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半丁和他的弟子

2018-01-14陈春晓

中华书画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草虫齐白石弟子

□ 陈春晓

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画坛,陈半丁无疑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出生、学习在南方,发展、成名却在北方的画家,陈半丁的艺术生涯恰能说明一个问题: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坛,无论在画风还是艺术理念上,南北方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甚至已有融合之势。陈半丁曾先后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加之其在当时北京画坛的影响,按说应该桃李满天下,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其弟子却不多①。北京画院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陈半丁》后附年表中记录的陈半丁弟子有7个,分别为:梅兰芳、齐子如、张爱玲、李永珍、尤无曲、潘君诺、陆承平。朱京生所著《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中还提及王雪涛、张重梅二人,其中王雪涛为陈半丁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的学生,后经常向陈半丁请教,并多以“半丁夫子”“受业王雪涛”②称之。在陈半丁的这些弟子中,以梅兰芳、张爱玲名气最大,但他们却并不以画名。从事专业绘画创作的有齐子如、尤无曲和潘君诺,都有作品传世,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多不享大名”,以致画坛学人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太多。其实就绘画风格和技法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专长,并且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今借陈半丁专辑之名,择其中三位介绍如下,借以窥见陈半丁传道授业之一斑。

一、草虫圣手:齐子如

齐子如(1902-1955),名良琨,字子如,是齐白石的第三个儿子,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梅工祠。1920年随齐白石入京求学,应父亲命拜陈半丁为师。1937年任教于湖南衡山南岳艺术专科学校。后弃笔从戎,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春,供职于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直至病逝。

齐子如是齐白石子辈中最具绘画天赋的,深得齐白石宠爱。齐白石曾多次在其画作中题款,写有“须知白石有儿”“画虫之工过于余”之类的赞语,在得知儿子身体不太好的时候,连连为儿子作画,写下“愿如儿健步加餐长寿年”(齐白石《寿桃灵芝》),“赐如儿寿比爷长”(齐白石《水墨青蛙》)等语,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牵挂与祝福。正是基于这份喜爱,齐白石在齐子如来京求学的当年就将其送到自己的至交陈半丁门下。对于这个弟子,陈半丁也由衷喜爱,“如同自己的子女,从不保留,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给予指点,有时拿画做点评,也经常带他参加一些活动,经常交往并有书信往来”③。对于师生相处的具体情况,随着当事人的相继离世,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是通过师徒二人留下的一幅幅珍贵画作,特别是看到这些作品以及画上的题款,可以深深体会到二人浓厚的师徒情谊,以及半丁老人对这位弟子的疼爱与怜惜。

现可见的一套陈半丁、齐子如合作花鸟册页,一共15幅,纵31厘米,横30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册系齐子如于1950年所作。1957年齐白石去世后,陈半丁参加吊唁归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于半夜取出这套齐子如所作的草虫册页,审视许久,一一为之补图,并在每一幅作品上题字,寄托自己的哀思与怀念。笔下诸如“半丁、子如生死合作”、“齐良琨画虫颇有父风,惜不永年,深为感痛”、“湘潭齐良琨……余之得意弟子,不幸早故”,可见其情至深。

在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这套册页中,齐子如画虫,一共涉及蝈蝈、螳螂、蜻蜓、蛐蛐、蝴蝶、秋蝉、蜘蛛、蝗虫、蟋蟀等10余种动物,而在每一种动物上,陈半丁分别以不同的花卉加以补充,或“雁来红衬螳螂、或白梅托蜘蛛、或藤花绕彩蝶、或荷花诱蜻蜓、或黄菊戏蟋蟀、或兰花惹蜂蝶……花不遮虫,草不掩禽”,俨然一个整体,不看落款,估计很多人都以为出自一人。合作画,讲究的是配合,这种配合不仅限于内容,更重要的在于笔墨,特别是画面传达出的气息或格调要保持一致。陈半丁在补图时,却能将花卉与草虫浑化为一体,特别是攀爬于葫芦枝蔓上的蝈蝈、顺着雁来红枝叶往上爬的螳螂、栖于柳枝上的秋蝉、忙于采蜜的双蜂等,虫与花之间的衔接处理得妥帖有趣。枝从左边出还是右边出,叶在虫下还是虫上,哪种颜色或季节的花卉与虫相配,都处理得非常巧妙,昆虫与花叶相得益彰。以册页中《蜂戏兰花》为例,右边向左下出的兰叶的轮廓线为了保持线条的流畅可一笔写出,但为了保持画面的协调性,表现蜜蜂栖于兰叶上这一神态,既得让兰叶的线条避开蜜蜂的腿,又得保持兰叶线条的流畅性,此时陈半丁已经80多岁,视力肯定有所下降,而此图中齐子如笔下的蜜蜂腿的线条非常纤细,很容易就被兰叶的线条掩盖,但是在这里不仅都被陈半丁一一避开,而且丝毫不影响兰叶线条的流畅性,可见其用心之细与笔下功夫的纯熟。

陈半丁、齐子如 白梅迎春 31×30cm 纸本设色 20世纪50年代

陈半丁、齐子如 柳枝秋蝉 31×30cm 纸本设色 20世纪50年代

齐子如善画草虫,颇有父风,齐白石在齐子如作品上的题款“予作画自以为好矣,必依样画数幅。儿辈子如亦学于予,予见此虫笼第三幅也”(齐子如《兰花虫笼》),“子如画虫学于予,其时予年才过四十。画虫之工过于乃翁,乃翁今年已七十又三矣。”(齐子如《莲蓬蜻蜓》)齐子如自己在画上也曾题款:“画工细虫而又用粗笔补景,惟白石老人有此法。”(齐子如《秋叶蝗虫》),都可看出齐子如画风受父亲之影响。除此之外,齐子如又得陈半丁亲传,故其笔下的草虫在生动、洒落之外,又多了些温婉之气。可惜他去世太早,作品在社会上不多见,故今天很多人对其作品并不熟悉。

二、水墨交融:尤无曲

尤无曲(1910-2006),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尤金镛曾供职于南通女子师范、翰墨林书局,与陈师曾等书画名家多有交往。受家庭氛围影响,尤无曲自幼便喜欢画画,6岁时从舅父顾桓托习画。20岁(1929)时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因画艺精湛直接跳到二年级,跟随黄宾虹、郑午昌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不少书画名家,特别是至交潘君诺。后经长兄尤其伟介绍,认识实业家、收藏家严惠宇,得以观其家藏,临摹大量古代作品,技艺大进。严惠宇与陈半丁为结拜兄弟,感情极深。感于尤无曲对艺术的执着,严惠宇将尤无曲推荐给陈半丁,并拜陈半丁为师。后又安排尤无曲跟随陈半丁去北京学画,开启了尤无曲人生中的另一段征途。

1940年,尤无曲来到北京后,婉拒了老师陈半丁邀其住在家里的心意,借住在金城银行公寓。除每周一次向老师请教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此潜心作画。在跟随陈半丁学习的这段时间内,尤无曲不仅能听老师讲画史、画理、画法,看老师作画、点评画作,还得以观摩老师家藏品,并允许带回公寓日日临摹。除此之外,还经常随陈半丁参加活动,结识京坛名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尤无曲,展示尤无曲的学习成果,陈半丁于1941年在北平稷园水榭(今中山公园)为尤无曲举办个人展览,并邀请亲朋好友、社会名流和新闻媒体参加。这次展览,从作品的选定到装裱、从场地的选择到落实、从请柬的印制到分发,陈半丁都亲自过问,有的甚至直接操办,并且承担了全部费用。陈半丁还在尤无曲参展作品上撰写题跋为其增色,并特意为学生刻了数枚印章,足见老师对爱徒的舐犊之情。在这次展览会上,齐白石以140元的价格购买了其中的一幅《纤夫图》,并对尤无曲说“你有个好老师啊,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言语中透露出对后辈的关爱与肯定。

1942年,尤无曲南回上海,书信成了师生之间联络感情、交流画艺的重要途径。弟子每有疑惑都会向老师写信求教,老师也会一一解答。1943年11月,尤无曲收到陈半丁自北京寄来的齐白石为其订立的润例:“南通尤君无曲,吾友半丁陈先生弟子也。工画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又擅金石,取汉印为归依。近以求索者众,不暇应接,深恐顾此失彼,有辜雅意,爰为代订润例如左:条幅三尺:贰佰元;整张视条幅加倍;四尺:贰佰捌拾元扇面册页:壹佰贰拾元;五尺:四佰元。手卷:视扇册加二成;六尺:五佰元。刻印:每字伍拾元。癸未中秋齐白石。”虽然师徒二人分隔两地,但陈半丁时刻关心弟子的发展,尽自己所能关照弟子。陈半丁初到北京,画艺不被接受时,是老师吴昌硕亲自到北京为其“把场”,积极推介,联系书画商店,并亲自为徒弟撰写润格,帮其在北京站稳脚跟。在对待自己弟子时,陈半丁又效仿自己的老师,高尚的师德代代相传。

尤无曲生于南通,学于上海,看到的多为南方秀丽山水,身边接触的、熟识的也多为南方画家,故其早期笔下的景物也多氤氲气息。跟随陈半丁学艺的这三年中,尤无曲专攻山水,兼习花鸟和篆刻,同时接触了很多北方画家和北方风景,心胸开阔、境界提升,其笔下的线条也多了些洒落与劲健。从保存下来的创作于1941年的四幅山水作品来看,此时期尤无曲的绘画面貌多偏重于仿古,与其师画风接近,追求超逸高雅的气息。在这四幅作品中,陈半丁分别题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诗)、“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然问野梅。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来”(唐李约诗)、“摩诘诗兼画,斯图若比肩。江深烟浪接,山出晓云连”(元吴镇诗)、“平林莽莽郁寒烟,旅客魂惊古戍边。况是西风黄叶里,蛮鸦揉碎夕阳天”(陈半丁自作诗),诗意与画境呼应,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回到上海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尤无曲临摹了很多严惠宇家的藏品,但在内心深处他仍然记得老师的嘱托:“学他的画不能像他的画”,“要创自己的风貌”,他一边积累,一边在等待蜕变。这可从他对临画的体会上看出,他说:“临画要先‘死’而后‘活’,‘死’是硬功夫,‘活’是要融化脱变”,“临画亦如琴师操琴,指法烂熟于心,西皮、二簧便从指间自然而然流出来。画临多了,各家笔法也就尽在毫端”,“临画尽自己的努力即可,不要刻意求老到”。临摹思考之外,他开始不断出去写生,寻找蜕变的契机,并终于在70岁三上黄山之时,找到与自己内心契合的表达途径,创作出自己“笔墨水融”的山水画。与他同时代的画家相比,尤无曲大器晚成,他是按着老师的教导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往前走着,最终水到渠成。

三、花卉名手:潘君诺

潘君诺(1907-1981),江苏丹徒(今镇江)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商人家庭,后由于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潘君诺自幼喜欢画画,“在江苏扬州读书时,常去裱画店观摩名家字画真迹”④。1926年⑤,潘君诺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跟随一位俄罗斯画家学习西画,一年后转入中国画系,师从郑午昌、黄宾虹、潘天寿、许徵白诸先生。1929年,与考入同校的尤无曲相识,并结为莫逆之交,成为一生挚友。机缘巧合下与草虫结缘,开始研习草虫各种神态,并日趋着迷。1939年结识严惠宇,后在其帮助下在严惠宇的云起楼工作,期间得以临摹大量名画。1941年,拜赵叔孺为师,专事研习花卉、翎毛、草虫。1946年经严惠宇推荐拜陈半丁为师,并于第二年5月北上,跟随陈半丁习画。1948年1月,南归上海。

尤无曲 庐山观瀑 92×41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尤无曲 池塘春暖 92×41.5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尤无曲 人迹板桥霜 92×40.5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尤无曲 平林莽莽郁寒烟 83.5×42cm 纸本设色 1941年

相较于齐子如、尤无曲,潘君诺跟随陈半丁学画的时间相对较短,不足一年,关于两人之后的交往现也无更多资料可见。但是细究两人的学画经历及绘画风格,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陈半丁晚年虽以花卉名世,传世山水作品也颇多,但是在其早年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人物画也是颇具特色的。无论是其早期为吴昌硕绘制完成的《吴昌硕先考妣影图》,还是在北京时应肃亲王善耆之邀为吴柳堂侍御画像,都是以人物画受到赏识,“缶翁十分满意,每逢除夕及祭日,总展于中堂供奉”⑥,“得肃亲王赏识,代为上宾,并有意让他任职官”⑦,甚至在之后的一段之间内相继有人物画作品问世。而作为其徒弟的潘君诺虽然也是以花卉、草虫闻名于海上画坛,但其造像也是一绝,在其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人吴眉孙曾在《贺新郎》中写道:“乡人潘君然,字君诺,工写真,兼擅花卉草虫。一日,在秦婴盦坐上为予写科头小像,顷刻便成,形韵两得。数月间,遍画群贤,一一妙肖。曹巨川为镌‘每逢佳士必写真’小印相贻。” 潘君诺曾以其不凡的写像功力,得到黄宾虹的赞赏,认为“为余写小像,雅健似明贤,无作家习气”,并作山水画相送。陈半丁与潘君诺所作人物画有一个共同特点:陈半丁所作人物画多为古人且是其敬佩之人,而潘君诺所作肖像多为友朋或名人雅士;虽然两人皆善肖像,但精力所在却是花鸟。两人师徒关系的结缘,与严惠宇或尤无曲的推荐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应该是志趣上的相似。目前可见的一幅潘君诺花卉作品《轻霜》(1947年5月)上有陈半丁题款“轻霜临菊月,细雨似梅天。君诺画竟,半丁老人题”,与陈半丁所作同一题材的菊花、兰石作品相比,可看出二人之间的师承关系。

与同为陈半丁弟子的齐子如的草虫相比,齐子如的草虫更加工整、严谨,潘君诺的草虫则多为写意,且色墨相融,有时仅草草几笔,虫的形态和神态即已写出,难怪性格高傲的刘海粟曾让夫人夏伊桥跟随潘君诺学习草虫⑧。

潘君诺的晚年比较凄惨,然而他却始终恪守着文人的节操、保持着纯真之心,在他的“虫天小筑”中,以笔下的草虫花卉抒写着心中的淡泊与安然。

结语

陈半丁的一生结识了很多艺术上的有识之士,为其艺术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上海得到吴昌硕、任伯年、蒲华等人教诲,特别是得到吴昌硕的厚爱,后又得到金城赏识,邀其入京。在京生活困苦时,他得肃亲王善耆赏识,待为上宾,陈半丁一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身边的友朋以礼相待、以诚相待。1922年肃亲王遁迹旅顺时,前往视疾;在其死后,又将两次举办画展所得资金全部用作运肃亲王灵柩返京之需,情深义重。陈半丁感于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将爱心施与弟子,对弟子不遗余力,竭尽所能。

陈半丁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善于教导,他要求学生学画先从书法入手,固其基础。虽然由于政治环境等因素其弟子的名声并未彰显,但所作皆有自我风貌,文人气息浓厚。随着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人们对20世纪画坛学人的重新审视和挖掘,特别是相关资料的陆续面世,这些半丁弟子终将受到画坛瞩目。■

潘君诺 轻霜 纸本设色 约1947年

注释:

①陈半丁一生所收弟子具体数目不得而知,可能实际数目远比此处提到的多。本文所据:一是北京画院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陈半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一是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详见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第23页。

③陈燕妍《纪念陈半丁先生诞辰130周年——怀念父亲陈半丁》,《收藏界》2006年第10期,第43页。

④姚善一、何柏青《潘君诺艺术年表》,姚善一、姚之盈《潘君诺绘画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4页。

⑤关于潘君诺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7年,详见姚善一、何柏青《潘君诺艺术年表》,第5页;一是1926年,详见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五卷《恰同学年少》(下),中西书局、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第125页。

⑥北京画院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陈半丁》(下),第280页。

⑦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第5页。

⑧谢春彦《画虫圣手潘君诺先生》,详见姚善一、何柏青《潘君诺艺术年表》,第1页。

猜你喜欢

草虫齐白石弟子
李霞珍作品
——草虫系列
草虫小品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齐白石买假画
弟子规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弟子规
午夜的土地(外二首)
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