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衣原体肺部感染青少年患者病例分析

2018-01-14吕婷婷

关键词:大环内酯衣原体性肺炎

吕婷婷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肺炎衣原体肺炎是由肺炎衣原体(CP)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1],临床对于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肺炎患者,持续干咳时应警惕CP感染。本例即为青少年患者,前期因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后经呼吸道病原抗体谱检查后确诊为肺炎衣原体肺炎,现将其诊疗过程分析如下。

1 病史摘要

1.1 病例资料

患者青少年男性,17岁,体重110 kg,平素身体健康,有血压偏高史。3天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畏寒、寒战,间断咳嗽,无痰,今日出现少量黄痰,有咽痛、头痛等不适,出汗多,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痛等不适,之前于域城镇医院诊断为“感冒”后使用“头孢曲松”治疗3天,体温无明显下降,昨日夜间急诊就诊,行胸片检查示“右肺炎症”,为进一步诊治,2015年11月23日以“右肺炎”收入呼吸内科住院治疗。

1.2 诊疗经过

23日入院后进行痰培养加药敏检查;考虑院外头孢类抗生素使用效果不佳,采用阿奇霉素(0.5 g,ivdrip,qd)联合异帕米星(0.4 g,ivdrip,qd)进行初始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盐酸溴己新进行对症处理治疗。11月24日,患者无发热,继续留痰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辅助检查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1.57 mg/L;降钙素原(PCT)0.10 ng/ml;呼吸道病原抗体谱检查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抗体(CP-IgM)阳性(+),与临床沟通后,医师认为为确保治疗效果,未改变治疗方案。11月25日,加用止咳化痰口服液。11月26日,痰培养结果显示口腔正常菌群生长。停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11月27日,痰培养结果显示口腔正常菌群生长。12月1日,患者症状平稳,一直无发热,听诊右肺呼吸音偏低,患者及家属拒绝复查血常规。12月2日,复查胸部CT显示:右肺炎性病症较前明显缩小。12月3日,患者恢复良好,体征平稳,可以出院继续口服药物序贯治疗,出院带药阿奇霉素肠溶片、头孢克肟咀嚼片。

2 分析讨论

2.1 诊疗依据

根据患者入院前症状及入院后胸部CT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为:(1)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2)多西环素类(强力霉素);(3)大环内脂类;(4)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5)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2.2 初始抗感染方案

患者的初始抗感染方案为阿奇霉素(0.5 g,ivdrip,qd)联合异帕米星(0.4 g,ivdrip,qd)。

2.3 初始抗感染方案分析

患者未满18岁,应避免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因喹诺酮类有抑制软骨发育的不良反应,禁用于18岁以下患者;本院无多西环素类药物。

阿奇霉素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且t1/2长达68 h,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用量为每次0.5 g,每天一次。患者虽然17岁,但身高178 cm,体重110 kg,体重指数34.72,因此可以按照成人剂量给药。

异帕米星的通常用量为:成人一日400 mg,静脉滴注1日一次时,滴注时间不少于1 h。

2.4 诊疗结果分析

患者好转出院,抗感染治疗方案有效,且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但临床药师认为,该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仅选用阿奇霉素即可。分析如下。

2.4.1 大环内酯类药物选择依据

临床上治疗衣原体肺炎多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治疗衣原体肺炎疗效肯定,阿奇霉素耐酸,具有独特的药动学、药效学特征,口服2~3 h达血药峰浓度,生物利用度为37%,口服3 d可使组织中维持有效浓度10 d,但受食物影响较大,可显著降低其生物利用度(降低43%),其组织中浓度较高,炎症部位的血药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在体内以原形从粪便和尿液中排出,对肝肾无明显损害。其对肺炎衣原体及支原体均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可用于衣原体肺炎的治疗。

2.4.2 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分析

异帕米星与头孢曲松的抗菌谱相似,均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均能覆盖两部指南中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分类,因此,既然之前头孢曲松治疗无效,应用异帕米星是否有效也值得商榷。其次,异帕米星的作用机制也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虽然与阿奇霉素的作用靶点不同,但机制相似,临床文献报道也未见有推荐此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的报道。因此,虽然本例中患者治疗有效,但是否为联用起到的效果及联用的合理性仍值得商榷。

2.5 序贯治疗分析

由于衣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引起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且衣原体属胞内寄生,代谢活跃,不易清除,所以易造成持续和反复感染,对于非典型性病原体感染,疗程应略长,肺炎衣原体感染建议疗程为10~14 d。本例中患者在院治疗11 d(11.23-12.03),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因此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进行序贯治疗,1周后来院复查。

3 结 论

对于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肺炎患者,持续干咳时应临床应警惕非典型性感染的可能性,及时加用具有抗非典型性病原体活性的药物。同时应进行痰培养及呼吸道病原抗体谱的检查,及时确诊,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换抗感染治疗方案。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2] 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衣原体性肺炎
国内外动物流产衣原体流行情况分析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别把支原体感染当感冒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长春市奶牛流产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