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8-01-09李阳赵锋韩晓丽林晋军汪本福张枝盛陈少愚董俊杰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氮肥水稻

李阳+赵锋+韩晓丽+林晋军+汪本福+张枝盛+陈少愚+董俊杰+程建平

摘要:为了培育较为健壮的秧苗,试验设置2个品种4个育秧期间的肥料管理模式,分别为每盘22 g壮秧剂(T1,对照)、每盘1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第一次追施)(T2)、每盘12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50 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50 g/盘(第二次追施)(T3)、每盘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二次追施)(T4),考察对育秧期间秧苗素质的变化。结果表明,T3处理秧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苗期肥料使用可能出现秧苗生长瘦高现象,注重氮素追施量;各品种各处理秧苗素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对不同品种的处理要有所不同。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氮肥;施肥模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3-448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3.015

Abstract: For cultivating strong seedling,this study adjusted the management of fertilizer in seedling period. Four treat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tudy,including 22 g seedlings regulator(T1,CK),17 g seedlings regulator+50 g 0.5% urea solution(first topdressing)(T2),12 g seedlings regulator+50 g 0.5% urea solution(first topdressing)+50 g 0.5% urea solution(second topdressing)(T3),7 g seedlings regulator+100 g 0.5% urea solution(first topdressing)+100 g 0.5% urea solution(second topdressing)(T4).And seedling quality was surveyed in seedl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dry mass of shoot under T3 treatment accumulated more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 amount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should be caution,otherwise seedling may grow thin and tall in seedling period,and the application of topdressing nitrogen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Seedling quality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were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on different varieties. So,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for different varieties.

Key words: rice(Oryza sativa L.); seedlings quality; nitrogen fertilizer; fertilization mode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保障中國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当前水稻发展方向以轻简高效低成本为主要方向。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是一条主要途径[1],其中机插水稻的农技农艺结合是构建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关键。培育高质量机插秧苗是机插水稻的首要步骤,前人总结在控制秧龄、床土培肥、精确定量播种3个关键点控制秧苗质量[1],在现有条件下,适宜选择产量潜力较大的大穗型水稻品种,务必控制秧龄在3~4叶[2],避免超龄移栽,若秧龄由16 d延至21 d,即使调整播种密度和施肥也会表现减产趋势[3,4];秧苗的生长养分主要来自床土,增加床土速效养分含量,可加速床土培肥[5],但是速效养分不能持续供养分,有研究表明使用壮秧剂[6]、复合肥[7]或者调整施肥方式等手段可为秧苗提供养分,或者通过减低播种量提高秧苗素质[8],优化播种量与基本苗和产量的关系[9]。但是前人在研究肥料对秧苗影响仅仅针对肥料种类或者单一施肥方式等,很少针对秧苗需肥规律来施用肥料。本研究针对此问题,通过调整施肥模式培育健壮秧苗,以期为机插水稻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两系杂交籼稻新两优223和常规籼稻黄华占。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6-9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盆栽场进行。播种时间为7月6日。试验使用硬质育秧盘,育秧土按土沙比2∶1混合。土壤pH 7.53,有机质含量23.34 g/kg,总氮含量0.189%,总磷含量0.074 5%,总钾含量2.06%。

共设4种施肥模式:处理1(T1),每盘22 g壮秧剂(对照);处理2(T2),每盘1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第一次追施);处理3(T3),每盘12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50 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50 g/盘(第二次追施);处理4(T4),每盘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二次追施)。第一次追肥在播种后第10天,第二次追肥在播种后第20天。每个处理6盘,每盘分两个品种,黄华占用种量100 g/盘,新两优223用种量90 g/盘。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植株干物质量测定。播种后9 d时开始取样,每4 d取一次样,每次每个重复随机取有代表性的10株秧苗。将每个植株分为根部和地上部两部分,在烘箱先105 ℃杀青30 min,在70 ℃下烘至恒重。用万分位天平称量,记录。

2)株高、假茎宽。取样方法同植株干物质量测定,将10株秧苗分别测量长度,记录;将10株秧苗并排在一起,植株间无间隙,测量10株秧苗宽度,记录。

3)可溶性糖含量。用地上部干物质测定可溶性糖含量,使用蒽酮比色法测定。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tatistics 9.0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秧苗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相同时期和处理,新两优223的干物质要高于黄华占,品种间差异明显。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T3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大部分高于其他处理,两个品种表现一致,而T1和T2处理在不同时期取样,表现不同。播种17~21 d,植株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前期,以T1和T3表现最为突出,所以可能是由于氮肥前期稳定供应,后期合理追施量有关。

2.2 不同处理对秧苗假茎宽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处理对不同品种秧苗假茎宽的影响不同,品种间差异明显,两个品种的T3处理假茎宽、T4处理假茎宽的差异程度大于T1和T2。各处理对黄华占的影响显著,T3的假茎宽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而新两优223对各处理反应较小。

2.3 不同处理对秧苗株高的影响

由图2可知,品种对处理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新两优223的秧苗株高均明显高于黄华占。黄华占以T4处理株高最高,T1处理株高最矮,两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新两优223以T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

2.4 不同处理对秧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黄华占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T4>T3>T2>T1,新两优223的处理效果和前者类似。

3 讨论

通过秧苗期的肥料管理是培育壮秧的方法之一,调整氮素用量对秧苗的株高、根系生长情况等有较大的影响。有研究在育秧期设置多个氮素水平处理,其中以12.96 g/m2的纯氮量显著促进植株高度、叶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根数,但是其假茎宽低于其他处理[10],本试验有相似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因为秧苗期对尿素敏感,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株高有显著的影响,使得植株呈现瘦高的生长状态。壮秧剂+尿素追肥的施肥模式可以较好地补充单一基质或单一尿素的不足,有研究对插秧专用肥、复合肥等做对比试验,以专用的育苗专用肥的育秧效果最好,成苗率达77.8%[11];而有研究以控释氮肥量试验秧苗生长,发现适量的控释氮肥量可有效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幼苗的生长[12],也就是说,对秧苗生长期间给予持续、有效、足量的肥料供应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本研究底肥使用适量的壮秧剂,保证秧苗前期营养的供应,后期以尿素及时补充营养,保证培育健壮秧苗所需的充分养分;壮秧剂培肥浓度在0.8%时可显著提高秧苗发根力、干物质等秧苗素质指标,过量则呈下降趋势[13],同时也要注意氮素的用量,过量可能不会继续促进秧苗素质的提高,相反会有一定的副作用[7,14]。本试验结果认为,秧苗在不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在秧苗快速积累时期给予有效的营养补充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273-1289.

[2] 吴一梅.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江苏扬州:扬州大学,2007.

[3] 沈建辉,邵文娟,张祖健,等.苗床落谷密度、施肥量和秧龄对机插稻苗质及大田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3):402-409.

[4] 李 阳,程建平,赵 锋,等.不同播期及秧龄对机械栽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35(6):52-57.

[5] 张祖建,于林惠,王 君,等.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培肥效应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9):1384-1390.

[6] 田晋元,吴建鑫,莫钊文,等.壮秧剂对不同基因型超级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12-15.

[7] 梁玉刚,黄 璜,李静怡,等.复合肥浓度对水稻半固体播种秧苗素质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5,29(6):581-584.

[8] 于林惠,丁艳峰,薛燕凤,等.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3):73-78.

[9] 彭長青,李世峰,卞新民,等.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619-1623.

[10] 李晓蕾,钱永德,黄成亮,等.苗期氮素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47-50.

[11] 邵文琦,庄 春,钟 平,等.肥料施用方式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84-86.

[12] 杨越超,张 民,陈剑秋,等.控制氮肥对水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5):1126-1135.

[13] 钱银飞,张洪程,郭振华,等.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8(4):28-30,31.

[14] 李刚华,李德安,宁加朝,等.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6):610-616.

猜你喜欢

氮肥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