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应如何进行

2018-01-15彭小菊

南北桥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彭小菊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用题学得好与坏关系到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也关系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数学实践中,应用题仍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应用题的教法研究,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与教師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喜欢数学,学会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35

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困难原因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后进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对于造成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一是学生解题心理性错误,看到应用题就怕,就跟语文写作文一样困难。无论数学问题的复杂性如何,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常都要经过问题的识别、记忆、理解、激活背景观念、选择调整解题方法等步骤。二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述不能正确理解;这表明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解题,除了依赖原有的知识技能外,还和本身的心理能力和智力能力密不可分。因此分析并确定学生解题思维受阻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教学对策,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这一教学环节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提供,呈现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应用题多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应用题的选材,做一下改编。教材的编写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六(l)班今天要上体育达标训练课,要求分两组进行投掷垒球训练,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20个垒球,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垒球;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垒球多,人少分到的垒球少。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个垒球?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从心理上正确认识,克服困难

针对上述心理性错误表现及原因,教学中要着重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兴奋适度等良好学习习惯。数学教学是思维教学,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特别是暴露思维受阻时,学生解题受阻后,一旦激发,产生顿悟,欣喜之余往往伴随着一种冲动心态,导致自身干扰增强,记忆冲淡,形成暂时遗忘,使自己陶醉于胜利之中,从而忽视了必要的检查,极可能出错。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以克服学生思维性干扰带来的弊端。如何加强思维操作的自我监控,进行思维的合理调节的过程,必将有助于学生弄清一般范围、功能解决、特殊解决的三个解题过程的有效层次,形成正确的心理势态,以探求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三、应用题讲解形式应呈现多样化

在变换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的同时,要改变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教师对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应充分借助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有机地将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做到多样化。让学生在观察表格、欣赏图画的良好氛围中快乐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多角度和全方位发展。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星期的平均气温、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等素材,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求平均数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的重要信息,感悟学习平均数的重要意义。更多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应用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变得活泼、生动,使之易于学生接受,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优化了教育教学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四、反馈点评,归纳总结

在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阐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得出结论,使教师以及学生相互间了解他们真实的思维活动,及时肯定其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同时,因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主体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欠缺等限制,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我们应知道,其中一定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我们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逐步体验成功。我们必须坚信:学生学习数学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必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同时,研究信息、主动探究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为使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更趋向稳定和加强,使主体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刻,因此,在充分发散的基础上,教师应诊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成功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及解题策略,并尽可能及时地让学生表达出来,及时地总结、归纳,使这些数学思想及解题策略及时纳入到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去。

总之,要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培养学生批判性数学思维品质,达到突破思维性受阻原因等,从而顺利正确解题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井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张莉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等待·自主·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