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的迷雾与背后的隐情

2018-01-11邓涛

航空知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敌我伊尔以色列

邓涛

以航空兵力量为主体,俄军早在4年前就公开介入了叙利亚战事,战斗损失在所难免。不过,9月17日发生的一起俄空天军军用飞机坠毁事件仍显得极不寻常。当天,叙利亚当地时间23时左右,俄一架载有15名官兵的伊尔-20电子侦察机返回俄驻叙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途中,在距叙利亚海岸35千米处失联。俄罗斯国防部稍后确认,这架俄罗斯军机被叙利亚防空导弹击落,机上15人全部遇难。9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再次表示,以色列战机17日空袭叙利亚目标期间,以俄军机作为掩护,导致俄军伊尔-20被叙利亚防空系统击落。此言一出,举世哗然。但以色列方面却随即针锋相对地予以否认。

对悲剧复盘

综合各方消息,我们先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大体还原:当晚,以色列4架F-16正从地中海上空以超低空飞行接近叙利亚海岸。晚上10点左右,以军战机在法国“奥弗涅”号护卫舰所在海域附近投放了制导弹药,对位于叙利亚拉塔基亚市的目标发起攻击。拉塔基亚也是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所在,此时俄军伊尔-20侦察机刚好在从地中海返回基地的途中,与以军战机相距不远。俄方在介入叙利亚局势的同时与以色列及海湾国家保持可合作交流的策略,这意味着两国之间不但有“默契”,更签订有详细的“空中行为规则”协议。对于空中行动,双方本应互相通报,避免误判,但在此次事件中以色列的做法让俄罗斯极为愤怒。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少将表示,“以色列空军告知俄方的计划是打击位于叙利亚北部的目标,但以空军真正袭击的却是叙利亚西部的拉塔基亚地区”。由于以色列的误导,原本在叙利亚北部上空执行任务的伊尔-20奉命向南返回基地。因此,以色列应当对此事件负责。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在与以色列国防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的电话会谈中直接表态:“以色列国防部的行动不符合俄以伙伴关系的精神,我们保留采取进一步回应措施的权利。”除了以色列方面“不守规矩”外,俄军方的愤怒更在于以色列飞行员的挑衅行为。对此,在9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一段事件还原的3D动画视频直接表明了俄方观点:画面中,以色列空军4架F-16从地中海方向低空接近叙利亚拉塔基亚市执行轰炸任务,随后靠近俄伊尔-20侦察机,导致后者被叙利亚防空导弹击落。对此,科纳申科夫少将强调,失事伊尔-20的飞行记录显示,以色列战机的行为事实上是以伊尔-20做掩护,由于伊尔-20的雷达反射面积大于F-16战机,最终导致叙利亚防空导弹系统做出误判,将伊尔-20侦察机击落。

俄罗斯的控诉可以理解,因为以色列空军被公认是实施类似行动的行家里手。比如,1981年轰炸伊拉克“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的“巴比伦行动”行动中,以色列空军的F-16机群就采用精心设计的密集编队,伪装成一架大型民航机从而快速、隐蔽地突入了伊拉克领空。所以俄罗斯军方认定,尽管击落伊尔-20的导弹是叙利亚政府军发射的,但这起悲剧的罪魁祸首却是以色列的F-16。科纳申科夫少将在通报中说得很明白,“以色列这种挑衅行为带有敌意。”不过,战争永远服从政治。虽然事件发生后,以色列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但俄国政府却不希望在叙利亚局势趋于明朗之际因小失大。相比俄国防部的强硬表态,总统普京却理性得多,他对内安抚军人家属和国内民众,对外从俄在叙利亚乃至中东的大局出发,未与以色列硬碰硬,只是含糊的说“这场意外像是由一连串悲剧性偶然因素所致,以色列战机没有击落俄伊尔-20”,更反复强调不能将此次事件与之前的苏-24战机被土耳其战斗机击落相提并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口径一致地对西方媒体宣称,伊尔-20失事是由以色列不专业的、错误的、懦弱的行动所造成。

“悲剧性偶然因素”的背后

除了政治因素外,但就军事角度进行解读,整个事件依然饱含着不小的信息量。一方面,伊尔-20被击落折射出俄叙联军的敌我识别系统有效性不足。事实上,仅仅因为雷达返射面积比F-16大就被叙利亚的S-200击中的说法是有些牽强的。从技术上来讲,伊尔-20作为电子侦察机,号称电子吸尘器,具有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对任何的电子信号都能接收。S-200导弹在发射时伊尔-20不可能没有反应,为什么还能被友军发射的导弹击落?为什么敌我识别系统没有发挥作用?这只能解释为敌我识别系统是各国的高度机密,信号加密方式绝不外泄。虽然,俄罗斯在叙利亚是作为友军存在,但是敌我识别的信号加密方式未必向叙利亚公开,这样就导致叙利亚防空部队的雷达无法对俄罗斯目标进行敌我甄别。事实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俄罗斯官方的证实。科纳申科夫在9月20日的媒体吹风会上说,击落俄伊尔-20的叙利亚防空系统没有安装俄罗斯的敌我识别系统。塔斯社援引科纳申科夫的说法,即使在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框架内出口的武器,也从未安装过俄军的敌我识别系统,该系统只用于本国装备。

俄罗斯伊尔-20电子侦察机,该机以伊尔-18客机为平台加装电子设备改进而成。

虽然已经装备了F-35I,但目前以色列对于该机的使用非常保守,大部分任务仍由F-16I担任。

当然,俄空天军敌我识别系统本身的可靠性也值得商榷。冷战时期,苏联极为重视敌我识别系统的研发和使用,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也有相应的规划和发展措施,但总的来说进展缓慢。在俄军大规模介入叙利亚战事之前,俄政府要求俄军工企业研发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可惜这项庞大的研究工作于2010年骤然停止。因此俄军敌我识别系统至今还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原则。在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研制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包括俄空天军在内的俄武装力量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更换更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对“口令”敌我识别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上。可惜的是,由于国家经济不景气,俄罗斯无法为军队大规模装备改进型敌我识别系统。而据专家推测,老式的敌我识别系统在发出加密信号6-8小时后,就能被西方国家捕获破译。

而以色列的情况同样值得玩味。叙利亚作为中东一个火药桶,持续多年的战争交织着多国的利益纷争,战场形势高度复杂。明明已经装备了更为先进的F-351,以色列为什么还要用F-16这种非隐身战机执行如此敏感的任务,甚至不惜“擦枪走火”激怒俄罗斯?这其中的缘由或许是复杂的,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政治考虑。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1月,以色列空军先后接收了7架F-351,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在最近几次越境空袭行动中,以色列空军从未公开宣称派遣过F-351执行实战行动,令人感到非常困惑。对此,已经有以色列官员表示以军不派遣隐身战斗机执行实战任务有“难言之隐”——美国“不鼓励”以色列在中东战场频繁动用F-351,理由是面对目前复杂的中东局势,过度的技术投入将刺激战事的升级和局势的失控。此外,以色列手中的F-351或许也有些自己的问题。F-351是外销型F-35战斗机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任何国家购买美国高技术军事装备几乎全部都要遵守某些条件,有一大堆条条框框规定这些使用美制装备的盟国对于涉及装备的软硬件究竟可以做些什么。一般而言,这就是8个字“不许修改、不许增删”。然而,只有以色列是个例外。独特的需求要求以色列在F-35项目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作为美国特殊盟友的政治地位也的确使其获得了这种特权。按计划,在拿到飞机后,以色列将在12个月内实现具备全面作战能力。但对于F-35这种高度复杂的航空装备来讲,计划中的拖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以色列为F-35I研制的专用精确制导炸弹已经完成了弹舱内挂载整合,只能在翼下挂架挂载。显然炸弹挂载在翼下挂架后,F-35I的隐身性能会大打折扣。因此,不但美国人“不建议”以色列空军频繁出动F-35I战斗机执行实战任务是在情理之中,以色列空军自己恐怕也没有太大的把握用尚未完成整合的F-35l去玩这种危险的游戏。这样一来,以色列空军只能继续用已经不那么出色的F-16I和驾轻就熟的高超战术来实施军事行动,但这反而又进一步促成了某种普京口中的“悲剧性偶然因素”。

仍会照旧的游戏

伊尔-20被击落7天后的9月24日,俄罗斯开始针对以色列做出应对反应。国防部长绍伊古当天表示,俄方将在两周内向叙利亚政府军提供S-300防空导弹系统、自动指挥系统和电子战支援,以提高叙军防空战力。绍伊古介绍说,俄罗斯2013年曾应以色列请求暂停向叙供应S-300,但如今局势发生了变化。绍伊古还指出,如果叙利亚再次受到来自地中海方向的攻击,俄驻叙电子战部队将在叙利亚沿岸地中海空域针对攻击叙境内目标打击航空兵的卫星导航、机载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电子压制。“采取上述措施旨在确保俄驻叙部队安全”,绍伊古说。然而就整体而言,这出悲剧仍然只能算是叙利亚战争这个地缘政治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不会从大方向上去影响什么,更不会去改变什么。比如,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米特里·马利亚西斯就表示,“俄罗斯领导层非常清楚局势,且不准备这样简单的中断与以色列的关系。显然,以色列领导层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意。否则他们就不会派空军司令直接来莫斯科了。”馬利亚西斯认为紧张毫无疑问已经出现,但双方希望继续建设性对话和合作。各方显然希望找到某种方式避免今后出现这种情况。西方世界的观察家们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英国战略情报分析研究所所长巴拉克·西纳认为,以色列应该与俄罗斯紧密合作,因为俄罗斯在叙利亚局势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英国分析家马丁·麦考利认为:“俄罗斯是以色列重要的盟友。以色列人需要俄罗斯允许他们在叙利亚打击伊朗的目标和真主党目标。俄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对以色列来说伊朗是威胁。”以色列政治学家米切尔·巴拉克则认为,这件事将使以色列与俄罗斯在该地区进行更加密切的协调。

责任编辑:王鑫邦

看图说事儿

艾菲发现了一张有意思的照片,从发动机可以看出这是一架波音747飞机,可是这是在什么位置拍摄的呢?如果是站在飞机顶部拍照,那也太危险了!

请写信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柏彦大厦2106航空知识杂志社编辑部陈肖收,邮编100191。也可以发送Email到cx1004@vip.aa.com。回答正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主编奖(来信或Email中务必注明您的姓名、地址与联系电话)。

2018年第11期看图说事儿主编奖获得者如下

石健 坤安徽合肥 李聪 海南三亚

李洪武 辽宁阜新 刘欣然 湖北武汉

王昱斐 上海

2018年第11期“看图说事儿”的夜航故事,请见本期第70页文章,《红眼航班观星指南》。

2018年“看图说事儿”栏目奖品由MENG公司独家提供赞助

猜你喜欢

敌我伊尔以色列
致富的奥秘
致富的奥秘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第6篇 伊尔的尾巴
意大利的“台风”战机演示模式—5反向敌我识别系统的空地识别能力
抗美援朝战争各次战役敌我参战部队和歼敌数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