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

2018-01-15周秀清丁思齐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周秀清 丁思齐

【摘 要】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迎来了春天,诸如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已然融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冲击着商业银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为了能够在这种市场情形下有所发展,需要立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形势进行有效分析,并针对性的予以策略应对。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展开相关论述,从注重客户体验、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电商平台建设、拓宽营销渠道和加强风险防范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加快转型发展,更好地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

(1)虚拟性。互联网金融只需要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在网络环境下即可操作,因此互联网金融有着虚拟性的特点。在虚拟性方面互联网金融也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互联网金融过程的虚拟性、互联网金融场所的虚拟性。在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以数字货币作为依托采取电子数据运作形式进行相关处理,而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这种工作机制所致,互联网金融虚拟性的特点使其变得更加便捷,只需要利用一台移动设备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进行操作,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透明性。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是影响交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庞大的数据对每一个用户来说都是开放且平等的。伴随着相关技术的改善和进步,挖掘、识别、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效率也是呈几何级数提升,这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3)聚合性。在现代社会,资金、时间等“碎片化”现象十分明显,而通过互联网技术,“碎片化”资源便可以聚集起来,并且发挥其商业价值。传统金融方式在供需信息上不夠对称,而互联网金融在资金方面有着一定的聚集性,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在资金上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进行操控,且在启动资金上也不需要过于庞大。如今互联网金融在短期业务种类上较为繁多,由此用户对自身“碎片化”的时间操控上也更加顺手,符合大部分用户的习惯与倾向。

(4)普惠性。受“二八法则”理念影响,传统金融服务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倾向于服务中高端收入人群或者大型企业(市场获利空间的“头部”),而对市场获利空间的“尾部”,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则不够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关注“尾部”客户、满足“小而多”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

(二)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

(1)第三方支付。关于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支付中介为非金融机构,而客户指的是收付款人,第三方支付指的是非金融金钩向客户提供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等服务。站在狭义的角度上来看,只有非银行机构在信誉与实力上均达标才能够作为支付中介,并在银行的配合之下利用现代化设备建立起电子支付模式。

(2)P2P。P2P也称为“点对点信贷”,建立在特点的互联网环境下,资金的供需双方都可以作为主动信息流通发起者,且供需双方在这种环境之下确认好借贷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一个规定好的制度予以维持,在风险、金额、期限等方面有效将其匹配。为了能够使得供需双方的利益均得到一定保障,还需要具备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

(3)众筹。众筹主要由倡导者、跟随者、网络平台三部分组成,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优势,向大众提供募集资金的互联网平台,将拟筹资项目进行公开展示,让出资者自主决定投资到哪一个项目或创意中,各个项目或创意通过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赢得支持,并据此获得网络资金的支持。

(4)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大数据时代下金融行业的典型代表,大数据金需要将金融行业中海量的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从而给金融服务对象给予全方位的金融数据信息,还可以结合客户的基本个人信息和消费情况,充分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类型,进而能够给客户提供准确的服务类型,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风险

1.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交易成本低。传统金融方式中介费、手续费是一笔不小的金融,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下这些费用直接可以省去,供需双方只需要在特定的平台上对各个选项进行确定,在操作流程上也非常便捷。另一方面,依托网络平台,有效避免了信息的不对称,客户能够更快满足自身需求,可以节省客户的时间成本。

强调客户体验,满足中小客户的金融需求。传统金融更加倾向于大客户,而对于小客户的资金需求并没有抱有太高的热情。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对待客户无大小规模之分,而是在客户体验上尤为注重,因此对于小客户的金融需求在互联网金融作用之下也能够得到充分解决。

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打破了物理区域壁垒,客户办理业务不再局限于银行网点,可以直接通过线上服务寻求符合自身需求的资源,可以获得更直接便捷的服务。

2.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第一,管理弱。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不同的是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因此对客户信息的掌控不够全面,且在风控机制上不够成熟,因此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易出现风险方面的问题。此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尚短,因此在国家方面来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规范,且不需要很高的门槛即可进入互联网金融,由此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这段时间里法律风险问题已经发生了多起。

第二,潜在风险大。首先设计信用风险大。目前还不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相应的警示作用较弱,对失信行为的规范还远不够,加之线上交易违约成本低的诱因,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信用风险问题频繁发生。其次是风险扩散性强。互联网金融交易是通过线上实现的,实时性和散布性更强。最后是网络安全问题严重。互联网金融的各个端口直接连接到外部网络,更容易遭到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将直接导致交易系统瘫痪,会对其正常有效运作产生消极影响,引起客户对资金安全的恐慌。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具体影响机制

(一)资产端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而贷款业务更是重中之重。

在互联网金融面世之前,商业银行提供的借贷业务是将资金贷给通过严格审核程序的资金需求者,银行凭借掌握信息的充分性优势,以远高于存款利率的贷款利率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在资金借贷方面,银行采取的一直都是粗放式模式,因此出现“抓大放小”的经营模式也就不足为怪。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在资金需求者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但因为还款能力以及贷款成本高等问题,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互联网金融则抓住中小微企业及个人融资难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找到了新的市场需求并得到了飞快发展。

因此,由于传统金融业的垄断特性,银行主要面向高价值客户,无暇顾及大多数中小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而中小客户群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盲区。而互联网金融当前面向的主要是银行难以顾及的小微企业和中小客户群体,因此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目前在资产端涉及的业务是互补关系,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和风险管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可能将面临一部分客户被互联网金融夺走,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在资产端也会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负债端

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特有的经营业务,其市场准入制度是很严格的,并且具备相应的监管体系。但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即使对客户身份没有进行认证,也可以建立支付性存款账户。因此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对存款的强大吸引,对银行的存款业务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随着网络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存款不再是客户获取稳定利息收益的唯一渠道。在利率管制大环境下,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广大客户趋向于追求更高的利息。互联网金融产品特有的高收益、高流动性和便捷操作优势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互联网金融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三)中间业务端

互联网金融企业依托综合性支付平台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给客户提供线上转账、支付以及生活缴费等方便快捷的服务。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特点在中间业务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商业银行相比,提供的代理收付业务操作更加便捷,价格也相对更优惠,更易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服务的手续费相较于商业银行更低廉,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结算过程中积淀了大量资金促进了网络理财的发展,致使银行资金脱媒。互联网企业具备的理财、缴费和代理销售金融产品的功能,使得大量的年轻客户群体在办理自身金融业务时转向互联网金融平台,夺走了银行部分中间业务,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减少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来源,进而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

三、应对策略

(一)重视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和产品设计以及快捷高效的运营流程优势夺走了商业银行的客户,以致银行客户资源严重流失。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强调客户体验的重要性。

业务流程复杂是商业银行在客户体验中的弱势,业务办理流程繁多,所需时間较长,客户满意度较低。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减少业务申请办理的审批环节,节省客户办理时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信用评级,申请贷款办理时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将不再局限于人民银行提供的征信服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更全面的评估客户信用级别。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缩短客户信用评定周期,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二)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般是纯金融型或纯科技型,但互联网金融业务提高了对人才金融和科技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对金融和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银行招聘时,可以提高对金融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优先录用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对于现有工作人员,将平时的培训重点放在加强金融型人才的科技培训和科技型人才的金融培训上,致力于培养熟悉金融业务知识和精通网络技术的全能型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可以减弱外界的冲击影响。

(三)加强电商平台的建设

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管理决策以及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支持,商业银行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以便快速获取客户的有效信息。如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逐渐从完全的线下消费转变为以线上消费为主、线下消费为辅的消费方式,因此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获取很多客户信息,商业银行通过加强自身平台建设来更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

第一,大型商业银行可自建电商平台。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人才配备完善,可以自行建立平台。商业银行在建设电商平台时,因为企业客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独立的运营能力高,因此应该以企业用户为主要对象,以提供企业之间交易信息为目的,建设便利的网络平台。

第二,中小商业银行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由于发展特点与地域性限制,中小型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是较好的选择。第三方平台的客户资源很丰富,商业银行可以获取大量客户信息,网络平台用户将自身银行卡信息绑定在电子账号上,第三方平台和商业银行就可以实现双方客户资源信息的共享。

(四)拓宽营销渠道

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商业银行的传统营销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改善营销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实体渠道方面,广泛的网点分布是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构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便利为主旨的销售渠道。银行可以在社区设立银行网点,根据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居民生活作息来调整社区银行的营业时间,提高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信任和满意。

在虚拟渠道方面,商业银行对社交媒体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将自身核心业务注重在开发新的营销渠道上,将市场营销、产品运用、风险监管集中于网络技术层面统一设计,打造完善的金融体系。

(五)加强风险防范监管建设

由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防范和监管还不成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在商业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的情况下,银行本身的防范机制需要进行完善。

第一,完善线上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的目标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自身的客户资源和电商平台获得的客户信息构建风险模型,对于违约的客户信息,银行应该加以重视并及时披露,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二,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商业银行的传统征信模式不仅过程繁琐、成本较高,而且效率低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完美规避了这些缺陷。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将能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进行整合来建立征信体系,将线下客户线上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客户的基本财务信息,将信息整合并以电子档案的形式规整,利用相关信用信息可以对评定客户信用级别,进而有效控制风险。

四、結语

综上所述,人们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自己的支付、投资以及转账等操作,相比传统金融业可以为顾客带来更多的便捷。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其传统业务,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既不是“你有我无”的“零和博弈”,也不是彼此独立、互不交叉的两条“平行线”,而是“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竞合关系。商业银行应顺应互联网时代,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创新步伐,加强互利合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而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静,王洪卫.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1):17-23.

[2]李淑锦,毛小婷.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金融环境视角[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06):15-22.

[3]郑联盛.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

[4]戴泽兴,关凯强,董春丽.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8(12):65-69.

[5]贾楠. 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风险影响及其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8(04):145-157.

[6]朱辰,华桂宏.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SCCA模型及逐步回归法的实证研究[J]. 金融经济学研究,2018,33(02):50-59.

[7]徐慧.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8.

[8]郭品,沈悦. 互联网金融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南开经济研究,2015(04):80-97.

猜你喜欢

系统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系统性风险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宏观审慎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