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五年“农家书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8-01-09刘丽萍

新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农家书屋文献计量

刘丽萍

摘要:以CNKI数字资源近五年来“农家书屋”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合著统计、热点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家书屋研究呈平稳趋势,形成了核心期刊群,论文发表比较分散。本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献来源、文献内容角度对“农家书屋”专题进行分析,对农家书屋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有助于把握全局,发现新研究的生长点。

关键词:农家书屋;文献计量;文献分析;统计分析

1文献资源来源分析

1.1数据来源

本文以清华同方公司开发研制的中国知网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统计源,该数据库具有文献量大、收录全面、检索途径多等优点。检索篇名为“农家书屋”,检索时间为2012~2016年,文献来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共计1657篇。

1.2分析方法与指标内容

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数据库中设定主题,并设置发表时间、来源等字段内容,利用办公软件Excel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数据。

1.3统计结果分析

1.3.1年度分布总量分析2012~2016年,近5年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共收录1657篇篇名为“农家书屋”的文献,平均每年约331.4篇。

1.3.2作者发文情况在检索出的1657篇文献中,独著文献1252篇,所占比例最大,为75.6%,由2名作者共同完成289篇,由3人及以上作者完成的116篇,合著率为24.4%。在1657篇文献中,涉及作者2204人次。说明多数作者只是偶尔涉足此研究领域,固定的研究者较少,研究不够深入。

1.3.3文献来源分析以上数据统计的这些文献资源涵盖的学科主要有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政党及党群组织、出版、文化、农业经济、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等。研究的层次所占比例较高的有如下4个:职业指导(社会科学),占30%;基础研究(社会科学),占26.4%;行业指导(社会科学),占12.6%;政策研究(社会科学),占11.8%。

1.3.4发文机构分析有关篇名为“农家书屋”的文献,按照发文机构分析,排名前五位的为新闻出版总署、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由此可见,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新闻和高校领域。

1.3.5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农家书屋”研究近5年间涉及基金项目11项,刊发基金资助论文52篇。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5篇,占总量的67.3%;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4篇,占总量的7.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3篇,占总量的5.8%;其他湖南省教委基金2篇,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篇,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各1篇。

国家科学基金项目都是经过各科学基金组织严格审查才批准的,只有达到较高研究水平,在当前处于科研前沿的课题和作者群体,才能得到基金资助。因此,由基金项目来源和比例可以看出课题和作者的学术水平的高低。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分析得出:基金资助比例以及级别高,体现了国家重视农家书屋的研究和发展,也表明我国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在从事该项研究。同时,国家对农家书屋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也会对农家书屋的研究有巨大帮助。

2文献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在农家书屋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如下方面。

2.1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政府开展的一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己管理的,提供给农民实用的书报刊以及音像电子产品阅读条件的一项公益文化服务设施,解决基层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着力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面貌与变化。

在CNKI数字资源中,按照篇名“农家书屋建设”检索,2012-2016年间,共发表文献224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农家书屋建设模式、农家书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农家书屋建设实践、各地农家书屋建设的实例研究等方面。

2.2农家书屋服务

农家书屋处于国家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底端,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最贴近民众、最方便民众利用。农家书屋一般是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

在CNKI数字资源中,按照篇名“农家书屋服务”检索,2012~2016年间,共发表文献27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农家书屋服务模式、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拓展、农家书屋服务水平、农家书屋服务体系等方面。

2.3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家书屋是一项民心工程,“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和全体农民的切身利益,还是关乎到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对农家书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模式,有利于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

在CNKI数字资源中,按照篇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检索,2012~2016年问,共发表文献67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研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等方面。

3农家书屋研究的现实意义

搞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对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解农家书屋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地建设好农家书屋。

3.1切实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扬农村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當今时代,文化更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农家书屋的建设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的文化鸿沟,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2提供有效信息资源服务,助力农民科学致富

农家书屋是培养农民学习习惯,提供有效信息资源,有助于科学致富的重要场所,通过知识的传递,传递农业科技情报和信息,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繁荣农村文化、实施科技兴农、发展农村经济。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特色资源的配置打造有地域特色农家书屋的做法,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3.3突出特色建设,成为农村少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以农家书屋为平台进行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已成为图书情报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事实证明,通过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知识、丰富文化生活、人性化服务是十分可行的策略。书屋可以重点配备少儿类读物以及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满足农村儿童自我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通过举办故事大王、演讲、征文等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多渠道增加农村儿童阅读资源,改善农村儿童阅读环境,加强对农村儿童的阅读引导,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集聚全社会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农家书屋文献计量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依托农家书屋提高全民阅读积极性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