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与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2018-01-09张建东

新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场农户经营

张建东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面积约为全球的7.3%,需要养活约占世界人口的1/5,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从2013年开始国家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价值。适度规模经营在该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家庭农场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

1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分析

1.1缺乏扶持政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主体,仍处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在基础农业设施、产品销售以及土地流转等配套体系中缺乏统一标准,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碰到一些阻碍。主要表现为政府缺乏对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因此在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方面并不到位,家庭农场发展得不到有利扶持。为保证农业发展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通常的做法是金融贷款。但是现实情况是,现行政策给予农户贷款前提要求农户有抵押物,而有可能进行抵押农户房产并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户贷款之路受阻。此外由于农业波动性大,风险较高,商业保险也并不乐意参与农业投资。再加上即使农户有抵押物进行抵押,但是往往手续繁琐,从而耽误农时。

1.2缺乏配套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除了资金的支持之外,机械、水利等配套的农业服务设施也尤为重要。家庭农场在机械的更新换代方面存在阻碍,首先是农业机械配置不完善,其次是机械性能普遍落后。再加上地域的问题,县、乡镇的农业机械维修中心相对较少,再加上维修人员的技术有限,机械维修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与之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尚未建立,导致家庭农场在经营的过程中发展不畅。

1.3农户农业生产意识薄弱

家庭农场的经营者通常为农民,在文化程度方面而言相对较低,因此在接受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额困难。当前农业发展逐渐从劳动性向集约型、技术型发展,但是农民由于缺乏良好的文化基础,對于新理念、新技术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家庭农场在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2适度规模经营的策略分析

2.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农户提供发展保障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与风险成正比,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发展,就要开战适度规模经营。针对于当前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缺少政策扶植、金融保障等问题,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惠农政策,保障农业发展。如在农户购买成产工具、化肥等给予补贴;对于农户用于扩大农业生产的行为给予金融支持,适当降低贷款的门栏,给予优惠的贷款利息等。此外,针对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率低的情况,可通过建立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等,保障农民的生活,从而降低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进而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化经营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2.2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

农业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农业设施,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针对于当前生产工具、技术薄弱的家庭农场发展状况,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开展水利工程,解决农业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其次,加强技术扶植,根据地域、农作物及经营规模等开展滴灌、喷雾等先进的灌溉方式;同时对耕种、播种、撒农药及收获等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最后,建立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户融资、生产以及后期的农产品销售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保障农户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有良好的销售渠道。此外,还可通过建立家庭农场示范基地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示范基地可为周边的农户提供大型农机合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的服务,进一步带动周边家庭农场的发展。

2.3加强农户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经营水平

为提高当前家庭农户的经营水平,针对于农户的技能培训尤为重要。因此,可建立农户技能培训中心对农户进行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农户农业经营水平。可采取定期组织农户集中培训或者深入农户种植地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的方式,为农户农业成产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应对农户进行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培训,帮助农户掌握现代机械化生产的操作技能,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实现机械化生产。

3结论

当前家庭农产发展存在困境,但是在困境中也存在机遇。家庭农场要实现质的飞跃,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也需要开展基础农业设施服务建设、加强农户技能培训,用先进的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场农户经营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场假期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号农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