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视域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探析

2018-01-14刘雅媚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强国民族传统

刘雅媚,郭 强

(1.天津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天津 300381;2.河北工业大学 体育部,天津 300401)

文化强国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形象,塑造国民道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措施。提高文化软实力 “主要包括核心价值理念的重构、文化价值符号的强化以及文化仪程的完善”[1]等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条文化根脉,内蕴着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其传承发展与文化强国所包含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时文化强国亦为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确立了目标和行动驱力。文化传承天然地与教育发生着紧密联系,以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职责,对于其衍传发展,丰富文化强国的内涵,乃至推动中华民族复兴意义深远。

一、文化强国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意义

文化强国语境里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与文化强国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文化强国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起着定向和指引作用,由此对其价值认识得以上升到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内容和手段,通过系统、科学、规范、适时的学校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潜移默化的渗透于国家建设的相关环节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呈现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之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价值。

(一)夯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洞开,为摆脱落后,中国开始主动接纳西方文化,体育文化亦不例外。从发展过程来看,“学校体育的恢复从一开始就是引进的西方体育内容,……即使是在‘保存国粹’的呼声下,也只有武术开始进入学校体育教育领域”[2]。某种程度反映出本民族体育文化自身的迷失。此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的学校体育教育, 在近70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历程中,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鲜有深层次的触动,现行官方体育教育体系从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都是参照西方体育教育的模式而构建,学校教育中的本土体育与西方体育教育内容失衡严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多达977项,可是民众知之不多,行之更少,这与借助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乏力不无关系,从深层上是民族体育文化自觉意识问题,而建设文化强国所要求的文化自觉离不开文化自知,民族传统体育只有经历现代学校教育的洗礼,通过“强内固本”培育民族体育文化实力,提高国民的民族体育的文化自知,以此夯实其由大转强的社会基础,才可能获得与西方体育文化平等交流的机会,通过与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融合以化生出更加先进的体育文化,从而不断去丰富文化强国的实践内容。

(二)提高民族体育文化自觉的群体意识

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向在于促进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而这需要建立在国民的文化自觉,尤其是青少年文化自觉基础之上,借助学校教育传承渠道培养本土内源性生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体育文化的辨析和批判睿智,有助吸收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文化精华,在国家层面超越西方体育主导的单一化倾向而形成双向交流机制,降低中西体育文化落差,建立起具有民族代表性和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教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大规模的走向社会传承,唤起国民对民族体育文化自觉的集体意识,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并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整合”中,体现其本然价值,始终与文化强国目标保持契合。

(三)汇聚国民的精神力和凝聚力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习近平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教育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手段,而民族传统体育内蕴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担负着提高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教育载体功能,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契合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可遗憾的是在体育领域里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激发,更多借助了西方竞技体育,此做法最初满足了“因经济停滞、文化落后而急需振兴、崛起的社会重塑民族精神的需要”[4]。然而长远来看,借西方体育的“体”还中华民族精神的“魂”只能是阶段性和较低层次的,在当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下,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本位,消除其培育民族精神的短板现象,提高国民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修养,增加文化归属和情感寄托,才能在国家层面上树立民族传统体育凝聚民族精神的根基,进而在固守本源的基础上,积极吸纳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先进成分,将中西体育文化的先进成分内化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之中,如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引导与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方能统一起来,发挥汇集国民精神力和凝聚力的功能。

(四)提升民族体育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建设是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作为主要内容,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日益为世界各国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如果经过学校教育的优化选择,利用民族心理的近缘性,创设良好的价值目标和伦理秩序,必会将民族主体精神内化于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和伦理观,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生源,使之充实于文化强国的整个建构中,给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构架稳固的动力支撑,而做强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自己的体育价值观,通过扩大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应对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的能力。

二、文化强国中的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

文化强国战略是应对新世纪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合理的战略抉择,以文化强国的社会语境为参照,并与未来社会发展相联系,考察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意义,以此确立其价值定位,将起到调和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重视、积极实践的目的。

(一)彰显民族体育特色,为健康中国奠基

国民体育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保证,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则是国民体质健康的基石,学校体育教育起着培养体育人才、扩大体育人口,培养未来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和夯实全民体育等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国民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崇尚适度、和谐、整体运动的养生观达到了对优化人体生命质量的高层次认识,其所蕴含的内外统一、身心和谐、动静相宜等诸多辩证观念,对人的健身活动有独特的指导作用。而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休闲型、趣味性,场地、器材较易获得,适于普及开展。以文化强国为指引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上升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谋划其发展,可以发掘优秀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加快体育教育改革步伐,充实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内容,改变西方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单一化的倾向,实现学校体育文化教育内容的多元性,从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为健康中国奠基的作用。

(二)唤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体记忆

从近代西学东渐直至当今文化全球化,逐渐形成了西方体育文化的话语系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日渐式微,近代就“出现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逐步退出主导地位而流行于民间,西方近现代体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主流现象”[5],它使中国固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削弱,蕴含其间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不断消解,至今这种趋向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建设文化强国对体育文化全面兴旺繁荣提出新要求,然而在发展体育事业中我们一度注重把外来西方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而反观民族传统体育却缺乏应有的关怀,乃至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集体失忆,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量的中国体育文化也因之显得底气不足,无法在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对接碰撞中实现融合、创新,无法将国家体育发展充分建立在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强基础之上,制约了中国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当今文化软实力日益受到重视,民族体育文化软实力对建设文化强国的作用势必凸显出来。学校教育传承优秀文化除了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本身负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职责,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在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传播中都具独特功能,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传承轨道,使青少年一代从小有机会接受民族体育文化教育,通过“蒙以养正”唤醒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体记忆,才能立足自身,提高文化主体意识。

(三)培养民族体育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要求将人的价值观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所以,文化自觉即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6]民族文化的兴盛有赖于国民文化自觉的整体提高,文化自觉可以使人们在面临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价值选择与构建中能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强国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和正确估价,其起到了培养国民体育文化自觉的作用,这使国家体育文化边界得以确立,中西体育文化在“和而不同”的互动交融中确立各自的文化身份,认清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完成民族传统体育血脉传承的同时,对培养了青少年的体育文化自觉有特殊的价值,在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使之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成自己的知识、价值和道德体系的一部分,也就自然培养了民族体育的文化自觉,实现了文化自强,摆脱了立足西方体育文化系统内看待体育文化的文化偏见。

(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模式论的代表本尼迪克特认为,在每一种文化内部都具有多样性的同时,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旋律,一般来讲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7]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文化强国的根基,民族精神需要渗透于文化强国的各个环节来发挥作用的。比如文化强国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升的要求,其中包含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科技等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都需要民族精神作为支撑,而民族传统体育就包含丰富的民族精神,诸如谦虚礼让、包容诚信、自强不息、刻苦耐劳等民族精神,若能广泛的引入学校教育传承轨道,以青少年为传承重点,借助学校教育塑造青少年的民族品格和民族心理,培育民族精神,以此沟通和调适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

三、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实现途径

(一)以文化强国为指引,确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理念

以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指引,更新思想,树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理念,将民族体育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逐渐克服、纠正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体育不足的缺陷,加大民族体育在校园的普及,使学校教育履行保护、传承、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构筑坚实的民族体育文化基础。

(二)加强对专业师资的教育培训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作为创造、拥有或继承此类文化形态的人,较之其所创造或拥有的文化形态本身更为重要。”[8]可见师资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不足的现状,官方学校教育和民间各项传统体育组织应该发挥各自优加强互动交流,致力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专业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率先担负挖掘、整理和开发地方特色传统体育资源的职责,开发全国或地方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开展职后教育,使之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能力。其次,各地域民间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和组织可以突出专长,培养民间传承人,广泛的组织各项活动,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民间普及程度。最后,增强官方和民间互动和交流,使学校教育拥有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民间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长性结合起来,协作培养适应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常态化

文化强国建设给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校园提供了契机,利用学校较强的师资,较多的场地、器材设施,完善的教学体系,将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程,引入学生社团活动,不同学校间举办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交流会,多渠道,让学生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提高其保护与传承的持续性。

(四)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时代回应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要面向世界,走出国门主动寻求对外交流机会,在世界各国、各地和各种场合展示文化魅力,争取中国体育的国际体育话语权,扩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影响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战略可通过中外学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双方访学、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对外人才输出、体育文化节(会)等渠道向外充分展示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另外,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加强培养国际教育人才,适应对外传播所需的高层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者,加快“走出去”进程。

四、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凝聚着民族智慧,传递着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活”的见证,是需要加倍珍惜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指引了方向,在新的时代呼唤下,发掘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做出恰当的价值定位,提高纳入主流教育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辐射力、推动力和示范力,从而延续和发展作为民族古老体育文化的记忆,为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

猜你喜欢

强国民族传统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我们的民族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学习强国”礼赞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