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汾盆地2016年地下水动态

2018-01-15李伟芳

山西水利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临汾临汾市水源地

李伟芳

(临汾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 山西临汾 041000)

1 临汾盆地监测井井网布设及调整

临汾盆地地下水监测井自1996年调整后,2016年临汾盆地共有89眼地下水长期动态基本监测井,其中潜水井37眼,混合水井11眼,承压水41眼。统测井(一年观测三次)163眼,多为潜水井,其中承压水井1眼,混合水井3眼。尧都区城区重点水源地监测井密度较大一些,总控制面积为2 789 km2。

按《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的要求,长期动态基本监测井中5日监测井48眼,10日监测井15眼,逐日监测井26眼,其中实时自动监测井24眼。

监测工具使用测绳、导线、钢卷尺,测具满足规定的允许误差,每半年检查一次。按照《水准测量标准》(SL58-1993)的要求,分析区监测井固定点高程采用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点的测量标准接测。

2 地下水监测井类型

临汾盆地动态监测井大多数是潜水井,现井深在9~60 m。监测井类型为专用井(均为城市生活水井和企事业自备井)、生产井、民水井(个别为灌溉用井),监测井的规格不统一,监测井的成井工艺也不一致,本文侧重对临汾盆地浅层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

3 降水量和开发利用状况

临汾盆地本年度降水量从时空分布上看,汛期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中月降水量最大的是洪洞县7月份,为283.5 mm;月降水量最小的是襄汾县8月份为8.6 mm。

临汾盆地2016年汛期平均降水量为273.6 mm,占多年汛期平均降水量327.8 mm的83.5%,与2015年的163.9 mm相比增加了109.7 mm,占上年汛期降水量的166.9%。从全年看,临汾盆地2016年平均降水量为446.2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489.1 mm的91.2%,比2015年的387.3 mm增加了58.9 mm,占上年降水量的115.2%,属于平水年。

从盆地各行政分区中划分,洪洞县年降水量占历年均值百分比略大些为110.8%,降水量为542.9 mm;占历年均值百分比最低的是襄汾县为63.5%,降水量为305.2mm;其余大小依次为翼城县、曲沃县、尧都区、侯马市,降水量各为528.0 mm、464.3 mm、450.4 mm、432.6 mm。2016年临汾盆地各县(市)降水量见图1。

图1 2016年临汾盆地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临汾市水利局年报统计,2016年度临汾盆地地下水开采量较上年略有减少,总开采量为20786万m3,与上年的22 247万m3相比减少1 461万m3。其中农业用水14 521万m3,与上年的15 444万m3相比减少了923万m3;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3 394万m3,与上年4 190万m3相比也减少了796万m3;人畜用水占2 871万m3,比去年的2 613万m3增加了258万m3。

4 年度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

影响临汾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开采量与降水量。2016年虽然开采量较上年略有减少,其中减少的为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水源地集中开采)和农业用水(农业灌溉),增加的为城市发展中的人畜用水。年降水量为446.2 mm,为平水年,由于本年度内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少些,至使年内水位仍呈下降趋势。

根据临汾市2016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以1∶25万地形图为底图,编制了2016年临汾盆地地下水(2015-2016年)年末差分区图,计算总面积为2 789 km2,选用所有监测井及混合水监测井共77眼,其中长期监测井为39眼,统测井38眼,平均单井控制面积36.22 km2。将年末地下水位埋深与上年末地下水位埋深进行比较,按照年水位变化情况划分为上升区(水位上升0.5 m以上)和相对稳定区(水位升降值在0.5 m以内,含0.5 m)及下降区(水位下降0.5 m以上),各县(市)地下水变化幅度均采用面积加权法进行计算,可得出:2016年年末地下水位与2015年末比较,平均升降值为-0.05 m,其中上升区面积305.4 km2,平均上升值为0.83 m,占计算总面积的11.0%,主要分布在洪洞县许村、北社和师村一带,侯马市主要分布在隘口村内,曲沃县主要分布在西南街内。

下降区面积为616.3 km2,平均下降值为0.78 m,占计算总面积的22.1%,主要分布在洪洞县左壁、杜戊、曲村和上张村一带,尧都区主要分布在城隍、东张内,襄汾县分布在陶寺、浪泉和下鲁村内,翼城县分布在北卫、中卫和里砦村等。

稳定区面积为1 867.3 km2,平均升降值为0.05 m,占计算总面积的66.9%。与2015年相比,上升区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52.4km2,下降区面积增加了202.3km2,稳定区面积减少了354.7 km2。2016年临汾盆地地下水动态分区饼图见图2。

图2 2016年临汾盆地地下水动态分区饼图

2016年临汾市动态监测井地下水位单井年变幅(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大的监测井是尧都区青城,处于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为3.92 m,年变幅最小的是襄汾县鄢里,为0.12 m。

5 临汾市尧都区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

多年来,地下水是临汾市城区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的一项重要水源,由于超量开采,城区形成一降落漏斗,漏斗中心为二一三地质队、市蒲剧院、坂下一带。

为了适应临汾市城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5年开始,当地政府采取措施,龙祠泉往城市引水,开始为 0.2 m3/s,现基本上为 0.6~0.8 m3/s,2016 年引水量达1 700万m3。从2003年10月又开始从土门坟上井片引水,2016年引水量为910万m3。目前,城北水源地基本上留两眼井作为补充开采。这些重要举措,减少了城区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量,近几年城区漏斗中心水位基本上呈稳定趋势。

2016年城区漏斗水位闭合等值线为380.0 m,面积为94.0 km2,漏斗中心水位(二一三地质队)为367.59 m,基本平稳,边界中心水位差为12.41 m。

6 重点水源地下水水位年度变化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2016年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重点水源地与去年年末同期相比仍呈下降趋势,明显低于水源地附近水位变化幅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2016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地下水持续开采,水源地需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的补给相对滞后所引起的。

同时翼城县范村重点水源地的宏钢3号与去年年末同期比上升了3.98 m,z34号井与去年年末同期比也上升0.32 m,略呈上升趋势,和翼城县降雨量偏大和开采量变少有很大关系。2016年临汾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16年临汾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表 单位:m

7 结语

临汾盆地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变化属于降雨型动态,水位升降随降雨量多少而改变,由于监测点数量较少,无法对区域水位降落漏斗的控制范围进行准确测算,因此要合理规划地下水监测站网,管理和维护好现有监测井,以保证监测井的长久监测。

要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充分认识到地下水动态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畜用水逐年增加,因此,对地下水的要求会更高,既要采取相关措施减轻水源地的开采压力,也要保持城区漏斗中心水位稳定趋势。

猜你喜欢

临汾临汾市水源地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清廉地图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临汾市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的住房改造问题研究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临汾市城市形象塑造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