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绒山羊实用同期发情技术与应用注意事项

2018-01-09豆兴堂王世泉李丰田张兴会王家明

新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发情周期空怀生殖道

豆兴堂 王世泉 李丰田 张兴会 王家明

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技术是指利用某些生殖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空怀母畜的卵巢活动规律(发情周期),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和正常排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羊场使用此项技术有利于母羊同期配种、同期妊娠、同期分娩和羔羊同期出栏等,降低饲养管理成本,提高养羊经济效益。此外,通过生殖激素调控供受体卵巢活动同步,以达到供受体生殖生理状态一致,满足胚胎移植的技术要求,也是胚胎移植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

1同期发情技术方法

通过人为调控羊卵巢黄体期或孕激素作用时间来实现调节羊发情周期,一是通过延长黄体期来调控卵巢正常活动,如CIDR、海绵栓等都含有孕激素,抑制卵泡生长和发情表现;二是通过缩短黄体期,如氯前列烯醇(PG)消除黄体后再辅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促使卵泡生长排卵,最终母羊表现为发情。在养羊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有:CIDR+PMSG+PG法和CIDR+PMSG法。

1.1 CIDE-FPMSG-FPG法

该处理方法适用于空怀母羊。具体操作流程为:母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放置CIDR,放栓当天计为0天,第12~18天撤栓,撤栓同时肌注PGO.1毫克/只,撤栓前一天肌注PMSG250~350国际单位/只,撤栓后12~48小时公羊试情,每天2次,间隔6~8小时。笔者曾在4~5月对上一年度配种但空怀的有繁殖障碍绒山羊母羊采用该同期发情方法处理,发情率为71.43%,受胎率达60%。因此,该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较好、稳定,但应注意采用该法处理前应确定母羊处于空怀状态,否则会导致母羊流产。

1.2 CIDE+PMSG法

操作方法为:母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放置CIDR,放栓当天计为0天,第14~16天撤栓,撤栓前一天或撤栓同时肌肉注射PMSG200~330国际单位/只,撤栓后12~48小时公羊试情,每天2次,间隔6~8小时。在绒山羊进入繁殖季节应用该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较好,由于不使用PG,对于配种状况不确定母羊群相对安全。

2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2.1放置CIDR栓

在放置栓前要用75%酒精棉对栓枪(栓管)内外充分擦拭消毒,同时对母羊生殖器外表面进行清理消毒,防止生殖道感染。由于CIDR栓置人生殖道后呈现“Y”状态,因此放置时要使栓的两个“叉”呈水平状态进入生殖道,防止栓的两个“叉”在生殖道打开后压迫直肠,造成母羊肛脱。育成母羊不宜放置CIDR。母羊群放置CIDR后应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发生,对感染羊只进行对症治疗,感染严重时应撤除栓;母羊发生掉栓时应及时再次放置CIDR拴。撤栓时应动作轻、慢,防止损伤母羊生殖道。

2.2严格激素使用方法和控制剂量

母羊同期发情处理使用的激素有:PMSG、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LHRH-A3(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等,均应冷藏保存。PG为油剂,肌肉注射时牢固连接针头与注射器,持续均匀注射,防止漏药。其他水溶性激素应随配随用,严格保证用药剂量和药效。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母羊生殖系统紊乱,尤其是PMSG在体内半衰期长达40~1213小时,过量易造成卵泡囊肿,持续发情影响繁殖能力,降低养羊经济效益。

2.3配种有效措施

母羊发情配种时肌肉注射A35~10微克/只或hCG100~3013国际单位/只,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公羊本交或人工授精配种应1天2次,直到母羊不表现发情为止。本交配种时应计划好公母羊比例,确保受配母羊配种和配种计划精准实施。

2.4合理使用同期发情技术

在实施同期发情处理前要了解母羊群生產状况,包括是否经产,产羔时间,当前是否空怀等情况,防止因使用PG造成母羊流产。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同期发情配种时间,尽量避开冬季产羔,提高羔羊成活率。母羊群应用同期发情技术后下个生产周期应尽量使母羊自然发情配种,避免短时间多次对母羊群使用激素,否则易造成母羊繁殖性能下降。对母羊大规模使用同期发情技术时可以分多批次撤栓等处理,CIDR栓埋置时间10~18天对母羊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分批次可以减轻人员工作强度,降低公羊配种强度,也减轻母羊产羔时接羔护羔工作强度,有利于羊场饲养管理工作合理计划与实施。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情周期空怀生殖道
滩羊发情周期内4 种生殖激素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配怀管理要点(三)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TLR4基因在绵羊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