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陵区精准扶贫措施探析

2018-01-12万永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夷陵区成效精准扶贫

万永明

摘要 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瞄准扶贫对象,通过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尽快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宜昌市夷陵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介绍了精准扶贫的措施,以期为同类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成效;措施;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272-01

自2015年以来,宜昌市夷陵区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求,以实现扶贫攻坚整体脱贫为总目标,突出“西部减村、东部减户”2个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区域开发与村户脱贫、扶贫与扶智3个结合,推行农旅融合、农企对接、互助合作、“两减一扶”4种模式,细化“五个一批”工作措施,遵循对象、项目、资金、措施、选人、成效“六个精准”,推动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搬迁扶贫、通信扶贫、科技扶贫十大工程,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宜昌市夷陵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14 175户33 464人。其中,2014年已脱贫1 441户3 226人;2015年已出列贫困村3个、脱贫销号2027户

4 661人;2016年已出列贫困村9个,脱贫销号2906户

7 517人;2017年出列7个村,脱贫10 121人,将于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

1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全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指挥长、区长任第一副指挥长的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划分了14个精准扶贫作战区,建立了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全区安排了35名区级领导直接对口帮扶46个行政村,选派了26名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了182家区直单位联系174个行政村(社区),246名驻村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开展工作,组织了2 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600多名乡镇干部、700多名村组干部结对帮扶全区逾1.4万贫困户,形成了贫困村扶贫工作格局。

2 强化基层基础,精准锁定对象

为把牢“六个精准”的第一道关口,全区上下联动、严格程序,采取召开屋场会、让村民“推”,举行代表会、让村民“评”,联接政务网、让村民“审”,分发公开信、让村民“圈”,深访农户家、让村民“签”的贫困人口“五步识别法”,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全区组织2 0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对各村所有“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两评议一公示”等材料逐户开展了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形成了“党委牵头抓总、政府全力攻坚、部门协调配合、乡镇负责落实、专班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的精准扶先水平[1]。

3 强化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

全区上下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做到了政策宣传到户。全区各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屋场会、干部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编发简报等形式[2],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广覆盖、多角度、全景式的宣传,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起浓厚的扶贫攻坚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逾18万份,编印精准扶贫作战图逾300套,印制驻村工作笔记本4 000册,编发扶贫攻坚简报139期,省简报采用3篇,市简报采用39篇;国家、省、市、区各级媒体报道或刊发夷陵区扶贫工作新闻逾3 000篇(条)。

4 强化政策引领,出台惠民举措

4.1 在发展生产方面

出台《夷陵区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和《夷陵区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确定11项传统种植、畜牧、林特、旅游等5个方面的产业政策,已兑现产业扶持资金861万元,1.2万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4.2 在教育培训方面

出台《精准扶贫教育保障政策》和《精准扶贫培训与就业政策》,落实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资助政策,全面开展劳动技能培训[3],使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4.3 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明确了易地搬迁对象和标准。在医疗保障方面,出台了《精准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和《“幸福夷陵”民生医疗救助保险》,完善了大病住院报销流程及办法,对特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使新农合就医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4.4 在金融贷款方面

出台了《夷陵区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扶贫小额贷款实施方案》,与三峽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签订扶贫贷款合作协议,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贫困户或者能带动贫困户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可以享受“财政担保、银行授信、政府贴息”的扶贫贷款政策。全区共发放贷款326笔,共计6 099.6万元,带动逾90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5 强化资金整合,统筹协调推进

全区建立财政扶贫本级投入增长机制,每年新增财力15%用于扶贫开发,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存量资金的50%用于精准扶贫,按照“全面统筹、强化约束、总量控制、部门实施、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整合行业、部门和社会资金,让“零钱”变“整钱”,让“小钱”变“大钱”,集中投放,突出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民生事业扶贫,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脱贫成效等方面精准扶持。2014年度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4 570万元,2015年度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 278万元,2016年共整合资金5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统筹资金5.3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金融扶贫资金1.15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等扶贫项目建设,以1 000万元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为引导,按照1∶10比例放大,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亿元,支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贷款,根据带动效果,最高给予贴息贷款额度1 000万元。

6 强化产业扶贫,全面精准施策

坚持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特色产业培育。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持续用力发展柑橘、茶叶、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已覆盖2/3的贫困村,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户)”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2 453个贫困户通过柑橘产业、3 262个贫困户通过茶叶产业、5 838个贫困户通过畜牧产业增收,产业收入分别占到贫困户当年总收入的50%和新增收入的70%以上,成为减贫脱贫的主要途径。以特色产业补空白,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各类创业致富带头人引导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发展核桃、山胡椒、小水果、精品粮油、中药材、黑猪等特色产业,带动1 547个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1 834个贫困户发展有机蔬菜产业、1 489个贫困户发展小水果产业增收。

7 强化政策兜底,健全保障机制

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按照脱贫优先于保障的原则,优化程序,细化措施,各类保障政策全面提标扩面,贫困户医疗、低保、五保等兜底保障政策基本做到“应享尽享”,让贫困户在兜底保障中稳定脱贫[4]。出台《关于推进教育扶贫加强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4 990名贫困子女教育扶贫资金1 841万元,筹资1 300万元,建立了“幸福夷陵”大病保险。对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城乡孤儿对象,个人合规自费费用按100%赔付;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个人合规自费费用按90%赔付,赔付后个人合规自费费用仍超过1 000元以上的部分全额赔付。全区五保供养5 938人次,共发放资金3 624.12万元;农村低保37 157人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8 898.43万元。

8 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上级明察暗访和督办检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实行严格问责,采取“四不一入”的方式(不事前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接入户),开展了精准扶贫全面督查。区委、区政府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区直单位和乡镇年度目标考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9 參考文献

[1] 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5):91-95.

[2] 祝慧,莫光辉,于泽堃.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探索[J].农业经济,2017(1):9-11.

[3]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4] 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2):17-24.

猜你喜欢

夷陵区成效精准扶贫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