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是物质世界在精神世界的投射与反馈
——以比例与尺度的研究为例

2018-01-11马丽敏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物理心理运动

马丽敏(旻)

(1.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23;2.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南京 210096)

审美是物质世界在精神世界的投射与反馈
——以比例与尺度的研究为例

马丽敏(旻)1,2

(1.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23;2.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南京 210096)

审美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长期引发大家思索和争议的话题。文章脱离对形态感知一贯精神领域的视角,通过分析物质世界的运行法则,借助阿恩海姆“异质同构”的基本理论,以“比例与尺度”这一典型的形态关系为切入点,将对审美的理解引入到一个物质层面的维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立场,另一方面也利于催生新的研究方法。

形态;审美;动力;心理

“审美”长期被界定为是属于主观精神世界或客观社会层面的活动。“终生情笃于美学意境之追求”的宗白华先生主张艺术应表现出内在的生命形象与精神;秉持“真正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李泽厚先生将美理解为:“美不是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物的社会属性,美是社会生活中不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现实的存在,自然美只是这种存在的特殊形式。”然而,“审美”始终以其复杂性和模糊性使我们对它的理解和感知总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

另一方面,很多老前辈不断尝试着从物质世界的角度寻觅“审美”在精神领域的本质,企图找到一条理解美之玄奥的秘密通道,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德语Rudolf Arnheim,1904—2007)就是其中的先驱之一,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他力图通过对视知觉原理的探索来陈述形式美的潜在法则,并第一次提出了“异质同构”的概念。他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人类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体验。

一、物质世界的多层视角

科学对于宇宙和生命无尽的探索不断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项以10的0次方(1米)开始,用每次10倍的速度跳跃产生的新视角对日常事物进行观测的研究就足以颠覆我们仅靠感官建立起的对世界的理解。比如,我们先从1米的距离观察树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叶子的形态;然后将视点上移到10米,可以看到树的全貌;然后100米,可以看到整个树丛的边界;然后1公里,最初的树叶已经完全看不到了,看到的是一片绿色……到10亿公里时,可以看到水星、金星、地球和木星的轨道……直至目前科学能满足的最远边界——1000万光年,可以看到宇宙星云,所有的星系都变得很小,星系之间距离遥远,世界是茫茫然一片,如同尘埃……

可见,人类眼睛所能感知的世界其实只是世界极为狭窄的一个相对的中观层面,但无论是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里,永恒不变的是物质与运动,是物质在相互引力和斥力下维持着平衡状态的不间断运动。这其中,各种“力”与“平衡”便是维系这种状态的核心要素,或者说:世界的基本状态就是物质在“力”的作用下保持运动。

二、视知觉力感的呈现

图1 正方形中隐匿的视觉张力图

图2 视觉感知力的阈限

图3 心理力的平衡

图4 组织结构中的力

图5 力的物理转换

“审美”虽然被理解为是精神层面的活动,但依然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的存在法则。阿恩海姆对各种形式组合中存在的力感做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发展了考夫卡的动力论,认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他举例说,譬如一幅白色基底上只有一个黑色圆点样的图,仔细观察的话,应该能看出黑点是如何从白底中心向外扩张,又如何受到周围白底的反作用力的抵制的。图1是阿恩海姆分析图面中视觉吸引力的经典图例,图1左中的黑点由于没有位于方框正中而充满动势,似乎正在被正方形右边的边框吸引过去;图1右是对白色正方形内的“磁场”分布的分析,如果圆点位于垂直轴线、水平轴线和对角线上,就更易受中心点而非四个顶点的吸引,这主要是由于中心点上所有力的分布都是平衡的所致。当圆点位于对角线上,且离顶点的距离比离中心点的距离稍近的时候,这个圆点也似乎较为稳定。

在物质世界里,力的不平衡导致运动,运动的目的追求再平衡,导致这种平衡性运动的力偏差便是合理“度”,审美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形成“度”的概念。但审美中产生的“度”必然还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知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好比手拿磁铁将同极相对逐渐靠近,我们可以慢慢感知到它们之间越来越强烈的斥力,如果将异极相对逐渐靠近,则可以慢慢感知到它们之间越来越强烈的吸力,这一方面取决于它们之间确实有力的关系存在,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自身可感知的能力,当它们之间的距离还不足以让我们感觉到有力感存在时,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就不存在这种力量关系,只是这种力感过于微弱,超出了我们可感知的范围而已。所以,谈到形态视觉感知中的“度”,人类可感知的范围便成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图2,当三个长方形靠得很近时,我们可以感知到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定序列,是一个整体;但当三个长方形距离较远时,我们感知到的就是三个独立的长方形,而不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只有感知力存在时才能形成形态审美,感知力消失,形态关系也随之消失,当然也就不存在任何形态审美。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1795—1878)最早用实验证明了感觉阈限的概念,即: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和刚刚能感受到的最大刺激强度之间的范围。同时,他还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律:K=△I/I K=常数 △=强度刺激增加量 I=强度△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先驱们已经为形态视知觉感知“度”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里可以总结为:1、“力”是联系物理世界中物质之间关系的纽带,审美亦遵循着这种“力感 ”的原则;2、视知觉感知有自身的阈限,形态感知“度”是对该阈限的一种研究。

三、异质同构:精神与物质同形

(一)物理力的投射

北大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的致辞中曾经提道:“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人类是物质世界里的奇迹,却无法改变物质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与其说知觉产生于人类自身的意识层,不如说其本身就是外界物理能量的转换结果。吉布森知觉理论也认为,知觉是人与外界环境直接作用的产物,是外界物理能量变化的直接反映,不需要思维的中介过程。脑神经的物理运动与外界观察物的物理运动本身就是物质通过波的传递方式进行的能量转换,在结构关系上是一致的,具有异质同构的特点。

很多相关研究都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格式塔学说认为人的大脑视皮层是一个电化学力场,活跃在大脑皮层的生理力被称为场力、皮质力。观察者经验到的外界的物理、机械的力就是大脑视中心皮质力的心理对应物。因此在物理——生理——心理三者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对应“力”,由各种感官所接受并被转换成皮质力的外界的力通过神经联系而达到平衡状态。

当前,对于形态的美学分析,通常是对客体的实际物理元素进行表面的解析,例如客体的色调,大小,材质,比例等。这样的解读方式并没有错,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会使表象化的东西零散地充满感官,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激发我们对事物的敏感性,眼睛从感知退化成了一个机械接收、辨别、测量的工具。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曾说过“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眼睛来感觉。”实际上视觉本身就具有组合、分析、重组所见之物的属性。视知觉中的力感产生是源于物体映射到眼睛,物理形态被转化为视觉中的虚拟形态,通过形态组织在知觉中形成相应的力投射来构建各组成部分之间简化和平衡的这一过程。

换言之,心理力感是由于视觉对象的刺激而在人的意识中构建的一种虚拟力,它存在于人们的知觉中,通过力的作用影响心理感受,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斥着吸力和斥力关系的世界中,人类天生具有对结构中各种动力特征的感知能力,在这种能力的驱使下,人们可以在不存在物理力作用的情况下也感知到形态结构中的力。一个具有良好动力呈现的视觉刺激物一定具备各种力共同作用后产生的合力对心理情绪造成良性反应的条件,如图3所示,左图给人形成“一头沉”的心理感知,表现出力的不平衡,使得心理产生不太舒服的感觉,而右侧图,尽管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圆点,但是心理上就感到比较均衡,比较舒服,由此舒适的心理就会影响审美判断,观者喜欢右边的图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图形的力作用于心理产生的作用,换而言之,也就是不同的图形在人的“心理力”方面产生“同构”作用的一种表现。

图6 自然界中物理力留下的痕迹

图7 太阳系运动模型

此外,人的视知觉对于组织结构中力的感知能力会更强,组织结构中的力是存在于各个形态之间的,通常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态放在一起时才能被感知到。例如图4所示图形,在图a中,两个三角形大小、颜色、方向都一致,单独看都是稳定而独立的个体,但是一旦将它们近距离的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够立刻感受到它们中间中存在的那种相互抵触的斥力,似乎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缝隙处存在一种斥力将它们分开。而在图b中,两个三角形方向相反,呈现互补关系,让人感知到的更多是一种相互吸引的力,相比图a的组织结构,似乎图b给人更和谐、舒适的心理体验。而在图c中,增加了一个动态的放射性背景,组织结构中的力也发生了改变,三角形之间的动力特征减弱,而三角形与背景之间(也就是图与底之间)的前后对比关系占据了主要关系,人们能够从这个图底关系中感受到一种更为强烈的、充满爆发力的力量感受。客观来看,上述图形中都是不存在力的,但我们又的确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力,这就是物理世界中的力在心理层面上的投射。

(二)物理力的转换

心理学家通过对物理规律的研究,将物理科学研究成果尝试性地引入到心理学、生理学研究中,来确定纯粹的大脑生理规律,这样就避免了人的社会属性对生理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做法也为我们研究认识视知觉生理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其结论也具有启发性。假如心理学家的这种努力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假说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研究。物理科学的规律是某一个客观规律在物理界的具体呈现。如图5所示,a图中倾斜的三角形会使人感到不安定性,有一种欲向下坐落在地面的运动趋势,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重力的作用;b图中,很明显上部的小三角形给人一种要顺着下面大三角形的斜面下滑的趋势,同样,我们能够体会到重力与摩擦力的作用;c图中,上部的矩形有一种重量向下压的趋势,我们能感受到压力和支撑力的存在;d图中,两个矩形错开叠加,同样给人以不稳定感,上部矩形似乎有一种沿着悬挑处顺时针滚落的趋势,同理,我们能感受到重力和支撑力的作用。

大自然中,力的物理转换无处不在,几乎从各种天然形态都能感知到物理力作用后的痕迹。例如沙滩在海水的冲刷下形成的波纹型丘壑;喀斯特地貌中遗留着水流在熔岩中穿行、受阻、回流等痕迹;陨石坠落时巨大的冲击力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坑,雨水落在池塘里,水面上交织着大大小小的涟漪……(图6),尽管看到这些形态时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我们依然可以强烈地感知到当初作用于其中的物理力的存在。从中可以看到物理力向心理力转换的过程:各种被感知的物理力转化为对应的心理力并存储在人的记忆中,久而久之,再遇到类似的力学体验时,无须人对记忆的调动就可以自然以知觉的形态显现,从而形成一种视知觉力感。“物理运动完全可以赋予那些能够呈现出它们的力量和轨迹的形式以生命感,当然,即使创造这些式样的力与传递到眼睛里的信息没有直接关系,在这些式样中仍然能展示出强烈的紧张力”。

(三)物理力的再呈现

阿恩海姆认为,人们能够通过视知觉感受体会到物理学中实际存在的“力”,并且这种“力”使得物体具有了运动的潜质,只有运动才能使“力”被人感知,并且才是赋予固定不变的视觉形象以生命力的一项关键因素。关于力产生运动,阿恩海姆就曾经明确的指出:“当物体发生位移时,我们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位移,还有推动这种位移的动力。事实上,只有知觉到这种力,我们才能知觉到物体的运动”。当然作为心理力,张力既可以在明显的运动状态中呈现出来,也可以在看似“静止”的或者说“不动之动”的状态中显现出来的,而后者也是视知觉领域中张力最重要的特性。

视觉物体所呈现出的张力是由主体感知到形体中的内力运动变化而产生并形成不同的内在力形态,这种形态表现为力的大小、方向、形状、色彩、强度、运动方式等,并最终使事物之间产生了本质性区别。视知觉动力中力的呈现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积极组织的结果,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可以表达为一个相对应的被分离的整体,即一个格式塔,不同的格式塔又有着不同结构组织特征,同时带给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谈到对动力呈现的理解,他认为艺术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之所以能在不动的艺术式样中感知到“运动”或者“倾向性张力”的呈现,是因为大脑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所引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在建筑领域,这种由张力带来的心理体验同样存在,高耸挺拔的摩天大楼往往给人一种向上的倾向,这种无形的张力来源于建筑物本身形态的物理力对主体视觉生理上的刺激作用于情感,并由此产生的“生理力”,而生理力一旦生成,随之而来的就是主体心理力的感知,它使主体形成相应的情感表达和心理上的审美印象,由此生成向上的冲势和高大、高耸、直入云霄的视觉张力。

四、以“比例与尺度”形式为例的力感转译推论

提及形式美内容之一的比例与尺度,有一个特别理性的、数据化的概念,就是黄金分割比,0.618是一个被很多哲学理论、美学著作反复论证过得数值,它既可以表现为一个数列,也可以表现为几何图形,而一旦在形式主体的比例和尺度上形成了黄金分割比的关系,则更容易被认同为具有美感的体验。

有趣的是,黄金分割比并不仅仅是一个从群体的精神审美经验中汇总出来的结论,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生命现象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优美的人体结构、姣好的面容长相无不蕴含着黄金分割比的内在关系,蜻蜓的腹部与身体长度的比例,蝾螺的螺口直径与螺壳长度的比例,树叶的叶片长度与整片叶子的长度之比,鸟儿的躯干与身体的整长之比也都接近0.618。像牡丹、月季、荷花等观赏性花卉的花苞,其形态为长短轴比例也接近黄金分割比的椭圆形。分析向日葵和松果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从一株植物的顶端看下去,可以看到从老到新的叶片排列成一条对数螺线,而叶子在螺线上的距离恰好符合黄金分割。

图8 宇宙运动与生命、生活现象之间的对应

图9 视知觉感知审美的阈值

自然界中的这些现象揭示了和谐的生长方式,各单元和它相邻单元之间的比例都趋近相同的数值比,黄金分割和谐的特性体现于它的数学关系:如果小数:中数=中数:大数,那么它们是以相同的比例均匀递进的关系,当大数刚好等于中数和小数之和的时候,这种递进关系对人的视觉来说就是最恰当的。黄金比背后的科学原因似乎直指生命繁衍、物种进化、生物生存等需要。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Luca Pacioli)曾在《神圣比例》一书中提道:“所有度量及其单位都可以在人体找到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所有上帝用来揭示自然界内在奥妙的比率和比例。”柯布西耶也曾说:“上帝在墙的背后玩弄数字的游戏,数是宇宙的构成规律。我们打开了一条门缝,看到上帝的游戏……”。

我们通常认为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维系在一个平面上沿着各自的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转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阳作为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本身也在更为庞大的银河系内飞速运动着,而行星们则在太阳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不断被拉扯着做螺旋运动(图7)。或许,银河系作为宇宙的一个星系,又在不断围绕着某个我们尚不可知的中心运动着,以此类推,宇宙就是无数螺旋中的螺旋,从无穷小到无穷大……

螺旋运动与圆周运动的本质有着巨大差别,让我们再一次通过图片来比对这一运动与各种生活现象及各种生命形态之间的玄机(图8)。一条条似曾相识的对数曲线似乎在不断昭示这一个结论:黄金分割比是一种运动状态下的最佳平衡点,是动态平衡的临界点。如果美感只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平衡,那么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各种在视觉上最为平衡的中间点不是审美追求的最佳位置?如此,我们便可以理解:中间点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平衡,在这个无处不充斥着运动的世界里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点。由此,以下结论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1、物质世界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中维系平衡,保持运动,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而这一方式最终决定了一切生命形态、生长方式和生存演变的过程,包括审美,因为看起来是意识层面的审美,其本质还是归因于各种神经细胞的传导,而这种传导的方式是微观状态下的粒子运动,是运动,还是运动!不管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粒子,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异曲同工的,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说的“异质同构”,所以,视知觉对形态的感知研究是可以从对这种运动方式的研究来切入的,而比例恰恰已经为这样的研究拉开了帷幕。

2、黄金分割点就是视知觉感知审美的“度”(图9),位于两端黄金分割点内的区域是处于力的作用范围内,有序平衡的阈值,也是能够产生审美体验的部分,美感的高峰值就位于这一临界点上,突破了这一临界点,就像圆周运动中脱离了向心力的牵引,平衡丧失,力的作用开始瓦解,也就失去了审美意义。或者说就会由一种相对舒适的视觉感知转变成其他类型的视觉体验,比如扭曲、断裂、失衡、混杂、动荡等等,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视知觉追求,就另当别论了。

3、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为的形式创造物,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关系,尺度与比例只是其中之一,区别只在于比例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可视化的形式更容易明了地体现出黄金分割的关系,因此在各种针对视知觉形态感知的研究中最早被量化,从而体现出其中蕴藏的理性实质。实际上,所有的视知觉形态感知都应存在类似黄金分割关系的逻辑,因为他们从视觉接受、神经传导到大脑反馈的路径是一致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切都处于无限的运动中,无限的力与力的相生相成中。

本文权且以视知觉形式关系中典型的“尺度与比例”来推论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异质同构的关系,一旦这样的逻辑可以被接受,那么其他的形式关系,诸如: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均衡、多样与统一等也理应是可以在此视角下展开探讨研究的,对于传统的形而上的审美研究而言,也就多了一条形而下的途径。理论的研究,就像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只有不同部位的触摸多了,才会离事物的本质更加接近,本文也权作是一次对形式美之本质伸手触摸的尝试吧。■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

[2]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13-114.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1.

[4] 冯健亲,邬烈炎,张连生,等.色彩(理论·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5.

[5] Rudolf Arnhei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2nd revised new version[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67,593.

[6] Luca Pacioli. Divine Proportion[M].New York: Abaris Books, 2008:3.

Aesthetic is the Consequence that the Material World Project on the Spiritual World: For Example Proportion and Scale

MA Li-min1,2
( 1.Art & Design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China )

How aesthetic? As a controversial topic, people have thought it for a long time. Out of the view that form percep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spirit of the field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peration law of the material world, by us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Arnheim 's "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with the point which "proportion and scale" is a typical form, this paper understands aesthe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material. On the one hand, it puts forward a new research standpoi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onducive to the birth of new research methods.

aesthetics; power; psychology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检 索 :www.artdesign.org.cn

J024

A

1008-2832(2017)12-0029-04

猜你喜欢

物理心理运动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不正经运动范
我不是教物理的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