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山地区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对温度与降水的响应研究

2018-01-15石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降水温度

石丽

摘要 本文对固原市六盘山地区气象数据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与5月总降水量、5月最大降水量、7月最大降水量和7月极端低温相关性较大,各气象因子对虫害发生率的影响均有一定阈值,几种因子协同作用对虫害的发生起到综合影响。

关键词 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温度;降水;六盘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85-01

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是我国华北地区森林重要的食叶害虫,在固原市六盘山地区持续造成危害。落叶松红腹叶蜂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甚至可将树叶全部吃光。该虫在六盘山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3~5 cm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陆续出土化蛹,5月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达到羽化产卵盛期,7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越冬[1]。已有相关学者对六盘山地区的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天敌资源、防治阈值、取食量、环境因子对其发生量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本文拟在其研究基础上,结合六盘山地区多年气象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以期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虫口调查数据来自于夏固成等的野外调查结果,2002—2010年分别在二龙河林场、西峡林场、秋千架林场、东山坡林场、王化南林场等地进行调查,选取各样地标准木树冠上、中、下3层和南、北2个方位1 m长的侧枝各10个,统计虫口数量,取各样枝虫口平均数为该树虫口数,每个样地选取5株标准树平均值作为样地虫口密度。本文所用2002—2010年的固原市气象数据来自泾源县气象站。

1.2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多重对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對害虫危害程度的影响。对落叶松红腹叶蜂危害等级的划分参照王玉华的方法,先将虫体长度、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作为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对不同的等级予以评分(表1),再根据不同的分数指定危害级别(表2)。由于本研究仅有每株虫口密度这一危害因子的数据,因而在指定危害等级时将其标定分数除以3之后,按原分级方式分级。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考察了多种可能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有关的气象因子,包括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各月总降水量、各月最大降水量、年均气温、年积温、各月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等[3]。对气象数据与总虫数做相关分析,筛选部分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再进行多项式回归得出更高的相关性,最终筛选出5月总降水量、5月最大降雨量、7月最大降水量和7月极端低温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密切相关。

5月总降水量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成正相关关系,落叶松红腹叶蜂数量随5月总降水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降水量达到35~45 mm时虫口数最少。5月最大降水量与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成正相关关系,其发生量随5月最大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降水量达25~35 mm时发生量最大,然后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7月最大降水量对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影响同5月相似,其发生量随最大降水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降水量为50~60 mm时发生量达到最大值。7月极端低温与害虫的发生量基本成负相关关系,在极端低温达到14 ℃时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各气象因子对虫害发生率的影响均有一定的阈值,几种因子彼此协同作用对虫害的发生起到了综合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温度对害虫发生量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害虫发生的重要因子,昆虫能否正常生长发育是由有效积温决定的,温度对昆虫的每个发育历期都有决定性作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害虫的发生面积同年积温的关系紧密,其中辽阳地区林业的有害生物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然而,本文研究发现,温度并非是决定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量的重要气象因子,仅7月的极端低温与之有显著关系,这可能与不同种类昆虫的发育阈值不同有关,六盘山地区的整体温度条件对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发育较为适宜,因而不再成为其生长条件的限制因子[4-5]。

5月和7月分别为落叶松红腹叶蜂化蛹期和结茧入土期,均以老熟幼虫为过渡虫态在土中滞育。老熟幼虫经过越冬滞育后出土化蛹,能完成下一世代的个体均对低温有一定耐受性。因此,落叶松红腹叶蜂对低温的变化不敏感,而对高温的变化相对敏感。从全年温度变化来看,7月平均温度最高(18.2 ℃),且正值老熟幼虫脱叶入土关键期,最低温变幅很小,可作为影响该虫发生的重要因素进行预测预报。

3.2 降水量对害虫危害程度的影响

同温度相比,降水量对其危害程度的影响更为明显。5月为落叶松红腹叶蜂老熟幼虫化蛹期,降水将影响土壤的含水量,进而影响化蛹率。杨燕涛等研究表明,棉铃虫化蛹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含水量达到40%时化蛹率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5月降水量对落叶松红腹叶蜂的数量有积极的影响,其中5月总降水量决定了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数量的下限,最大降水量决定了发生量的上限。本研究虽未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直接测定,但降水量可间接反映土壤含水量的状况[6]。如果降水量进一步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超过阈值后化蛹率开始下降,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危害程度也会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4 参考文献

[1] 王娟,姬兰柱,MARINA K.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害虫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7(5):673-677.

[2] 王茹琳,王闫利,姜淦,等.气象因子及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C]//中国气象学会.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3.

[3] 李伟根,吴成东,王娟,等.气象因子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131-132.

[4] 孟芙蓉,李永善.植物病虫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现代农业,2008(4):23.

[5] 石绍玲,许晓明,郭婧芝.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19):124-126.

[6] 任竹,江懿,陈磊.气象因子对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17,7(增刊1):1-3.

猜你喜欢

降水温度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1961—2017年铜仁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化开了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一头猪的哼哧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