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课是“磨”出来的

2018-01-15胡小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明白课文文章

胡小辉

【摘 要】 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是需要一个反复研读、反复实践再修改的过程的。在反复的磨课过程中,教师对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会掌握得更透彻,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会更准确,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高效的好课。

【关 键 词】 好课;反复研读;反复实践;高效好课

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且在每一节语文课上去践行它。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在自己平凡而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着。通过汇报课《河豚子》的实践,让我明白了:好课是“磨”出来的。

在准备这节课之前,我首先自己裸读了文本,不借用任何参考资料。我认真记下了自己的初读课文的每一点感受。然后在网上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学习了最优秀的教师上课的课例。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教案。当拿着自己准备好的教案上了第一节课下来,我非常的失落。因为整节课没有达到我自己预想的效果。“好的开头成功了一半,其中故事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我学习借鉴了特级教师马骉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让学生接着猜编故事。

运用这一方法,开课时学生的确非常的投入,非常认真。后来采用由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题的形式。先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或最不理解的问题,再小组交流,提出最感兴趣或最不理解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我发现学生兴趣比较高,但是出现的问题是:时间比较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准备不充分,学生讨论也不深入。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整节课显得太空,不落实。這样的课,貌似学生很热闹,但和我们提倡的一课一得有很大的差距。

我否定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我反复告诫自己: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王荣生教授反复强调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就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我反复追问自己这个问题:本节课我到底想教会学生什么呢?我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呢?在不断的追问中,我完全推翻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我决定首先要想明白:本课可教点有哪些?本节课我到底想用教材教会学生什么?在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再来考虑怎么教的问题。

教师的备课,主要应该两个方面:一备教材;二备学生。在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我想学习始终学生是主体,老师不应该代替学生阅读,我必须明白学生在他们那个阶段对本课的认识。我把学生小组讨论后交给我的对文章的最感兴趣和最不理解的问题自己进行了研究。我发现此篇文章学生的问题集中在对文中这位父亲的不理解。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都是关于主要人物父亲的,而对主要人物父亲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这篇文章主旨的把握。回忆平时的教学,学生经常都出现读不懂文章,结果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我最终决定了本节课:我要教会学生怎么读懂微型小说的基本思路。

在这一前提下,我忍痛割爱地去掉了特级教师马彪老师的故事引入,(原本也想好好展示一下教师我的讲故事的特长)“课堂是孩子们的,我们要把课堂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我最终放弃了这样的开课。因为我发现如果开课用讲故事的方法,学生是非常投入,但是后面学生不容易自己沉入文字,我必须培养学生自己用眼看,用心想的独立阅读的习惯,不要一味都用耳朵听。老师讲得再好,讲一千遍,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遍。我采用还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过程,让学生真切地经历从读不懂到读懂的过程,为以后的独立阅读提供宝贵的阅读经验。我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方法提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

二、再读课文,初识主要人物。方法提示:1. 勾画文中关键句子;2. 圈出句中关键词语;3. 想象人物心理活动。

三、细读课文,再识主要人物。方法提示:1. 勾画文中关键句子;2. 圈出句中关键词语;3. 想象人物心理活动。

四、反思课文,与作者对话。出示写作背景,介绍微型小说的特点:1. 篇幅短小;2. 情节讲究:制造悬念,曲径通幽;3. 以小见大,能反映现实,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总结方法。大家以后阅读微型小说我们就可以像今天这样:从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明白文章主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学习。推荐阅读微型小说——《不称心的强盗》。

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二天,我重新走上了另一个班的讲台。这次学生非常投入,教室里出现了扎扎实实默读的情景,“学生认认真真与文本对话,与主要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先从读、思、议、品、评中进入阅读情境,再以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 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当铃声响起那一刻,当学生在自己总结时,告诉我:老师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以后知道怎么去把文章读懂了;老师我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知道了通过概括主要内容,读懂主要人物形象,明白文章主旨这几个方面去学习微型小说时,我笑了。我让我的学生有了收获,实实在在的收获。我觉得我没有浪费学生这宝贵的四十分钟。

作为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年教师,我终于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承载的教师的责任和精神。上一堂好课容易,难的是每节课都有要致力于上好课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郑立平,贺华义. 优秀教师成长之道[M]. 西安: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2.

[2] 陈静.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浅谈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2016.

[3] 蒋勇. 浅谈如何让学生拥有真正的阅读过程[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明白课文文章
想不明白
跳跳兔明白了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Understand?(明白了吗?)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