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性”语文理想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0胡春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阿长三性松鼠

十多年来,本人致力于追求“三性”语文理想课堂,即参与性、愉悦性和实效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所以,我认为要实现“三性”语文理想课堂,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要让他们参与,而且使他们争着参与,整堂课应该在轻松愉悦中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下面结合本人设计的三个课例,谈谈自己对“三性”语文理想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一、参与性是实现理想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堂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参与,教师必须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意识。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占的时间长,不想退出“讲”的舞台,还想当主角,学生只能是主讲教师的陪衬,那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学生的参与,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热闹,学生的思维应该真正活跃起来,学生要全身心地融入到语文课中,忘记时间的存在,只想对文本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出合理的答案,他们会在参与中寻求与同伴的合作,而不指望老师的讲解。

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参与性呢?我觉得必须精心设计主问题,也就是要有一条主线,正如黄厚江老师说的那样,先在所教的课文当中选择一粒种子,然后让这粒种子长成一棵主干,在这个主干上生出根根青枝,最后萌发出片片绿荫,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设计主问题,也就是找出这颗种子非常关键。

这里以本人设计的《皇帝的新装》为例,整堂课用我拟的一副对联统领,上联是“昏皇帝入圈套丑态毕露”,下联是“奸大臣夸新装虚伪尽显”,在对联上提出了四个问题:1.谁设了什么圈套?2.奸大臣是如何夸新装的?3.皇帝为什么会上当受骗?4.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皇帝的丑态?这节课通过这样几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把原本非常难统领的一篇童话串联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这篇童话以皇帝为代表的整个国家愚蠢、虚伪、自私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了童话的主题。

本人认为,主问题就好像一只风筝,它无论飞得多么高,都应该由教师手中的那根线牵引着,而这根线就是教学目标,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找到主问题,找到一粒种子,把支离破碎的内容去掉,然后放手靠学生自主参与去解决问题,整堂课就能实现学生的参与性。

二、愉悦性是实现理想课堂的保障

愉悦性是理想课堂的飞跃,也是保障。教师仅仅有让学生参与的意识还很不够,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参与,难度就非常大。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呢?本人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精心设计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愉悦地参与。

下面以设计的说明文《松鼠》为例,谈谈如何体现愉悦性。

以往教说明文我们一般教“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为了让学生愉悦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本人虚拟了一个动物世界要评选形象大使,松鼠要竞选的学习情景。教师做评委,让学生以松鼠的身份参加竞选,和教师形成教学对话。

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语文活动:

活动一:宣读申报稿

要求:1.把课文变换为第一人称。

2.读出自豪之情。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读课文,学生读得很投入。

然后我提出:请用申报稿中的一句话概括你们松鼠的特征。

学生很自然地回答道:我们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活动二:自圆其说

教师说:评委会对你们所说的驯良特点不认可,请从第三段中划出能说明你们驯良的语句并解释。教师点拨,你们可以尝试用对比法,比如与同名的老鼠、黄鼠狼作对比,还可以与肉食动物作对比来概括你們的驯良。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纷纷从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和主要食物三个方面说明松鼠不接近、骚扰、伤害人畜。当听完学生的发言,教师认可松鼠是驯良的。

活动三:比较语言

先请一只小松鼠读第二段,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要求:评委会对第二段做了四处删改,认真听,尝试着记,读完不看书请大家找出四处删改。学生听得非常认真,读完不看书很快就找出了四处删改:

改文为(出示ppt):

我们面容清秀(清瘦),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有时)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我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我们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学生在比较中非常容易地理解原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活动四:说服评委

请选择一处准确或生动的词语或句子,尝试用“删”或“改”的方法分析(学生写品评文字,教师巡回解疑)。

黄厚江老师是这样评价这节课的:

这是一篇教学定位清晰、教学设计很有特色、课堂活动充分、教学效果显著的阅读课。

这样的教学创意,不仅切合文体和文本的特点,更切合初一初二学生的特点。在设计了新颖的教学情景之后,并不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教学情景本身,更不在表演性的竞选形式上花功夫,而是领着学生扎扎实实读课文,认认真真研习文本。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文本,以文本为平台设计问题,组织活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解决问题,立足文本开展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一般的说明文知识,但又完全体现了说明文教学的文体特征。

有根据课文内容朗读申请报告,有用一句话概括松鼠的特征,有用课文的语句反驳评委的质疑,有对评委会的文字进行改错评析,有修改课文语言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在语言活动中读文本,在语言活动中学习阅读。endprint

可见,有了真正意义的语言活动,学生就能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实效性是实现理想课堂的核心

如果有人认为语文课实现了学生参与性和愉悦性就是“理想课堂”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什么样的语文课才具有实效性呢?本人认为要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听说读写活动。

下面结合设计的《阿长与<山海经>》课例,说说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学习本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活动:今天我们也不妨阔气一把,假如你家也要请一个保姆,你愿意聘请阿长吗?为什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设计这个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浏览课文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句感知阿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愿意和不愿意的两派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体现阿长优点和缺点的语句,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愿意参与,培养了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设计的第二个活动是:设计语言。同桌一组,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另一名学生当阿长,请两个同学一组设计表演阿长买书的对话,然后展示。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课文中并没有具体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学生通过设计、想象买书、卖书的对话过程,就能真正理解不知道书名的阿长买书过程有多么的艰辛,在这之前阿长一定耐心、细致地询问了迅哥儿想要的是一本怎样的书,然后她又费了怎样的周折才买到书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感悟到阿长对童年鲁迅无私真诚的爱。

活动三是添词朗读。假如你就是迅哥儿,接过阿长递过来的“三哼经”,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请在25段合适的位置加入一些叹词或语气词来表现迅哥儿此时的心情。

學生交流时就有:

(啊!)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啦);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呀!)是四本小小的书(哟),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呢)。

学生在添词朗读中,甚至还生成出用方言朗读这段话,学生很愿意尝试着读,学生就在身临其境的朗读中真切地体会到了阿长买书历经了千辛万苦,迅哥儿接过书时刹那间产生的震惊、兴奋、激动、感激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情,通过添词朗读活动作者表达的感情不但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所理解而且被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通过朗读传递了出来。

活动四是:拟写挽联。老师想为阿长写一副挽联,我拟的上联是“无姓无名无家庭”,大家能否对出下联呢?

学生通过思考,纷纷发言“有亲有爱有真情”,“有爱有情有关怀”……然后教师点拨:我想,鲁迅先生泉下有知的话,他肯定也对同学们拟的挽联感到满意,因为你们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

最后我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读出作者对阿长的怀念、热爱、感激等真挚的情感。

整堂课是有实效的,真正实现了黄厚江老师所倡导的“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以上是本人在追求“三性”语文理想课堂所做的实践和思索,“三性”分别着眼于能力、情感和评价三个维度,本人对“三性”语文教学的探索研究,旨在实践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教学思想,追求“三性”语文理想课堂,旨在向“有语文味”的语文课靠拢。

胡春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长三性松鼠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