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如何真正“绿”起来

2018-01-12树红霞

就业与保障 2017年24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福建省绿色

树红霞

绿色建筑,如何真正“绿”起来

树红霞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编前语:“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党的十九大发出的号召,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前不久,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16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的《夏热冬暖气候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福建省建设行业首次获得省级最高科技奖项。

2006年以来,福建省绿色建筑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各行业、各类别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各地推广绿色建筑也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截至2016年年底,福建全省累计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项目达113项。其中,公建项目62项,总建筑面积866.95万平方米;住宅项目51项,总建筑面积842.63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是个整体的概念

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三大能耗之一,约占总能耗的30%,传统建筑方式与清新福建和美丽中国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出路何在?答案很明确: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那么,何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梁章旋说,绿色建筑并不只是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它是一个整体概念,涵盖从项目选址到规划设计、生产材料、建设施工,再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

要想让建筑真正“绿”起来,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可或缺。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0年正式实施,2014年又发布了修订版。后者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标准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有助于规范绿色建筑行业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秩序,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设计和技术创新。”梁章旋说。

你住的房子够“绿”吗?

“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梁章旋说,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福建省气候、环境、水源、地质、经济、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科学、经济、适用。

说起绿色建筑的好处,家住福州建发领第北湖苑一区的叶女士深有体会:“我家以前住在福州鼓西路一带,房子破旧,夏天空调几乎要一直开着。今年搬进北湖苑,这里按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综合节能率超过60%,夏天电费比以前节省了一半。”

在公共建筑领域,绿色建筑节能优势更加明显。2013年,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石狮服装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整个项目安装在5幢建筑的屋顶上,安装面积达28000平方米。项目投入使用后,年均发电量204万千瓦时,系统在25年寿命期内,可发电475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9509吨。

据介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先后成立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设计中心、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基地等机构,为福建省大型公共建筑、既有建筑等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及标准支撑。

关键是用好适宜的技术和产品

“关键要做好适宜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肖剑仁说,推广绿色建筑,应当坚持走因地制宜本土化路线,强调地域特征。

2016年,福建省住建厅发布《福建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及产品推广目录》,推广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空调节能技术、新型节水和排水技术、建筑绿化与透水铺装技术等10类45项适宜技术和产品。

肖剑仁说,福建省建筑气候分区绝大部分属于夏热冬暖特征,所以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真正体现“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尤其要注意遮阳、通风等被动低成本节能技术的应用,耗能设备系统要与福建省气候特征相匹配。

以建筑规划设计为例,项目布局应充分考虑夏季及过渡季节场地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通过调整各建筑单体朝向、开窗大小方向,既能改善室外舒适度,也可以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同时,借助区域内的海绵城市技术,建立微气候改善场地热湿环境,消解城市“热岛效应”。这是绿色建筑被动技术最典型的应用。

据了解,福州市东部新城商务办公中心区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采用窗户外遮阳、自然通风技术、海绵城市技术等多项被动节能技术。其主动节能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空调冷热源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该项目充分利用临江优势和项目周边水文,借助闽江水实现区域供冷供热,既无冷却塔和燃油锅炉,也无废气排放,真正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显著效果。

福州市东部新城商务办公中心自2013年夏季投入使用,单位建筑面积年电耗在50kwh以下,比国内、省内同类公共建筑节能40%以上。由于其所采用的主动节能技术体现了地域特征,符合绿色节能技术的因地制宜特点,因此获得全国优秀设计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被列为省内典型应用项目。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是目前在建的另一个标杆项目,按国家级绿色三星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已入选2016年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福州市新的标志性建筑。

重建更要重管,推进节能减排

自2013年年底福建省发布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以来,福建省住建厅办公楼、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楼、福州仓山万达广场、厦门天虹商场等一批项目实施节能改造试点示范建设。不过,从总体的情况来看,福建省绿色建筑以低星级一星为多,二星、三星绿色建筑偏少。

“社会认知度不够、激励政策配套不完善、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体系不完善,这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实际接轨必须迈过的几道坎。”肖剑仁说,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有很多路要走。

肖剑仁建议,福建省既可以借鉴先进省、市的做法,比如,江苏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市场培育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也可以复制推广厦门发展绿色建筑的做法,从税收、销售等方面作建筑文章。

福州市绿色三星建筑——建发国宾府(陈舜颖 摄)

根据厦门市2015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暂行管理办法》,只要在2014年1月1日前取得民用建筑用地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取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建设单位,以及购买该绿色建筑的业主,就有资格获得奖励,并依据绿色建筑不同星级,进行不同金额的奖励。对建筑单位来说,除了市财政的奖励,还可以获取省级、国家级奖励。

重建轻管,是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在一些地方,有些项目在设计阶段获得很高的节能评价,但到了运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营能力,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节能减排目标。

为此,2017年年初,福建省印发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从示范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资金补助、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申报与实施。

更重要的是,绿色建筑可以形成一个倒逼机制,让消费者倒逼开发商做好运行标识,督促开发商实实在在地按绿色建筑的标准设计执行,让一些环保节能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推行绿色建筑既要多部门联手,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生态运营标准执行到位,又要加强绿色建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还要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取舍。”肖剑仁说。

(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福建省绿色
绿色低碳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