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述

2018-01-10陈西川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术班邵阳美术

陈西川

我原名陈熙春,湖南邵阳市人,1929年12月13日出生。父亲陈子述是蔡锷将军的启蒙老师,四叔陈子藻是蔡锷将军的秘书,1932年至1934年,父母相继去世,我由长嫂黄菊华抚养,长嫂系蔡锷将军亲外甥女,1952年去世。我小学、初中都在本县读,那个年代,邵阳为县编制,初中是偕进中学,是回族学校。1943年,日冦逼近湘中,随长嫂逃难到四川重庆,当时亲兄陈丹白在中国农民银行下属一个中农小学任美术教师,当时国民党当局为了收容从敌占区逃亡到重庆的失学青年,特建立一所农业职业学校。学校设在重庆江北一座破旧小的寺庙里。三间教室均为新建的茅瓦土墙。国难当头,我能进所学校也算万幸。1945年日冦投降,随学校迁至江苏南通,挂的牌子是“国立南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7年职业学校毕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我只好回老家,经人推荐在本县一所民生小学教美术。1949年9月中旬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那时长沙已解放,我和同伴四人向长沙投奔,跑到双峰被当地国民党驻军扣留,关进一间小屋里,看守兵对我们说,营长出去打牌去了,赢了钱,你们好运,输了钱,就不知道了。傍晚营长哼着京调回来了,走进小屋对我们说:“你们哪里来,回哪里去!”营长把我们放了后,我们连夜抄小路去长沙,第三天终于到了长沙。当时有两所为解放军管理的大学,一所革命大学,一所军政大学,大学专门招收我们这些由白区投奔解放区的青年学生,我很快进入革命大学,他们可能进了军政大学,以后我们失去联系,只有那位叫蔡达人的同伴若干年后也回到邵阳,在市交通局任职,现健在。我投入革大,头三个月接受革命教育,年底即应征入伍随四野49军赴广西参加剿匪任务,不到一年,组织了解我有绘画特长,把我调到南宁军部后勤部《战士卫生报》做美术工作。1953年初组织把我们这批有高中文化的同志集体复员到东北沈阳,按个人志愿任选大学学习,当时我选的是鲁迅文艺学院绘画,该校是由延安迁来,不久改编为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沈阳戏剧学院。1955年鲁美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内蒙古师院任教,一年后師院把我送到中央美院由吴作人、艾中信两位导师领导的教师进修班学习,为期两年。这两年的学习使我终身受益,自己一个出生清贫的孤儿,在国家一流的学校学习,而且一切开支由国家负担,党的培育恩情牢记在心,有生之年我一定报答。

没有围墙的美术学院

1962年我遇良机由内蒙古师院调天津轻工局下面的工艺美术设计室。1964年终于由天津调回家乡邵阳工农兵文艺工作室,该工作室不久便改为群众艺术馆。回家乡不久我就提出办美术培训班,但领导不同意,主要是那个时代社会不是那么安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那时我周围逐渐聚集一群男女青年,他们要求学画,要参加高考,我觉得我的责任重大,他们的要求是对的,不能耽误他们的前程,当务之急是画室。那时邵阳没有什么宾馆,旅馆也不多,但有廉价的客栈,本地人叫伙铺,光顾多的是农民,这个客栈进出方便,对于背画夹的青年男女,老板和住客农民都欢迎,那时还没有模特费的规矩,农民不会找你要报酬,还有最大的好处是这里形象生动。这个游击式的学习收到意外的效果。我当时的工作就是辅导,我把素描作为最重要的一环,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学生必须逐步掌握和理解那些带规律性理念的观察方法,素描基础打好了,别的画种就有据可依。这群青年男女有一个共同情况如家境贫困,都存在穷者生变,所以都有上进心,学习自觉用功,在学习阶段没有一个把时间花在恋爱上,对绘画的悟性都在中上水平。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这群青年绝大部分都考取全国一二流院校,如央美、中央工艺、浙美、广美等。值得一提的是,央美王朝闻导师美学研究生班招五个研究生,邵阳占了两个,一个是邵阳刘晓路,一个是隆回李露明。还有一个工人出身的学生李自健,他以中南五省专业成绩第一名考入广州美院,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人性与爱”主题油画展在中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影响深远,为国为家乡争光,他自筹资金,在长沙湘江旁盖了一座国内一流的美术馆,现已对外开放。

邵阳群艺馆美术培训中心

1976年,一切都恢复往日的平静,文革远走了,那个没有围墙的打游击的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时我向领导提出办美术班,得到领导大力支持。随即将完工的群艺馆大楼将有300多平方米的第四层作培训班画室。1979年美术班正式成立。当时办班有两个宗旨:第一个向美术院校输送人才。另一个宗旨:基本是义务教学,对家境好的收少数学费(约为省里收费的八分之一)填补必要开支,如教师模特的工资、水电、上交管理费等,远离商业操作,每年两期,每期两百人左右,学员基本上是邵阳九县三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晓露一篇《来自湘中的报告》全面介绍了美术班情况,在全国性的刊物《美术》上发表,外省如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港澳都有人慕名前来。在教学上,我仍然把素描基础作为重中之重。由于每年升学率较高,美术班被称为邵阳“绘画摇篮”,该班2003年由广美毕业的陈小川(我的小儿子)接棒至今。

前前后后美术培训快五十年,我以前的初衷为家乡无偿培养人才,报答党对我的培育之恩,我现在仍想这样做,但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五十年来,在我这里受过培训的学生近三万,考取美术院校已过三千,那些因客观原因未参加高考的,许多也因在美术班学到绘画技能而找到工作,能解决一些社会就业问题,这也是一件好事。

由于在美术培训上做出些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美协在山西太原召开全国美术工作会议,时任美协主席的华君武在大会上对我培训工作进行了表扬,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驰、邵阳市宣传部部长唐炎都在有关会议上对我进行表彰,有关报刊和电视台也対我进行了报道,而且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成为中国美协会员。作为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对为一切我倍加珍惜,一想到当年刚进入美术班,一群看牛伢子、青年、工人、高中生,现在他们的身份是教授、画家、设计师,他们都在为祖国的强大在努力工作,我就感到莫大的慰籍和愉快。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班邵阳美术
寻梦
美术篇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