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探析

2018-01-09王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探析

王娟

摘要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前途命运,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被提到新的高度。国企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廉政文化建设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新时期国有企业 廉政文化建设 探析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中起基础作用,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地位与作用的要求,研究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确立,但是在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建设上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经贸联系更加紧密,西方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带给国有企业新思路,有利于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促进国有企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学习与交流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会潜移默化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产生微妙的影响。这些影响反映在国企职工的生活与思想、行动上,企业职工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消费观念正在扭曲正确的价值观念。导致我国国有企业腐败案件不断发生,甚至有的案件触目惊心。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在深度以及广度上表现出与以往较大的变化。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力量,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企业包括廉政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十分健全。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企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一)执政之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是国家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国有企业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与政治建设关系密切。搞好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带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的代表,只有企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贪腐之风存在企业中,那么广大职工的消极不满就会转移到执政党身上,给企业发展造成障碍。

国有企业对财政收入的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社会最防广泛的资源,受人民所托。如果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滞后,腐败行为滋生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当前,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利随意处置国有资产,以此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损失的是企业,伤害的是国家。重视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增值,为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为社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二)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在既定制度的框架之下。实际中的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监督不严、管理混乱等乱象,影响企业改革的效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廉政教育,企业内部管理才能逐步完善,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才能落实,企业改革才能稳步推进。

开展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发展与维护好职工的广大利益,也是企业发展,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的保障。廉洁的企业文化、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容易凝聚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支持;而腐败的企业,不仅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使职工不公平感增加,无形中增加企业改革的阻力,国家的政治改革也会因此受到掣肘,后果是严重而又深远的。因此,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充分重视固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增强职工改革的信心,坚定党与人民的血肉之情,进而才能促使国家兴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

(三)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中国梦对于每个中国人的意义都是非凡的,这个梦想提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共同期望,需要每个中国人为此努力。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腐败现象如同毒瘤始终威胁党的肌体和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容易造成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导致企业和职工利益被践踏。国有企业的腐败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如果腐败之风在企业内部盛行,必然滋生歪风邪气,职工只关心关系网营造和个人利益的满足。污浊的国企风气直接影響社会环境的优化,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通过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效遏制腐败现象,使国企职工的利益受到保护,企业规范有序的运营。

二、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发展状况及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基层反腐的力度空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新时期,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总体上稳步推进,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许多企业在廉政文化建设上紧跟中央步骤,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收效明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贪腐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

(一)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国有企业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主动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上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与组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

一方面,国企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的廉政思想。廉政文化是思想与行动及其关系的总和,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国有企业廉政文化理应包含“廉洁从业、诚信守法”等内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承担企业廉政风向、提倡廉政精神的任务。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切实的载体。不论是廉政理念或是廉政活动,不能脱离一定的载体。廉政文化的载体是廉政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凭借。要不断拓展廉政文化载体范围与内容,使企业廉政文化通过不同渠道、多个层面渗透到员工生活中和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遇到的挑战

第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大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垄断行业,掌握实权的领导利用职权,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收入分配,以权谋私。一是企业领导利用关系,创办与企业有业务来往的私人公司,通过合法交易的掩护,将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公司;二是利用国有企业改革或上市之际,用内幕消息,获取暴利;三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企领导为了谋取私利,对国有资产进行虚假评估,将其中的差额归到自己名下。

第二,职务消费严重。在一些干部中仍存在特权思想。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己的收入与消费方面。有些领导为了一己私利,为自己制定公务消费标准,以各种名目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公款私用、公车私用行为不胜枚举。

三、国有企业腐败行为的原因

(一)企业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处在关键时期,企业内部制度还不健全,使得许多利欲熏心的人钻了空子。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复杂,企业领导人与政府官员双重身份情况较为常见。国有企业权利集中在部分人手中,容易形成“一言堂”。在控制着巨额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腐败。

(二)缺乏有效监督

监督上的缺位和乏力,使部分国有企业一把手容易凌驾组织之上,不允许有不同意见。权利失去监督,腐败就容易滋生。当前,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大部分是等出现了异常情况才响应,经常是被动参与。

四、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文化精神引领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首先从精神层面要加以引导。形成廉政的思想信念,才会有自觉的廉洁行动。强化理论学习,引导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从思想上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二)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制度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制度要依托具体的廉政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明确实施主体和完善配套法规。四个方面,分工协作,才能保证廉政制度落到实处,完成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建设探析
VR阅读探析
浅谈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立足“三位一体”打造“廉洁之城”为湖畔旅游名城建设耕植一方清风净土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