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鲍勃?迪伦歌词的文学性

2018-01-12李娜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迪伦文学性诺贝尔文学奖

摘 要: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掀去纷繁吵杂的外表,冷静思考我们会发现,鲍勃·迪伦的歌曲中蕴含着非凡的诗性力量,震撼心灵。诺贝尔文学奖力图借此表达自己的倾向,即把歌词创作纳入到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正统地位。这一事件也预示着文学的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文学在逐渐自我解构,“从大写的文学向小写的文学的转变”。

关键词: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诗性力量;文学性

作者简介:李娜(1982-),女,陕西蒲城人,硕士,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1

一、引言

瑞典皇家学院在2016年10月13日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此消息顿时在国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国内媒体新闻争相报道,热烈关注,有些表示惊讶和怀疑,有些表示理解和赞许,还有的重读作品分析深层意蕴。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也将此事炒到了极致,一时间沸沸扬扬,不胜喧嚣。诺贝尔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可以说诺奖评委们为自己和诺贝尔文学奖刷了一把存在感。

其实,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奇怪,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早在2008年鲍勃·迪伦就因“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普利策文学奖特别荣誉奖。时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授予了迪伦,其颁奖词也如出一辙:“他(迪伦)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诺贝尔文学奖力图借此表达自己的倾向,即把歌词创作纳入到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正统地位。可以说,迪伦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而诺贝尔文学奖需要迪伦,迪伦被当作一个符号,一种标志树立起来。

二、鲍勃·迪伦的歌词中蕴含着非凡的诗性力量

鲍勃·迪伦的诗歌像《诗经》里的歌谣,更像乐府诗,是被歌唱或吟咏的。诺贝尔文学奖常务秘书达尔乌斯说,迪伦是“在给耳朵写诗的人”,他的很多作品是让观众在一个狂欢的场面中用耳朵去听。迪伦的诗歌延续了迪金森和惠特曼的传统,非常简洁,不用复杂的词语,然而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和力量,震撼心灵。金斯堡曾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诗意是迪伦歌曲创作的核心部分,他的作品中蕴含着非凡的诗性力量。迪伦的歌词就是诗歌,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又有一闪而过的“灵视”意象。他的诗中既有犀利的抗议诗,又有揭示现实的预言诗,为我们开启了新的诗歌时代。从用词方面来看,他的词汇量庞大惊人,有着美妙的混雜,押韵感强,朗朗上口,无须解释,只需我们细细地感受体味,答案就在其中,正如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

“答案在风中飘扬”,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得我们自己去寻找,所有的答案都是难以捉摸,难以回答,若即若离,在风中飘扬。这是一个多么独特而新颖的想象,带给我们无数思考的空间。迪伦在歌词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类、社会、人生的深层的忧患与痛苦刺痛着我的心,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三、“文学”在逐渐自我解构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将诺贝尔文学颁给鲍勃·迪伦,确实给我们传递了一个符号,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不仅扩展了诗歌的概念,将音乐、诗歌包括进来,同时也拓宽了文学的定义。影评人菲林登说:“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不仅因为他的歌词的出色,也意味着这个时代变了,过去各块儿森严的界壁已发生变革,诺贝尔奖大胆地迈出这一步,证明所有的循规蹈矩都抵不过理解和接受。”

诺贝尔奖将迪伦的歌词囊括进来,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和创作上带有文学品质。1996年,艾伦·金斯堡就向瑞典皇家学院推荐鲍勃·迪伦,他在推荐信中这样写到:“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文明,但是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国内许多人对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的诧异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于国人对“文学”的理解与西方文学概念的差别,西方的文学除了叙事性的小说、剧本,抒情性的诗歌,散文之外,还包括一切有技巧性,能够丰富民族思想文化的文字或口头表达。20世纪以来从文学到文学性再到文学间性,文学的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文学已经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或者是与近代主体理论纠缠在一起的抽象概念,而是进入到了某种具体的场域之中,能够引起共鸣,被人接受和认可的具体的文学形式,也就是“从大写的文学向小写的文学的转变”。文学的未来不是故步自封,而是结构自己,接纳所有的形式与内涵。因此国人对“文学”的理解需要更新了。

参考文献:

[1]程巍,一场象征性的文化革命——反思西方60年代学生造反运动[J].外国文学,2002年06期.

[2]陆正兰,鲍勃·迪伦:戴上桂冠的摇滚诗人[J].词刊,2011年02期.

[3]滕继萌,鲍勃·迪伦:一位摇滚艺术家、诗人的生平[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4]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迪伦文学性诺贝尔文学奖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鲍勃·迪伦歌词中的社会正义表现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