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2018-01-14

关键词:淋巴瘤白血病疗程

马 宽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发病率日益上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受到全社会关注的疾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诱发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让患者更加痛苦,部分患者甚至因为无法耐受化疗而中断治疗,导致病情反复。骨髓抑制是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其中血小板减少症是主要表现[1],如果干预不及时,患者同样会面临生命威胁。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症,提高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中之重。为此,我院在患者化疗治疗中应用咖啡酸片,现对治疗效果做出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将其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39例,其中,观察1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5.64±1.87)岁,肿瘤类型:14例白血病、25例淋巴瘤;观察2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7.17±2.63)岁,肿瘤类型:11例白血病、28例淋巴瘤。两组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剂量、方案相同的化疗治疗,2个疗程。

观察1组:口服咖啡酸片(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0537),剂量:0.3 g/次,3次/d,连续用药3d后开始第1个化疗疗程,期间同样应用咖啡酸片。第2个疗程开始后,不服用咖啡酸片。观察2组的用药时间和观察1组相反,从第2个化疗疗程开始应用咖啡酸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1周、化疗后2周、化疗后3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观察组化疗前、化疗后1周、化疗后2周、化疗后3周血小板分别为(180.54±34.29)×109/L、(117.13±20.69)×109/L、(98.13±22.57)×109/L、(179.34±41.25)×109/L,对照组分别为(1 8 4.2 6±3 1.7 8)×1 09/L、(108.46±22.58)×109/L、(62.86±31.79)×109/L、(90.46±28.74)×109/L,化疗前、化疗后1周组间比较无差异,化疗后2周、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白血病主要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为主要表现[2],患者骨髓内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在发病期间会大量繁殖,最终对正常的造血功能产生抑制,浸润淋巴结以及肝脏等各个器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感染和贫血。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以及淋巴组织,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如果增殖分化成某一种免疫细胞恶变,则会导致淋巴瘤,这是一种免疫系统恶性肿瘤。无论是白血病还是淋巴瘤,都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化疗则是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咖啡酸是咖啡酸片的主要成分,咖啡酸普遍存在于植物种,是一种酚酸类的化合物,也是天然的、安全的自由基淬灭剂。咖啡酸片能够刺激巨核细胞的成熟,使之数量大量增加,从而对抗化疗药物对血小板造成的破坏,具有抗氧化、提高血小板计数、抗细胞凋亡的功效。资料表明[3]:咖啡酸片不仅可以提高血小板水平,而且能够预防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中,观察1组化疗后2周、3周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咖啡酸片在化疗过程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淋巴瘤白血病疗程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