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4李艳萍

关键词:病程饮食冠心病

李艳萍

(辽源市龙山区南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死亡率高[1]。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以往升高,需积极治疗,而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辽源市龙山区南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53岁~72岁,平均年龄(62.8±5.2)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9.2±1.6)年;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52岁~73岁,平均年龄(63.0±4.9)岁,病程4.5~16年,平均病程(9.4±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建立健康档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及复查,定期做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复发情况等。

1.2.2 观察组

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健康教育

每周开展一次冠心病健康教育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加,详细介绍有关冠心病的医学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及加重因素、治疗药物及方法、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的了解充分、全面,同时能够提高重视程度,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同时免费为其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在单位内设立宣传海报。指导患者做到劳逸结合,既适当运动、又保证休息充分,以免过度劳累或休息不足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等。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多饮水,定期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等。指导患者每种药物的服用方法、作用等,并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

1.2.2.2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易于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担忧等[2],应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安慰、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可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观看娱乐节目等,注意移情易性、转移注意力等,有利于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稳定。

1.2.2.3饮食指导

饮食护理方面应做好三点,即摄入有益的饮食、避免有害的饮食及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多摄入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等,以及优质高蛋白、维生素等,保持营养的均衡丰富;减少盐、碳水化合物、脂肪类的食物摄入,忌烟忌酒,少食或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等;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不过饱、不过饥、睡前不进食。

1.3 疗效判定标准[3]

①显效:症状、体征均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访2个月无复发。②好转: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③无效: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未见明显改善,或有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52例中,显效3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52例中,显效21例,好转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可见,针对冠心病患者,积极给予社区护理措施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程饮食冠心病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春节饮食有“三要”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