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口九道脉”的溯源初探

2018-01-14于志亮杨孝芳

关键词:冲脉少阴脉象

于志亮,杨 硕*,杨孝芳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气口九道脉”作为特殊的脉诊方法其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其中“气口”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同名“寸口”,在《灵枢》的《禁服》、《始终》、《四时气》中均有提及,《内经》书中虽然有多种脉法学说并存,但是已经明显开始独重寸口脉法,且论述详备[1],而独取寸口的普遍应用可能主要归功于西晋.王叔和的《脉经》一书,对寸口脉诊理论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而《脉经》中的奇经八脉法和十二经独取寸口法基本相同[2],《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论述了奇经八脉病证和八脉脉象主病,如“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绝孕,遗失溺,肋支满烦也”。而《脉经.手检图》比较详细的论述了脉诊部位及主病但因内容难懂,又缺乏附图解释,使得奇经八脉诊缺乏临床实用性,后世历代名医、名著也对奇经八脉论述颇多,但是难于应用,唯有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的论述中可谓真知灼见,《奇经八脉》中记载“正经尤夫沟渠,奇经尤夫胡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也是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并且李时珍重视奇经脉诊,在王叔和《脉经》的基础上创立了气口九道图,“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脉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3]。

气口九道脉作为一种特殊的脉诊法,与十二经独取寸口法基本相同,奇经八脉之气亦可变见于寸口[4],只不过不同于后世的脏腑十二经的分属于左右手寸、关、尺,气口九道脉左右手是相同的,具体方法是把“寸、关、尺”部用“前、中、后”部取代,如《脉经》云“……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前如外者,……足太阳也……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少阳也……前如内者,足厥阴也……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从少阳之厥阴者,阴维也;从少阴之太阳者,阳维也。……前部横于寸口九丸者,任脉也。……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冲脉也……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也就是说,奇经八脉诊法以寸口脉法的“寸、关、尺”为中线,“寸”部对应手少阴心经,“关”部对应手厥阴心包经,“尺”部对应手少阴肺经;中线外侧,“寸”部外侧对应足太阳膀胱经,“关”部外侧对应足阳明胃经,“尺”部外侧对应足少阳胆经;中线内侧,“寸”部内侧对应足厥阴肝经,“关”部内侧对应足太阴脾经,“尺”部内侧对应足少阴肾经;中线寸、关、尺三部诊得脉浮是督脉,诊得三部俱沉,为冲脉;如果诊到膀胱经到肾经有一条斜线为阳维脉,诊得肝经到胆经有一条斜线为阴维脉;寸部左右两边有弹跳脉象为阳跷脉,关部左右两边有弹跳的脉为带脉,尺部左右两边有弹跳的脉为阴跷脉,任脉很有特点,它横于寸口,纹丝不动。这些脉象都是病脉脉象,只有在对应经脉出现问题时才会出现,各脉所主病症主要是遵循经络理论,《脉经》中对其所主病症有详细论述“……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者,必当犹豫,有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也。此家曾有病鬼魅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诊得阳跷,病拘急;阴跷病缓。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丸。正当顶上。尺寸脉俱牢(一作芤),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亦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重要特色的诊断手段,“气口九道脉”是一种特殊的脉诊方法,也可成为临床辩证的重要手段,所以其溯源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猜你喜欢

冲脉少阴脉象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中医名言拾粹
基于冲脉理论分析针刺对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意义
论少阴“三急下”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从冲脉试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咳嗽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