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课堂生成 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2018-01-11杨海德

甘肃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数学教学利用

杨海德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生成;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2—0083—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课堂不完全是教师预设导演的场所,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合理加以利用。

一、利用预设的可变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教师总是将课堂预设设计得很完美,但是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个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预设的一些可变性。所以在这一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化危为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教学“直角坐标系中的轴对称”一课时,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并把它们的坐标填入表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已知点:(2,3),(-1,2),(-6,-5),(0.5,1),(4,0)

学生马上说,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此时,教师卡壳了,学生都已经知道结论了,自己的探究活动就没有意义了。但是,这个教师灵机一动,说:“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能在直角坐标系中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x轴对称的图案,验证你课前预习的成果吗?”这时候学生的表现欲空前高涨,马上埋头进入到了图案的设计和结论正确性的验证之中去了。

二、利用预设的偶发性,提高课堂精彩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的预设考虑得再周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灵活性,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喜人的现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留足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和空间,以免一种好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被忽视了。

比如,在一次听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下图,从边长为(a+4)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正方形(a>0),剩余部分沿虚线剪开,组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此时,有学生马上说:“老师,我知道,是(4a+16)cm。”因为有别的教师听课,所以该教师忽视了该学生的答案,而是催其赶紧计算。课后,笔者找到了这个学生,问了他的想法。这位学生指着图说:“如果把剪去的部分平移,那么所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即:4(a+4)=4a+16,最后的计算也验证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啊。”简直是奇思妙想,却因为教师的不重视而失去了与其他学生分享的机会,将它扼杀在摇篮中。其实,只要教师多留给学生一点发表意见的機会,少一点主观臆断,这个生成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三、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性,使用本质巧嫁接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偏偏就可能遭遇了“种瓜得豆”的尴尬。此时,就需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巧妙地进行化解。

比如,在教学“加减消元法”时,某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小明买一支自动铅笔和2支钢笔共花了17.5元,买一支自动铅笔和3支钢笔共用去22元,铅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教师预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得出:一支铅笔的价钱与一支铅笔的价格相互抵消,两支钢笔的价格相互抵消,剩下的就是一支钢笔的单价,这就是加减消元法,很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列出方程后,应用了代入法,与教师的预期有出入。其实教师的情境预设是建立在 “加减消元法”的思维基础上的,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一支铅笔和两支钢笔的价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代入解题,这种对于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是思维方式的“错位”,最终造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教师“傻眼”的根本在于没有抓住“消元”的本质。如果教师在肯定学生思维“闪光点”的时候,进一步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等式的哪个性质也得到类似的效果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尝试解决。”这样一来,不但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意外的生成(整体代入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揭示了“加减消元法”的本质(等式的性质一),将学生的思维“嫁接”到了教师的课堂预设之中了,种了瓜,却得到了瓜和豆。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6】GHB0858)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数学教学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