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

2018-01-10龙凌云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

龙凌云

摘要:从很多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与动力源泉,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文化自信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拥有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还拥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许多正确的指引,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会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也正是因为我国许多革命时期的文化人士拥有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动力之源

中国打开国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之前我国从西方引进了许多文化与艺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展进入正轨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比任何一个国家落后,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优越性。近些年来我国重新拾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也正是因为逐渐升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我国文化在发展时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和中国文化。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是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核心指导进行文化创新的,所以拥有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了解、自我反思、自我觉醒以及对文化的理性审视,一般是指对自己生存的生活圈中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记清楚,长处也了解短处,与此同时更要注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结合和交融,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所讲的主题主要是指民族和国家,因为国家民族层面的文化自觉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自觉那样简单。在中国文化的发展长河中,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许多外来的各种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织相交相融,除了对中国文化有着文化自觉以外,也要重点审视外来文化。

(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和艰苦的探索过程,所以在对文化进行了解,审视的同时,也要对我国的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而文化自信是也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1]。

二、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在中国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同其政治经济一样,在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朝的衰微中艰难的迈向了近代化的征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交汇和碰撞,而我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与世隔绝的现状,开始踏上近代思想文化的征程: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主持禁烟斗争,还设立了译管;魏源也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提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他们认为面临中西交汇的现状,仅仅依靠祖宗之法已经难以自立所以在发展我国自身文化的同时要采用西方的使用科技。而与此对立的顽固派则是提倡坚守传统文化反对西学为用。在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掀起了维新思潮,以及此后的新文化运动都无疑不是对中西方文化交融交织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他们所存在的思想都有一定的偏差。

(二)新中国的成立。回顾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文化事业遭受沉重的打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收到了很大的重视,“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现历史舞台[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并愈加深重,马克思恩格斯敏锐的发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它们在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思想,而后又认真考察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做了批判和考察,他們发现英国、法国、德国都出现了工人运动,因为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引起了工人阶级的奋力反抗,与此同时,他们在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在1848年出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发表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是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些哲学家思想的批判考察,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发展现状的考察。他们坚信他们所看到的现实社会主义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主义那就是工人阶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此时的中国革命还在进行中,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毛泽东等人的带领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革命斗争,事实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1.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后期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包括《新青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等。

2.其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整理成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总结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

四、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

随着文化的逐渐发展,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其实答案很简答,那就是树立文化自信。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

(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我国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关联性的特点,讲究身心和谐,天人协调,强调人对集体,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鼓励人们团结忠于民族,热爱祖国,直至今天也是应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具体来说,如今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就应该站在新时期的时代高度,用改革创新的视角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理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在新时期,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民族,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要积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持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也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其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教育,所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更要努力踏实的学好文化,深入的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5]。

五、文化自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

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发展的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国特色”主要是指中国特有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特征;而“社会主义”主要是指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在不同的时期,文化发展的立足点不同,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发展而发展的,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所以建立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互动发展,并且能够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融贯于新时代中国语言形态、表达习惯、话语体系之中,既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的基本逻辑[6]。

六、结语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改革创新也很重要,跟随者时代的发展,我国所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发展文化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思想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深化充实和创新,而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同时,对文化与实际的发展的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是保持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在多方面考察文化的多样性,不随意舍弃任何一种形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7).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3]沈江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水文化自信的基礎与动力源泉[J].理论前沿,2018.(27).

[4]张明霞.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7,(11).

[5]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6]肖香龙.文化自信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6).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