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资讯

2018-01-16

今日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水牛养殖

山西农业

脱贫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开始推荐

为表彰在脱贫攻坚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扶贫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开展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各市县在11月15日前进行推荐,推荐重点向条件艰苦、扶贫任务重的基层一线单位和个人倾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中,基层单位要占总数的70%以上。

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模范单位范围为省、市、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派出单位,市、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协调管理部门;模范个人范围为全省各级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第一书记。表彰名额为模范单位100个,模范驻村工作队员200名、模范农村第一书记100名。

全省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范围为省、市扶贫部门内设机构及下属事业单位,县级扶贫办、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乡(镇)扶贫工作站;先进工作者范围为在省、市、县扶贫办,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乡(镇)扶贫工作站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干部职工。表彰名额为先进集体3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

(何宝国)

会讯

第十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展览会

展会时间:

2019/3/5至2019/3/7

展出地址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展会描述:

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展览会(FSHOW)经过九年的精心培育,该展会已经成为新型肥料市场推广的风向标,是肥料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会,FSHOW是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CAC)的分题展。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展览会一直引领新型特种肥潮流,为全球肥料企业展示企业形象、开拓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专业采购商提供了一站式采购平台。

FSHOW2019以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国际性、更广的影响力、更全面的展示范围与全球农化人士共享年度盛宴。

联系电话:010-84250397

●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冷水养殖产业技术转化研发与水生生物保护平台成立

为更好地推动青海省冷水养殖产业与水生生物保护工作,近日,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冷水养殖产业技术转化研发与水生生物保护平台正式成立。

据介绍,该平台以生态优先、负责任渔业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增加优质水产品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和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渔业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包括:冷水鱼现代种业功能室、鱼类生产过程监测与管理功能室、冷水养殖产业模式创新功能室、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与恢复功能室、冷水养殖营养调控技术创新与集成5个功能室。高原冷水养殖产业是青海省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特色产业,在农牧业现代化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据青海日报)

●山西革命老区获中央财政4.599亿元资金支持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山西、河北等23个省(区、市)2019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共计873 740万元,其中我省补助额度为45 990万元。2019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可按程序拨付使用。

据了解,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设立,主要用于加强革命老区专门事务工作和改善革命老区民生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其分配对象为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较为困难的革命老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中央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省级财政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一并使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不得为其他专项资金进行配套。

(张 婷)

●山西新增6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11月8日,从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中国生态文化协会10月31日组织的“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活动的评审结果显示,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范谷坨村等6个村荣获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殊荣。至此,全省已有29个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此次山西省入选的6个村分别是: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范谷坨村、晋城市阳城县东冶镇蔡节村、吕梁市汾阳县栗家庄乡栗家庄村、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汉河沟村、临汾市古县石壁乡三合村、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森乡青钟村。新入选的6个村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成绩斐然,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樊晋铁)

●山西统筹涉农资金 加快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

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加快划定与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今年年底前上图入库率达到80%、小麦划定任务全部完成,为明年全部完成划定任务打好基础。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精准管理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省将强化政策支持,按照整合统筹相关涉农资金,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差异化支持政策,着力支持功能区建设与发展。

(李 渊)

●山西重点打造500个绿色生态村庄

2018年是我省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村庄绿化是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11月6日,记者获悉,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省决定实施重点乡村园林绿化500个,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绿色生态村庄。

今年,我省以村庄道路绿化、环村绿化、街巷绿化、庭院绿化、校园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通过建设500个绿色生态村庄,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500个村庄绿化任务中,省级实施250个,安排省级建设资金1250万元,每村补助5万元,目前已切块下达到县。市县实施250个,按照省级安排工程数量1∶1配套承担完成。

(张丽媛 周震宇)

国内农业

浙江:土猪养殖实行环保准入制

养猪也要“市场准入”?这件“新鲜事”在浙江省淳安县屏门乡项家村村民眼里,不仅是寻常事,更是自觉行动的合理事。这得益于今年以来屏门乡项家村所实施的“土猪养殖环保制度”。据介绍,准入标准是指需要养殖土猪的村民先准备一个5至10平方米的猪圈,猪圈必须水泥硬化且安装水龙头,并配备独立的化粪池。村两委在接受村民的《土猪养殖申请书》后,环保员现场核实养殖条件,通过后发放《土猪养殖环保许可证》。随后,村两委会指定党员进行联系结对,主要负责检查登记结对户养猪的卫生情况。同时,项家村还建立了一个容积量达30立方米的养猪废弃物利用终端,用于收集村民养猪化粪池里的废弃物。村民可凭环保积分在每月15日兑换养殖液态肥,用于菜地施肥。

(据中国畜牧兽医报)

●广西水牛所再获国家专项资助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持,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特聘专家李胜利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疾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现代奶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广西水牛研究所作为专项子课题“水牛全程绿色增产增效饲养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承担单位出席了启动会。

此次的课题研究是水牛所在“十三五”期间第二次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任务。课题任务由水牛所水牛营养与饲料科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杨承剑博士负责,执行期从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两年半的攻关中,水牛所科技人员将针对我国水牛养殖所面临的优质粗饲料资源不足、繁殖力低、单产水平低等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围绕水牛优质粗饲料资源开发及高效利用、水牛健康以及饲养管理等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将实现拓展水牛饲料资源,提高饲料转化率、水牛繁殖力和单产水平的目标,为支撑水牛高效健康生产,以及我国水牛产业突破“双低”瓶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集成示范。

(据广西农业信息网)

●扬州大学研发新型大棚监控系统

近日,扬州大学物理学院学生杨啸风带领的科创团队,在教师陈磊的指导下,开发了一套农业大棚生态环境系统,让菜农足不出户就可在手机上查看大棚内的最新状况,指尖一点就能轻松完成大棚管理工作。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大赛中,该系统荣获二等奖。

据介绍,该系统利用国产龙芯1C控制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实时精确监测大棚环境,同时还能将数据与最佳环境参数进行对比,通过控制大棚内的风扇、水泵、补光灯与机动遮阳网来对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进行调节。他们的系统还安装了蓝牙等通讯模块,这使得农民可以在手机上和电脑上通过无线连接,实时查看和监测大棚环境。

陈磊介绍,这一系统使用的是国产智龙v2.0开发版,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使得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变得更加可行。该系统应用前景广阔,除了农业生产,在工业等其他领域一样可以做到智能操控。

(据中国科学报)

●聊城成立食用菌产业创新联盟

日前,由山东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发起,30余家食用菌骨干企业、合作社参加的“聊城市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获得聊城市科技局批准成立。

据悉,聊城市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聊城市农科院发起,联合聊城相关部门、食用菌重点企业、专业合作社、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并以国家及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福建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成立。联盟由聊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绍军担任理事长,并在聊城市农科院设立秘书处,旨在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瞄准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聊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聊城市食用菌栽培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17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约49.36万吨,总产值16.14亿元,形成了以平菇、双孢菇、草菇、灵芝为主导,鸡腿菇、秀珍菇、金针菇等共同发展的格局。

(据齐鲁晚报)

国际农业

越南木鳖果渴望开发中国市场

木鳖果,又名“红甜瓜”,是越南当地一种特色水果,由于其营养丰富,被当地人誉为“来自天堂的水果”。从外表来看,木鳖果长相颇为奇特,周身带刺,果肉鲜红如血,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等,具有改善体质,延年益寿,增进活力和健康等功效。

越南某食品公司总经理兼合伙人MyronChen对媒体表示,经过长久以来的科研努力,他的公司成功从木鳖果中提炼出番茄红素,加工成粉末,并制作成果汁,方便消费者饮用。据悉,这家公司已将产品出口至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能扩大中国市场业务量,他们特意参加了此次在上海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MyronChen坦言,虽然从目前来看,公司的中国业务比重偏小,但是毫无疑问,这将是其未来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

(据中国水果门户)

●巴拿马本土洋葱年产量减少1/4

巴拿马政府部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巴拿马洋葱年产量在4年间减少了约1/4,该现象的发生与洋葱的不合理进口有关。

巴拿马《巴拿马美洲报》近日报道,巴拿马农业发展部(MIDA)国家农业局(Direccin Nacional Agrcola)和巴拿马食品安全管理局(Autoridad Panamea de Seguridad de Alimentos)提供的数据表明,巴拿马洋葱年产量在2014年至2017年大幅减少,从原来的338994公担减少到252391公担,减少幅度约为24.5%。

目前,巴拿马国内的洋葱种植者纷纷表示,同类产品的过度进口是国内洋葱产业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据南美侨报网)

●乌兹别克斯坦启动“宜居乡村”建设

“家是祖国的起点”,这一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智慧古语中蕴含着丰富涵义。愉悦地居住在现代住宅中的家庭,会更有动力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对未来的美好信念也会更坚定。

乌兹别克斯坦将近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乡村地区。在颁布“宜居乡村”项目总统令和2018年“宜居乡村”项目补充措施决议的基础上,从2018年4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在每个地区的村落、居民区里,特别是有着复杂自然气候条件的偏远居民点,施行“宜居乡村”项目,旨在迅速改变乡村地区面貌,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这些乡村地区带来现代化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努尔金·乌柏都拉耶夫)

猜你喜欢

水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赛水牛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水牛喜欢水里钻
水牛?
小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