完全掩蔽疗法,其中不完全掩蔽疗法属于习服疗法的治疗方式之一[10]。

1.1完全掩蔽疗法

1.1.1治疗理念完全掩蔽疗法是声音治疗领域中较早提出的一种生理性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利用外界声音来抑制耳蜗或听神经自发性兴奋增强的活动[11]。通过对患者耳鸣性质的系统测试,包括耳鸣声音类型匹配、耳鸣主调匹配、耳鸣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及耳鸣残余抑制试验,再选择与耳鸣音调响度相匹配的特定外界声作为掩蔽声,由医师指导聆听掩蔽声以达到抑制耳鸣或缓解耳鸣症状的目的[12]。必要时可采用耳鸣掩蔽仪器、助听器、人工耳蜗或者其联合装置来掩蔽耳鸣。治疗时间一般为30~60 min/次,2~3次/d。

1.1.2效果评价耳鸣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而掩蔽常结合心理和松弛治疗。孟照莉等[13]对35例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半年后有效率为45%。余慧云[14]的研究与其类似,治疗总有效率为64%。罗红强[15]采用耳鸣掩蔽结合音乐放松治疗耳鸣35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1个月时为15%,6个月为62%,12个月为81%。王绚等[16]采用掩蔽治疗配合药物,随访100例耳鸣患者,治疗2个月后显示22例耳鸣强度明显降低,最后消失;50例患者耳鸣强度降低20~30 dB,或由原来持续耳鸣转变为偶尔耳鸣;另外28例患者治疗无效。掩蔽疗法在短时间内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习服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掩蔽疗法[17]。

1.2习服疗法

1.2.1治疗理念TRT是建立在Jastreboff[18]提出的耳鸣神经生理模型基础上的治疗方法,通过指导性咨询和不完全掩蔽声音治疗达到让患者适应和习惯耳鸣。经过长期习服训练使神经系统重新整合或再编码,降低中枢敏感度,增加中枢抑制或滤过功能,打破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链,最终达到对耳鸣习服[19]。该疗法的适应证:①长期、严重耳鸣;②病因不明;③耳鸣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本疗法,增加对耳鸣的认同感;④病因治愈后仍遗留耳鸣,如突聋治愈后的耳鸣。文献记载,习惯性耳鸣患者治疗过程明显较长,相比于拒绝采用TRT的患者,采用TRT的患者有更高的成功率[20]。

1)指导性咨询。耳鸣与患者心理密切相关。心理问题可以是产生耳鸣的原因,也可以是耳鸣导致的不良结果[21]。齐思涵等[22]调查得出,睡眠状况及焦虑程度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邵茵等[23]提出耳鸣主要是由于患者对其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即患者对待耳鸣的心理状态才是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关键。治疗耳鸣的关键在于纠正不良心理。李骏等[24]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或触发耳鸣的重要因素,两者互为因果。与贾若等[25]、毛坤华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指导性咨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耳鸣患者教育,使其对耳鸣的产生、引起不适的原理、治疗方法等有正确的理解,从而解除患者对耳鸣的神秘感,在认知上将耳鸣定义为一种全新的、无意义的良性信号。因此,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听觉皮质的意识层面。

首先,为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分析耳鸣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病变情况,让患者不要担心,针对有疑虑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告知患者耳鸣不会引起听力下降,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和紧张情绪;其次,指导患者对耳鸣的忽略、习惯、遗忘和适应,争取与耳鸣和平共处;再次,医务人员不要给患者任何负面意见,如耳鸣不好治、没有好办法等。教会患者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耳鸣,尽量避免吵闹的环境和安静的环境。一旦感觉耳鸣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减缓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和控制消极情绪以免加重耳鸣。鼓励患者消除错误观念,树立耳鸣可治愈的信心。必要时可采用耳鸣残疾度量化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Henry等[27]认为只有耳鸣引起的情绪反应减轻,声音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指导性咨询通过解释大脑功能、耳鸣产生的机制及对生活的影响,以达到耳鸣习服的基础[28]。

2)不完全掩蔽疗法。TRT中的不完全掩蔽声音治疗约于20世纪90年代由Jastreboff等[29]运用于治疗耳鸣,因无损伤性及低并发症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其目的在于降低耳鸣相关神经活动的相对强度,从而减弱到达听觉系统潜意识层面的神经信号,进而减弱对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听觉皮质意识层面的激活,加速、巩固耳鸣的反应性习服[30]。治疗用低强度宽带声音有助于患者对耳鸣的习服,音量一般不超过患者耳鸣声,可以掩蔽大部分耳鸣声,但不完全掩盖耳鸣声或背景声音与耳鸣声互相混淆[31]。采用的声源是多样化的,可以为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流水声、下雨声、海浪声等),也可以为音乐声。医师指导患者使用电脑、手机或者收音机等来产生背景声,对于伴有听力下降者,可以使用助听器放大背景音[32]。每天治疗6 次以上,每次1~2 h,根据后效抑制效应决定2次之间的间隔时间。持续1~2年。工作和学习时都可以听,但入睡后不听。

1.2.2效果评价王洪田等[33]将225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长期严重主观耳鸣患者分为2组,TRT(117例)组在医师指导下,长期坚持耳鸣不完全掩蔽、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询等训练,使用有声材料如耳鸣掩蔽器、助听器、音乐光盘、收音机、磁带等以协助达到对耳鸣的适应。对照组(108例)不用习服疗法,按照自愿原则可用或可不用有声材料,不给予指导性咨询。2组在2、6和12个月时比较,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T组对耳鸣的总适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陈雪松等[34]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药物,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RT,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与王黎明等[35]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外,Jastreboff[36]对1 000例耳鸣患者经完整TRT后(一般18个月),约82%明显有效,14.5%无明显效果,3.5%有恶化。德国专家报道了结合心理疗法的TRT疗效显著增强[37-39]。Herraiz等[40]研究表明,经过1年TRT,82%患者耳鸣残疾量表和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显著降低,与Henry等[41]的研究结果相似。

1.3声音治疗的推荐意见及新发展因耳鸣发病机制复杂,故耳鸣的检测和疗效评估方法仍在摸索中。掩蔽的个体化方案可以提高掩蔽的成功率和疗效[42],但掩蔽治疗仅对部分耳鸣患者有效,这些有效的患者在脱离掩蔽治疗后很快耳鸣又再出现,并不能达到真正治疗的目的[43]。在Jastreboff访谈录[44]中,不认为耳鸣掩蔽效果优于TRT。耳鸣掩蔽只对10%~15%的耳鸣患者有效,他们需要终身进行耳鸣掩蔽;而TRT只需要有效的治疗时间,然后就不需要再治疗,耳鸣不再对其造成影响。2017年新发表的耳鸣治疗指南系统评价[45]中综合了来自4个国家对声音治疗的指南意见,包括荷兰、瑞典、美国及德国。荷兰指南指出,TRT只适合于轻度耳鸣患者,并且是患者强烈要求采取TRT;瑞典指南建议声音治疗适合于没有听力损失的患者;美国指南表示,患者可以被推荐声音治疗,但是前提要使患者充分了解声音治疗的潜在效果及成本;德国指南则不推荐TRT。

国外有研究报道,可利用数字技术根据患者个体耳鸣特征制订出声音治疗方案,如加拿大研制的e-Masker个体耳鸣治疗器,以及相位转移耳鸣疗法(phase shift tinnitus reduction, PSTR)。它是根据患者的耳鸣音调和响度,通过耳机给患者发射出一系列频率相同但相位按对数变化的声音,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变化来抵消患者对耳鸣的感知[46]。上述理论有学者称之为“Tailor-made音乐”,在声音治疗领域中刚刚萌芽,并且在德国耳鸣治疗指南中也得到推荐,但在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Kim团队[47]的研究报道了此类专门定制的个性音乐在26例慢性耳鸣患者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与Li等[48]的研究类似。“Tailor-made音乐”治疗既不属于完全掩蔽疗法,也不属于不完全掩蔽疗法,但确实是用声音来治疗耳鸣。随着各项声音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为寻找一种既能被耳鸣患者接受又有效的方法开启了一道门[49]。

2 声音治疗在我国的开展现状

目前,主观性耳鸣患者多数是由医师指导在家完成声音治疗,因此有许多影响因素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治疗,如TRT起效和巩固所需时间较长(平均9~18个月),需要专业人员的及时督导及专业心理咨询与支持,而医疗资源匮乏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坚持而中途退出。华玮等[50]对耳鸣患者院外声音治疗依从性调查显示,声音治疗在国内临床推行实施效果不甚理想,许多患者坚持治疗不超过2个月。更有调查报道[51],多数患者在治疗1周左右未见明显疗效即放弃。事实上,耳鸣治疗效果随习服训练时间的延长而增加[52]。TRT要求患者坚持1~2年的长期训练,以使大脑内的可塑性变化稳固建立起来[33]。可喜的是,听力师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正式走上中国职业舞台。故目前耳鸣的诊疗在中国是过渡阶段也是修正阶段。在此阶段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护理资源,通过培训专科护士,对耳鸣患者行院外远程护理干预以指导其进行声音治疗。

3 声音治疗与护理干预

张亚波[53]将48例耳鸣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进行掩蔽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提出护理干预可改善掩蔽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焦虑心理。郭笑笑等[54]对120例耳鸣患者采取分组对比进行护理干预,提示护理干预可提高习服疗法在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刘树青等[55]也认为采取护理干预对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可提高远期疗效。段敏等[56]进一步指出,护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心理反应对耳鸣症状的影响,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耳鸣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护理同仁已逐步认识到护理干预在耳鸣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纵观各类干预过程,从干预方式及方法上只笼统介绍了习服疗法的理论框架,未见其详细、明确地阐述护理干预的具体方式、方法及干预频次和时间等实用性参考文献,以及在开展护理干预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方式的探讨等。

4 思考与展望

4.1声音治疗被医疗界认同的重要性王洪田等[57]指出,TRT虽是目前较好的耳鸣综合治疗方法,但在中国还未被广大耳鼻咽喉科医师所认真了解,更谈不上临床推广应用。就本院(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例,目前尚有许多耳鼻喉科医师对前来就诊,第一主诉为耳鸣的患者表示消极态度,部分医师依旧认为耳鸣无药可治或未向其推荐声音治疗。所以,声音治疗的培训与推广将成为耳鼻喉科同仁们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同时,针对中国与美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应开展中国特色的声音治疗。Jastreboff在实行TRT时不提倡用药物,而在中国大多数患者认为只有药物才能治病,不给药物就很难取得耳鸣患者的信任。所以应该给予药物,哪怕是安慰剂也值得尝试。

4.2声音治疗与护理干预结合的必要性在国外,听力师承担主要的耳鸣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在我国,临床听力师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且耳鼻喉科医师日常门诊工作量已非常繁重。若要保证耳鸣患者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声音治疗,必须要医务人员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临床工作。在Jastreboff访谈录[44]中,指出耳鸣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治疗者需要对耳鸣患者表现出热情和耐心,愿意花时间与患者讨论耳鸣问题,还需具备脑科学、神经生理、行为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1996年至今,Jastreboff在美国每年举办2~3次小规模的TRT培训课程,学员大多为听力师。课程内容涉及耳鸣机制、神经生物学模型、听力学检测、临床治疗、声音治疗[58]。我国目前耳鸣诊疗工作的主体是耳鼻喉科医师,且没有专业的声音治疗培训课程,缺少耳鸣诊疗的专业性队伍。虽然听力师在2016年已获国家劳动部批准,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耳鸣专业诊疗队伍的建立仍需一段时间。由此,启示护理人员可通过接受专业的培训及考核模式,将声音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护理干预有机结合,在临床医师的评估指导下,为耳鸣患者提供积极的治疗途径,发挥声音治疗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著而持久,声音治疗对主观性耳鸣失代偿期的治疗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提示广大耳鼻喉科医师需要了解并努力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声音治疗疗法。积极构建我国听力师的人才队伍,努力创建专业的耳鸣诊疗队伍。同时借助护理资源,协助医师对耳鸣患者行声音治疗,并提供院外护理干预及指导意见。

[ 1 ]Jiang D.耳鸣及其美国的诊治指导方案[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3(1):58-61.

[ 2 ]Baguley D, McFerran D. Tinnitus [J]. Lancet, 2013,382(9904): 1600-1607.

[ 3 ]Savage J, Waddell A. Tinnitus [DB/OL]. Clin Evid (Online), 2012.

[ 4 ]Tunkel DE, Bauer CA, Sun GH,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innitu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151(6): 1995-2010.

[ 5 ]Nondahl DM, Cruickshanks KJ, Wiley TL, et al. Prevalence and 5 year incidence of tinnitus among older adults: the epidemiology of hearing loss study[J]. J Am Acad Audiol, 2002,13(6): 323-331.

[ 6 ]Gopinath B, McMahon CM, Rochtchina E, et al. Incidence, persistence, and progression of tinnitus symptoms in older adults: the Blue Mountains Hearing Study[J]. Ear Hear, 2010,31(3): 407-412.

[ 7 ]Langguth B, Kreuzer PM, Kleinjung T, et al. Tinnitus: cause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J]. Lancet Neurol, 2013,12(9): 920-930.

[ 8 ]Jiang D,邹凌.声音治疗和掩蔽方法:传统技术创新应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2:64-66.

[ 9 ]邹凌,蒋涛,郑亿庆,等.耳鸣声音治疗技术和方法[A].第六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贺璐,王国鹏,彭哲,等.耳鸣临床应用指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2):130-131.

[11]Jastreboff MM. Sound therapies for tinnitus management[J]. Prog Brian Res, 2007, 166: 435-440.

[12]黄治物,常伟,陈桂芳.耳鸣掩蔽疗法[J].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2004,12(6):376-377.

[13]孟照莉,郑芸,胥科,等.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治疗耳鸣的疗效评价[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6(2):103-105.

[14]余慧云.耳鸣掩蔽疗法及心理护理初步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0(3):270-271.

[15]罗红强.耳鸣掩蔽结合音乐放松治疗耳鸣35例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9,8(3):36-37.

[16]王绚,王春丽,宋姝霞.掩蔽法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25.

[17]Henry JA, Schechter MA, Zaugg TL, et al. Outcomes of clinical trial: tinnitus masking versus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J]. J Am Acad Audiol, 2006,17(2): 104-132.

[18]Jastreboff PJ.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J]. Br J Audiol, 1999,33(1): 68-70.

[19]王洪田.耳鸣的诊治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14-116.

[20]Thong, JF. Habituation following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in tinnitus sufferers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13,42(12): 681-686.

[21]王洪田,周颖,翟所强,等.耳鸣的心理学问题[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17:14.

[22]齐思涵,秦兆冰,陈秀兰,等.影响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4):367-370.

[23]邵茵,黄娟,李明.1240例耳鸣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8):641-644.

[24]李骏,朱素琴,陈霄.耳鸣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3):56-57.

[25]贾若,孙凤新,刘博.耳鸣和情绪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2):158-162.

[26]毛坤华,江文,冯永.76例耳鸣患者的心理因素初步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6):732-734.

[27]Henry JA, Jastreboff MM, Jastreboff PJ, et al. Guide to conducting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initial and follow-up interviews[J]. J Rehabil Res, Dev, 2003,40(2): 157-177.

[28]Jastreboff PJ, Jastreboff MM.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a different view on tinnitus[J]. 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 2006,68(1): 23-29.

[29]Jastreboff PJ, Hazell JW. A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tinnitus: clinical implications [J]. Br J Audiol, 1993,27(1): 7-17.

[30]Jastreboff PJ.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J]. Prog Brain Res,2007,166: 415-423.

[31]Ito M, Soma K, Ando R. Association between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and a tinnitus control instrument[J]. Auris Nasus Larynx, 2009,36(5): 536-540.

[32]余斌.耳鸣习服治疗进展[J].医药前沿,2016.6(22):13-15.

[33]王洪田,姜泗长,杨伟炎,等.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117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464-1467.

[34]陈雪松.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60例临床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3):280-281.

[35]王黎明,李联.耳鸣习服疗法临床效果评估[J].武警医学,2015,26(11): 1098-1104.

[36]Jastreboff P. Tinnitus handbook[M]. London: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2000:357-369.

[37]Seydel C, Haupt H, Szczepek AJ, et al. Long-term improvement in tinnitus after modified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enhanced by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J]. Audiol Neurootol, 2010,15(2): 69-80.

[38]Aazh H, Moore BC, Glasberg BR. Simplified form of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in adults: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BMC Ear Nose Throat Disord, 2008,8:7.

[39]Mazurek B, Fischer F, Haupt H, et al. A modified version of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observing long-term outcome and predictors [J]. Audiol Neurootol, 2006,11(5): 276-286.

[40]Herraiz C, Hernandz FJ, Plaza G, et al. Long-term clinical trail of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133(5): 774-779.

[41]Henry JA, Schechter MA, Zaugg TL, et al. Clinical trial to compare tinnitus masking and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J]. Acta Otolaryngol Suppl, 2006,556:64-69.

[42]Folmer R L, Griest S E, Meikle M B, et al. Tinnitus severity, loudness and depression[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9,121:48-51.

[43]杨海弟,郑亿庆,张志钢,等.主观性耳鸣的掩蔽及习服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10):442-446.

[44]刁明芳,孙建军.国际著名耳鸣专家、耳鸣习服疗法创始人Pawel J. Jastreboff访谈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53-556.

[45]Fuller TE, Haider HF, Kikidis D, et al. Different teams, same conclus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isting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tinnitus in adults[J]. Front Psychol,2017,8:1-15.

[46]蒋涛.耳鸣诊断和治疗技术新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22):1009-1010.

[47]Kim SY, Chang MY, Hong M, et al. Tinnitus therapy using tailor-made notched music delivered via a smartphone application and Ginko combined treatment: a pilot study [J]. Auris Nasus Larynx, 2016,11(3).

[48]Li SA, Bao L, Chrostowski M.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 personalized, spectrally altered music-based sound therapy on treating tinnitus: A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udiol Neurootol, 2016,21(5): 296-304.

[49]陈秀兰,秦兆冰.耳鸣的声音治疗[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35(6):342-344.

[50]华玮,韩朝,钦苓.耳鸣患者院外声音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2):89-91.

[51]胡娅琴,邹帆.听尼特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66.

[52]银力,曹永茂,徐威.耳鸣再训练疗法治疗耳鸣[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8,6:152-154.

[53]张亚波.护理干预对掩蔽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597.

[54]郭笑笑,钟纯,邱永亮,等.护理干预在应用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1):337.

[55]刘树青,李玲娜.护理干预对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130-131.

[56]段敏,李丽.心理咨询模式在习服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中的疗效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581-583.

[57]王洪田,黄治物,李明,等.耳鸣诊治基本原则与耳鸣习服疗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5(5):346-347.

[58]张剑宁,李明.美国Iowa耳鸣治疗年会及耳鸣习服疗法高级培训班学习见闻及感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12):1049-1051.

猜你喜欢

疗法杂志护理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杂志介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