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合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对患者康复影响分析

2018-01-09陈豪英杨玉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普瑞酮贝拉消失

陈豪英,杨玉珍

闽侯县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 350112

慢性胃炎是常见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有在各种胃脏疾病中有较高的病发率,患者胃蛋白酶、胃酸和内源性因子会逐渐减少。2016年5月—2017年4月针对慢性胃炎采用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的患者康复影响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胃内镜检查确诊,依据用药方案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22,年龄在22~56岁,平均年龄为(37.63±5.72)岁,病灶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例16和慢性糜烂性胃炎12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6:20,年龄在23~58岁,平均年龄为(35.13±7.64)岁,病灶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和慢性糜烂性胃炎11例,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 H20110160)口服,1 次/d,10 mg/次。实验组施行两联用药,在对照组用药方案加入替普瑞酮(替普瑞酮胶囊,国药准字 H20093656)餐后服用,3 次/d,50 mg/次。治疗观察期间,记录患者体征变化,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经胃内镜做胃黏膜细胞病理组织切片检测,分析两组治疗期间慢性炎症和活动性性炎症的变化情况,评分越低胃黏膜组织恢复结果越好;胃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免疫化学法观察细胞比例相关指标[1]。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 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黏膜修复对比

实验组治疗后EGFR细胞阳性比高于对照组,慢性炎症评分和活动性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胃黏膜修复对比(±s)

表1 两组胃黏膜修复对比(±s)

注:两组组间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EGFR细胞阳性比(%)慢性炎症评分(分)活动性炎症评分(分)对照组(n=46)实验组(n=4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5.32±2.27(20.11±3.28)a 14.61±2.57(26.53±5.26)ab 2.98±0.66(1.67±0.33)a 3.12±0.52(1.01±0.12)ab 3.10±0.52(1.81±0.24)a 3.23±0.41(1.03±0.21)ab

2.2 两组症状康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上腹疼痛消失、腹胀消失和反酸消失时间分别为:(5.92±1.47)、(5.91±1.28)、(5.47±1.62)d; 对照组上腹疼痛消失、腹胀消失和反酸消失时间分别为:(10.12±1.74)、(9.67±1.62)、(10.47±2.03)d。实验组症状康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患者会因为过度紧张或精神抑郁和疲劳,造成幽门周围括约肌群功能发生紊乱,胆汁长期反流引起慢性胃炎[2]。长期饮用酒精浓度较高的酒类会迫使胃黏膜水肿、出现充血甚至糜烂症状,过量酗酒人群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高的比例,同时烟草中含有有害的物质成分会促使胃酸过剩分泌,对胃黏膜产生有害的刺激性作用,过量嗜烟会导致胆汁反流,慢性胃溃疡及炎症。

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临床能够通过药物很好地控制病灶,避免炎症蔓延。实验组治疗后EGFR细胞阳性比高于对照组,慢性炎症(1.01±0.12)分和活动性炎症(1.03±0.21)分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炎症评分。分析评分原因可能是,替普瑞酮是萜烯类化合物,有很好的组织修复效果,是胃黏膜的保护药可以强化细胞广谱的抗溃疡作用。替普瑞酮含有诱导性热休克蛋白物质的生成产生的细胞保护作用,有效增加胃黏膜粘液可培养上皮细胞有改善粘液分泌和合成的药效[3]。替普瑞酮可以提供主要细胞因子用以提高胃粘膜防御与再生功能[4]。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实验组上腹疼痛消失、腹胀消失和反酸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症状康复时间。雷贝拉唑采用抑制胃壁组织细胞的酶系统从而阻断胃酸的分泌,弱化对溃疡的腐蚀性[5]。但是雷贝拉唑会产生依赖性,减弱基础胃酸分泌,因此通过配合替普瑞酮保障胃脏器基础胃酸代谢,并且防止胆汁反流侵蚀。替普瑞酮改善胃壁由于乙醇引致的粘膜损伤,维护胃粘膜增生区细胞的稳定性,加强粘膜细胞的增殖能力,慢性胃炎患者的不良体征的得到控制[6]。因为时间与例数因素限制,有关于慢性胃炎采用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待临床药理学实验深入验证和研究。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采用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患者不良体征康复时间缩短,胃炎黏膜组织的各炎症反应评分降低,具有临床普及运用的价值。

[1]许延杰,刘万灵,周国亮,等.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16,24(11):53-54.

[2]李伟峰.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2016,36(5):48-49.

[3]徐叶光.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85-86.

[4]李小伟,李克泉,徐敏,等.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1):49-51.

[5]徐杲,华娴,华婷琰,等.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1):2470-2472.

[6]洪丽莉,杨红旗,彭辉,等.含多西环素、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初治失败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5-7.

猜你喜欢

普瑞酮贝拉消失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老狗贝拉
四十九条围巾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消失的童年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
美永不消失
一贯煎结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