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记》赏析

2018-01-10禾一

铁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战乱桃花源记渔人

禾一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1)人捕鱼为业。缘(2)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3)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7),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8)。具答之。便要(9)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10)邑人(11)来此绝境(12),不复(13)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15)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16)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17)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18)之。及郡下,诣(19)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0),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21)往。未果,寻(22)病终(23),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2)缘:沿着,顺着。(3)穷:走到尽头。(4)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5)俨然:整齐的样子。(6)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7)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8)从来:从……地方来。(9)要(yāo):通“邀”,邀请。(10)妻子:指妻子、儿女。(11)邑人:同县的人(12)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3)复:再,又。(14)间隔:隔断,隔绝。(15)无论:更不必说。(16)延,邀请。(17)不足:不值得。(18)志:做标记。(19)诣(yì)太守:拜见太守。(20)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21)规:计划,打算。(22)寻:不久。(23)终:死亡。

解析

此文记述的是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与一般的仙界故事不同的是,桃花源中人并非神仙,而是为躲避战乱隐居的普通人。文章的大意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一一作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摆酒杀鸡款待他。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听完不禁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郡城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感言

魏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著名的“乌托邦”,他笔下的世外桃源,代表了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也是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陶渊明憧憬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里田园环境优美,人民怡然自得。这样的理想社会中,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同时意识到要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好。桃花源的理想从侧面反映出充满战乱、百姓流离的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无穷尽的灾难。这种切身体验和艰难生活的积淀,激发了他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理想社会的迫切愿望。桃花源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同社会,也是中国历代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在中国古代社会,这种“理想国”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都有暗示,桃花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理想国的构建屡见不鲜,如老子的“小国寡民”、列子的“华胥国”等,但在思想上能为更广大的普通人群所接受,在描写上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亲切的,当属《桃花源记》。这是因为陶渊明不但有对人的自由生存方式的理性思考,更有躬耕垄亩的实践。“桃花源”并非完全流于空想,它不仅是诗意的,也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曾经支持过陶渊明的智慧与力量,也許能给当代人有益的精神启迪。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谐,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到了近代,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的“大同社会”,孙中山倡导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这些作为中国理想的社会模式,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思想成分。这些思想虽然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追寻中国梦的理念有所区别,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桃花源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企盼。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农业税的取消,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历史走到今天,一些在古人眼里遥不可及的理想已经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事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正一步步熔铸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守初心,必能行稳致远。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战乱桃花源记渔人
A Greedy Story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打渔人
6年战乱
逃离家乡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