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实现“垃圾不落地”的村庄

2018-01-10丁品

北京纪事 2018年1期
关键词:环卫工厨余酵素

丁品

7月的第一个周末,正午烈日当头。北京昌平区辛庄文化环保大集上,笔者看见环保志愿者杨婧正蹲在地上,用手将一个硬纸壳箱中的饮料塑料瓶、果汁包装盒、餐盒以及与其混在一起的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分拣出来,放入专门存放厨余垃圾的硬纸箱中:“就这一会儿没看住,就有乱倒的……”她告诉笔者,赶大集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仅有辛庄的村民,也有大量的附近商品楼社区乃至市区的居民。这就增加了集市垃圾分类投放的难度。

净塑行动,实现垃圾不落地

辛庄有2000多人(其中外来人口1000多人),500多户人家,以种植有机草莓为主。颇具国际盛名的华德福学校(南山艺术学苑)在2012年落户辛庄。一批新居拔地而起,一批学生及家长等新村民陆续入住。通过建筑和出租住房,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方便了,村民腰包鼓了,人人皆大欢喜。

然而,也有让人发愁的事,2015年年底,村里一只刚产羔的母羊因吞食塑料袋而丧命。更糟糕的是,人们发现,由于遍地是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野外放牧已很难让人放心。此前,还发生过婴儿被塑料袋套住头部,由窒息导致脑瘫的意外事件。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有目共睹:风吹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满天飞,遍地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垃圾渗液横流,严重污染着土地、水源和空气,且不少地方恶臭熏人,滋生的苍蝇和蚊虫成群。村里建了垃圾填埋坑,原计划10年填满,结果不到4年就快填满了,加之全村用地緊缺,村干部为此很是头疼。

7位学生的妈妈开展了塑料袋调查,了解到村里几家超市年购买塑料袋的金额高达1万多元。可见,人人是污染制造者,又是受害者。

“七妈妈”向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成立环保小组,在全村开展垃圾分类、从源头上治理垃圾污染的建议,获得“两委”的大力支持。经共同反复研究,拟订出规划整治方案;李志水村主任还自掏腰包4万元,用于净塑行动,村民和环保志愿者也纷纷响应。

2016年5月,“两委”干部入户了解垃圾产生的情况,示范如何垃圾分类,同时动员全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清走垃圾180多车。不留死角,大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村“两委”决定撤销全村原有的几个垃圾站,各家庭分发“两箱”(有毒物品箱和可回收物品箱)和“两桶”(厨余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村里早晚都有巡回垃圾车配备环卫工,按照固定时间和路线,挨户上门收集分类垃圾,按照垃圾车的音乐提示,倒置垃圾车相应的箱桶中,送到村环保站做堆肥或转送专业公司处置,从而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

2016年6月9日行动。8辆垃圾车一路摇铃放村歌,孩子们唱着跳着跟着跑,十分热闹。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一道随垃圾车挨家上门回收家庭分类垃圾,不厌其烦地宣传回收减量化、回收资源利用的好处。同时,清理、收集街道上的垃圾,随车环卫工有的干脆直接动手捡拾包括宠物粪便等垃圾投入到车上垃圾箱。这些行为感动了村民们,乱扔垃圾的现象也越来越少。

“净塑行动”打响。全村超市、小卖部和餐馆等商家不再出售塑料袋,业主自制纸袋做包装,村民纷纷重新提起布袋菜篮子。

据环保小组统计,垃圾分类之初的情况是:厨余垃圾65%、可回收垃圾10%、不可回收垃圾25%(打算通过进一步细分为42种来减量),极少部分有毒废弃物。后来,由于许多村民动手做酵素,厨余垃圾下降为30%-40%,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垃圾只占垃圾分类以前的三成左右(统计情况以当月为准)。目前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80%以上。

自己动手做酵素和堆肥

“七妈妈”等环保志愿者在环保专家指导下,学习动手分类垃圾,动手做酵素。除了自用外,还赠给村民共享,宣传既环保,又有多功能用途,还节约家庭开支的好处。

诸如将过去废弃的厨余垃圾——各种新鲜菜果皮混搭,与黑糖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桶中发酵数月,有治疗蚊虫叮咬伤、去除蔬菜农药、重金属残留和细菌寄生虫卵、洗头洗衣美容、清洁家庭卫生、除味等诸多功效,更不用说节省家庭开支,大量减少垃圾又保护环境的巨大好处。

尽管课堂上环保志愿者“口吐莲花”,但村民开始并不太相信。后来村里发生鸡和狗先后受伤,主人将酵素抹在伤吐,一周后伤口居然完全痊愈的事儿。于是有人尝试自身疗伤、美容、洗菜、打扫卫生等,效果还真的很好,很快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现在有一半以上家庭都做酵素。如今无论在村里串门,还是外出探亲访友,做酵素成了热门话题。

村里建起了环保站,开展厨余堆肥。剩饭菜,菜叶、果皮、枯树叶等酵素渣,掺黄土、秸秆、菌类做堆肥。堆肥是一件又脏又臭的累活,厨余菜叶果皮掺杂着人粪便纸宠物粪便之类,志愿者们天天和环卫工一起干,发酵渣等污物溅到身上,臭味几天去不掉,但并没有人因此而退缩。

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一开始堆肥发酵的效果差,几乎搞成了新的垃圾堆放点。后来请了专家来做技术指导,才逐步“上了道”,使用一层新鲜厨余覆盖一层新鲜草料,可大大减缩厨余垃圾的腐熟率,半个月就能腐熟一批农家肥料,施到地里肥土壮苗效果好,种植户还省了大笔买肥料钱。目前,环保站拟通过菌种堆肥和试验厚土栽培,同时试点多种经济作物种植,如香草、香料、花卉种植等,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经济模式。

贵在坚持

“净塑行动得人心,群众发动起来了下一步难在如何实现可持续,而不是一阵风。”这是杨婧等环保志愿者最关心的问题。一年来,“净塑”行动在村民中也会产生反复——有人还是不会识别各种垃圾,分不好;有人则是懒得分;有人是太忙,没空分;有人嫌麻烦,干脆直接堆放在自家门口。如此种种,给专职环卫工最后一道分拣工序添了不少麻烦,而环卫工时间一长,也可能出现因马虎而分拣不到位的情况。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垃圾不落地”成为空话,需要通过长期细致的宣传教育和严格制度监管等加以解决。

一年多来,村干部坚持起表率作用。李主任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自带夹子和口袋在街道和村子周边地区坚持捡垃圾。村里孩子都是他的“粉丝”,学着他的样子到处捡垃圾。有的孩子随家长晚上去村外散步,会特别留意在地上捡拾塑料等垃圾,说小羊小鸟吃了会丧命的!家长们也跟着捡,统统带回家,交村环卫站统一处理,可以说,“净塑”已经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动。不少村民外出购物自带布袋,拒绝塑料袋包装,摊主会说:“是辛庄的吧?”

目前,有环保志愿者因为孩子毕业等各种原因离开了,也有志愿者慕名前来报名加入。市区两级政府,也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一些基金会和公司,也通过网络给予辛庄赞助和支持。

辛庄被列为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北京市和各地来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目前“净塑”行动已经辐射到周边10公里的村庄和商品楼社区。例如,与辛庄相邻的桃林村,也开展了“净塑”和“垃圾不落地”行动,许多村民也都在学习制作酵素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卫工厨余酵素
厨房里的芽芽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把休息室还给环卫工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环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