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情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08杨洪文

当代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图形情境情感

杨洪文

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离不开教学情感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纵观名师的课堂,无论是细腻柔和的吴正宪、稳重敦实的华应龙,还是智慧幽默的黄爱华、深沉老练的徐斌,无一不是用教学情感营造了课堂热烈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绪,就如同一块大磁石那样吸引着学生,让课堂高潮迭起且妙趣横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由此可知,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刺激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涌现出许多表象,激发出多种新异联想,从而形成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氛围。

然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了无生气、机械死板、启而不发的数学课堂,以及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没有激情的教学方式,这正是许多数学教师面对的难以解决的教学难题。要使教学情感成为优质课堂的催化剂,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搭建师生情感桥梁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与交往常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教师的一句启发的话,能打开孩子思维的天窗;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话,能给予孩子满满的自信;教师一个小小的指点,能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蹲下来”的亲切,更是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以上种种,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积极搭建师生情感的桥梁,就能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更具默契和协调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时,我首先用简单的导语进行思想沟通,激起学习情趣:“小朋友们!我们在以前就学习了‘认识图形这样的单元,你还记得我们认识哪些图形吗?”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我接着说:“上个学期学习的内容你们都还能记得,非常棒!之前小朋友们讲的这些图形,我们都能拿得起来,今天学习的图形,小朋友们能在书本上看到但是却拿不起来,偏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这些图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大家想认识这些新朋友吗?”通过这样的简单导入,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接着,我让孩子们拿出学具,画一下相关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然后组织讨论它们是用什么画出来的、有什么特点、图形叫什么名字等。就这样一边动手一边动脑,学生在主动乐意学习的情感带动下,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取了新知。

二、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

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更多需要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淡然的微笑,以及一个略微的停顿,都能被孩子敏锐的心灵感应到。所以,当教师有着健康愉悦的心理,以情激情,师生关系的和悦就容易激发教学的积极反馈,从而使课堂变得热烈。教师也因此获得信心和激情,越讲越有劲;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亲和与崇敬,越听越爱听。如此这般,教学效果自然事半而功倍。当然,从反向观之,教师如果精神萎靡、心情不佳,甚至带着怒火上课,这些不良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因而绝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调节学习情绪

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就好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孩子善变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换位思考,設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形成师生间心理上的相互信任。这种站在孩子位置和角度上的理解,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例如,在一次体育课完毕后的数学课上,我原本计划讲练习,以巩固一下刚学的新知识。可体育课教学了篮球的相关内容,运动量非常大,孩子们进教室时满头大汗、疲惫不堪。这样按计划去做肯定没效果,于是我宣布:“从上课铃声拉响开始,全部保持安静,休息15分钟,然后再上课!”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果然,15分钟结束后,一切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不仅这种由外在因素引起的学习情绪需要教师进行调节,其他如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内在因素形成的学习情绪也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理解并帮助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让学生和教师间加深了情感,对教学更加有利。

四、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数学相对语文来说,教学情感来得不那么直白。这需要数学教师巧思妙想,创设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开展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些数学情境,可以是现实的、有趣的、探究的、开放的、新奇的也可以是喻理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情感充满其间,从而感染孩子,让其得以带上深厚的数学兴趣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利用一点一点地提示逐渐将孩子带到问题情境中,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乎先情。”对学生满腔热情、耐心引导,在学习上帮助,在生活上体贴,在思想上关怀,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师生间由此而搭起情感的桥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教师实施情感教育,“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去感染学生,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图形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