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群学习:提升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探究

2018-01-10邱建方

教师·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专业水平

邱建方

摘 要: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有利于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质量。探究基于微信社群学习,开展四种形式的社群学习:培训学习、话题讨论、工作分享、体验学习,从五个方面(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教育科研、课程开发、组织协调)来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社群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123-02

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培训及评估、考核等管理制度,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逐步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意见》实施以来,开展了各类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其从培训对象来看,主要是各地部分社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并未惠及广大专职教师。在培训形式上,也主要是上课或讲座,如学习讨论、网络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很少出现。因此,仅靠这些培训对提升广大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还远远不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行社区教育教师社群学习正当其时。

一、提升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鲁杨总结了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缺乏专门的针对社区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社区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1]。魏国良分析了社区教育教师在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教师职业存在的问题有:身心疲惫、职业素养不高、缺乏社区教育理念、缺乏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及掌握多媒体等新技术的能力[2]。

社区教育教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群体,承担着多元化的角色。朱素芬认为,社区教育教师应该承担社区教育课程“设计者”、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促进者”、学生学习“帮助者”、学生成长“关怀者”及教学“研究者”等六个方面的角色[3]。正是由于社区教育教师超出了常规教师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才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社区教育教师社群学习的内涵特点

当下社会所说的“社群学习”,是与互联网工具密切结合的产物。通常的理解是通过某种设计,使同一组织的人,基于共同的兴趣、任务、价值观,产生可持续、交互式的群体学习行为。社群学习的几个关键词:社群学习=价值观+机制+内容+连接。社区教育教师学习社群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从价值观出发重构教师自身的学习;以机制为纽带,通过授课分享机制,服务学习机制,形成教学同修关系;以内容为核心,除专家学者带来的正式讲座,也有教师各自的分享、研究课题和资源;以网络连接为工具。基于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和各地的同修在一个平台上互动起来。

目前微信的使用已十分普及,本文是在基于微信社群学习的基础上,探究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途径。

三、如何开展社区教育教师社群学习

(一)社群的组织建设

对于一个有凝聚力的社群来说,相互认识是基础。在此,笔者以暑期参加的“天南海北教师群”社群学习为例来简单说明下。

社群由诗词畅销书作家、资深语文教师大老振组建,其出版过《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群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热爱古典诗词的各科教师以及诗词界达人。设有群规:进群后把群名改为您的名字(真名网名皆可)—省份—所教学段学科,网上八点至九点禁言,学习委员放要学习的内容,大家一起听课。平时可以和大家互动学习,可以发任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链接。组建了班委会:有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成立了讲师团:携手教育界同行(各地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诗词界达人,组建了一个讲师团,讲师团成员:大老振、王羲烈、朱成玉、辛上邪等,开设《唐诗鉴赏公益课》,每晚八点做讲座。该课程是借助于“千聊”课程公众号学习平台,功能包括直播、回放、大纲、评论、弹幕、打赏、私问、共享文件、邀请好友听等。

应该说,这么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况且是免费纯公益行为,只因为大家那份对诗词的热爱。

参照上述形式,可由省社指办或江苏开放大学相关人士牵头,邀请部分社区教育专家学者和各市区愿意参加的社区教育教师,组建社区教育教师群,开启全省社区教育教师社群学习之路。

(二)社群学习形式

1.培训学习

基于微信社群开展培训学习,从本质上讲,这类学习是介于传统培训和社群学习之间的学习方式。此学习方式好处在于: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师随时随地都可参与学习,避免传统培训集中安排,时间难以协调;教师的参与式、交互式学习,避免了單向、灌输式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学习效果更好;任何课题的学习在社群平台上可以一直进行下去,没有时间的限制,具有延续性;这一学习方式不需要再花大笔的钱去租场地、请老师,可以节省费用支出。

培训效果差异因素分析:

(1)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可借助于外部平台直播、微信语音或图形文字等形式在线学习。不同方式各有利弊,从便捷性和互动性而言,直播平台更胜一筹,支持直播、回看、打赏、评论、互动等。

(2)培训计划和培训需求的协调。通常培训学习是按培训计划来实施的,是自上而下的、被动式的、单向传递的学习方式,最终培训效果令教师并不一定满意。社群学习则可自下而上地反馈信息或提出需求,是主动式的、双向式的学习,学习效果可能更好。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培训计划和培训需求的协调问题,也增加了教师培训的满意度。

(3)规范与引导的统一。不管如何,靠自发、自觉的社群学习,往往是很难持续的,还必须是有组织的,就需要强有力的推动者,可以是省社指办的领导,也可以是被指派的某个专人。同时要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与体制来规范学习的开展。

2.话题讨论

“讨论”是比“学习”更容易推行、落地的社群学习形式。在社群学习中我们要引导教师去讨论一些话题,尽量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通过教师相互的讨论去获得高质量的输出。讨论的话题可以是从最近的热点事件的讨论开始,然后去导入主题,让每个人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从两类话题入手:一是发散性话题(或现象性话题),如“对社区教育中XX问题怎么看?”;二是案例类话题,通常是某个社区教育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某个问题,或是某地社区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

在社群学习中要不定期地开展线上大讨论,不必过于拘泥于时间和数量,只要话题有益,即可开始话题的讨论,以此激发社群成员的参与热度,从而提高社群活跃度。话题讨论的好处在于: 学习与探讨的话题更多是关于自身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学习的针对性;所有教师在社群平台上学习与交流,没有面对面的身份差别,这有利于普通教师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只要教师有参与的热情,社群管理者就要积极鼓励,要充分相信教师们的创造性;各个不同地区、岗位的教师在同一平台上交流与学习,增加对跨地区和跨岗位的了解,有利于工作中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3.工作分享

分享的冲动是社群时代一种巨大的势能。社群学习的分享有两类:一是基于工作的分享,社区教育文件通知、工作案例、先进典型、经验体会和国内外社教动态等;二是分享热点及好的文章等,可以是订阅号文章、博客、新闻、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存在,以激发社群的活跃度以及找到志同道合者。

对社群的管理者来说,发现好的分享内容要及时反馈、鼓励、延展,以肯定分享者的分享,提高分享者的兴趣。如果通过某篇分享,引起大家的热议,这不就相当一次小型的“翻转课堂”吗?所以不要小看“分享”的力量,社群学习就是要实现这种点滴智慧的汇集,积小胜至大胜。

4.体验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说的“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是一种效力更持久的学习方式,这就是体验学习的魅力所在。一个密切互动、紧密合作的社群,通过体验学习可以把“隐性知识”(如思维方式、做事风格、经验、默契、习惯等)内化为自己的“显性知识”(指可以用書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符号加以表达的书本知识)。

同时社群学习也并不一定只能是在线的,社群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同伴学习的状态。为增加社群学习的黏性,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学习者可以组织一个学习团队或学习共同体,通过完成一个共同的项目,或是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掌握技能,提升专业水平。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安排团队成员外出考察、调查研究,去社区教育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或者聘请有关社区教育专家来社区进行工作交流或学术讲座等。

四、提升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学习,要回归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从人性出发,从群体行为出发,关注参与感,关注个体的价值实现。一方面社区教育教师要主动学习,实现自主发展、自我成长。另一方面社会也要为社区教育教师创造一个按需学习、自主参与的社群学习氛围,要为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提升创设条件、搭建更多的平台。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来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1.从提升理论学习水平着手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社区教育相关理论的培训学习,拓宽社区教育工作视野,厚实社区教育理论基础。

2.从提升教育实践水平着手

通过开设社区教育公开课,举办教学评比、成果展示等活动,或者鼓励社区教育教师参与社会宣传活动,拓展社区教育教师的工作舞台,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社区影响力。

3.从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水平着手

鼓励社区教育教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或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建设等,积极参加省社指办、省成人教育协会或全国成教协会举办的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论文、案例等形式,总结经验,分析反思,提炼形成具有一定品质,可推广、可分享的经验。

4.从提升课程开发水平着手

适应信息化时代社区居民对“微”学习诉求的日益增长,积极推进微课建设。让教师掌握社区教育微课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社区教育微课评比活动;还可组织教师开发适合社区居民阅读的社区教育读本等。

5.从提升组织协调水平着手

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民大讲堂”讲座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策划、方案撰写等集体研讨活动,让社区教育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活动实践中有效提升其组织协调水平。

参考文献:

[1]鲁 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原因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3):48-49.

[2]魏国良.上海市社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朱素芬.社区教育教师多元角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34-68.

猜你喜欢

专业水平
论新形势下青年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音乐鉴赏生态课堂优化教师角色的思考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资产评估报告的说理与公开
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