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个杏品种在山西太谷的品质特性鉴评

2018-01-07宋永宏杨晓华李静江杨复康杨燕君李凯陈子润

山西果树 2018年6期

宋永宏 杨晓华 李静江 杨复康 杨燕君 李凯 陈子润

摘要:对山西太谷县山西省果树所杏资源圃中表现优异的18个杏品种果实的14项外观性状和15项内在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所测试杏品种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评价均为上。其中单果重3708~958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1687%,测定的10个杏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639%~1171%,可滴定酸含量075%~123%,维生素C含量975~143 mg/100 g;核鲜重193~409 g。品质特性优异,鲜食性强,开发潜力大。

关键词:杏果实;品质特性;外观性状;内质品质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6000705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A杏(Armeniaca vulgaris)为蔷薇科杏属植物[1],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2],各地杏资源丰富。但针对当地各品种杏果实品质鉴定与评价鲜见,使当地杏农对品种得不到充分认识,利用和推广优良品种表现盲目。同时,如果不对杏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析,对于规范苗木市场与认定品种将失去依据。为此,本研究以18个杏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性状进行鉴评,旨在通过对品种通俗的直观描述,为杏农建园、高接换优进行杏品种选择以及杏育种者进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年杏果成熟季节进行,试材取自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杏李资源圃,该圃所在地海拔820 ~870 m,年均温106 ℃,年均降雨量400~600 mm,无霜期160~180 d,土壤为沙壤土,树龄30年生,园区施肥为有机肥,树体生长正常,圃区排灌条件完善。供试品种为骆驼黄、新世纪、金太阳、太平红杏、苹果杏、凯特、扁杏、银香白、鸡蛋杏、兰州大接杏、小白水、金荷包、贵妃杏、晋梅杏、华县大接杏、6-1、冀光、晚红杏等。

12样品采集及鉴评方法

根据不同杏品种的成熟期,在杏果实达到8~9成熟时,每品种随机摘取大小一致20个,带回实验室,用电子天平称取10个杏果计算单果重;用日本ATAGO(爱拓)公司的PAL-1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重复5次取均值;蒽酮-硫酸法测定可溶性糖;NaOH酸碱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钼蓝比色法测定Vc;重复3次取均值。其余各项通过试验员目测及人为品味完成。

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杏品种果实外观性状鉴评

参照《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对所选杏果外观品质性状逐项进行描述。由表1可知,所选品种单果重均不同,在3708~9585 g之间;果实形状以圆形、近圆形居多,其余有椭圆、长圆、扁圆、卵圆形等;果顶形状以平顶为主,其它有凹入、圆凸等;梗洼以深、中为主,梗洼浅的较少;缝合线以浅、平为主,深、中较少;果实对称性以对称为主,较对称、不对称的较少;果皮底色主要以黃、白色为主;果实盖色以橙红为主色;着色类型以片状为主;着色程度中、多;果点小、稀;果面有茸毛;果实外观评价为上。

通过对表1中单果重的数据作图可知:8个品种的单果重80~96 g,属于大果型;3708 g为小果型;其余均为中果型(见图1)。

22不同杏品种果实内在品质性状鉴评

参照《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对所选杏果内在品质性状逐项进行描述。由表2可知,所选杏品种果肉颜色主要以黄、白2种颜色为主;果肉类型为软溶质居多,晋梅杏果肉脆;纤维均细;汁液除扁杏、晋梅杏、晚红杏外均多;风味均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1687%;测定10个杏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639%~1171%,可滴定酸含量075%~123%,维生素C含量975~143 mg/100 g;除新世纪为黏核外其余均离核;所选杏品种的果实内在品质评价均为上;核鲜重较轻,仅为193~409 g;核形以圆形为主;核面较平滑;仁味有苦有甜。3讨论与结论

不同鉴定人员的操作及品味感觉有差异,对品种果皮底色、风味等项目的描述存在个人感官喜好的偏差。本试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项中,扁杏为1013%、晚红杏为13%,与戴桂林等测定的扁杏[5]为11%、晚红杏[6]为15%不同,对数据测定项目影响较大的是采收时间,由于所选品种的成熟期不同,采收时间靠多年经验操作;另外,测定仪器不同,地域不同,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所选不同杏品种外观品质性状中的主要指标描述均有所不同,表明各个品种均有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单果重是杏果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单果重越大,杏果越大;果皮底色与果实盖色是杏果外观最直接的视觉表现,是引起消费者食欲的视觉诱因,因此果实颜色越漂亮外观品质性状越好。

所选不同杏品种内质品质性状也不尽相同,尤其在营养品质性状方面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1687%,以苹果杏为最高;测定10个杏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为639%~11. 71%,晋梅杏为最高;可滴定酸含量075%~1. 23%,扁杏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975~143 mg/100 g,金荷包为最高。一般来讲,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是构成水果口感的主要因素,苹果杏、金荷包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溶性糖高、可滴定酸含量低,风味甜而微酸,所以口感极好。维生素C含量是果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含量越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也就越好,保健作用也越强[7]。

本观察鉴评是以《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基础进行的。通过观察结果对品种进行评价时,要通过多方面的性状表现来确定某一品种的优劣性,否则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不利于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开发等。譬如‘苹果杏单果重达到958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687%,是圃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大果型杏品种之一,但其熟后裂果率高却是致命弱点,作为优异品种资源是发挥其优点的重要途径。‘晋梅杏单果重仅为3708 g,是典型的小果型杏品种,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2%,维生素C含量1345 mg/100 g,糖酸比高,风味甜,果肉脆极耐贮运,是一个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杏品种。‘晚红杏在果形、果重、风味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但其外观漂亮且极晚熟的性状在延长鲜杏上市时间、解决加工企业鲜杏供应方面却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

我国杏资源丰富[8],通过对资源的鉴定、评价发现适合当地发展的品种;或确定某品种的适栽区是杏育种人员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加延,张钊.中国果树志·杏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7.

[2]赵习平.杏优良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

[3]孙浩元,杨丽,张俊环,等.杏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17,35(3):251258.

[4]刘宁,刘威生.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

[5]戴桂林,田建保,李莉.仁肉两用杏良种——扁杏[J].中国农村科技,2000(2):25.

[6]戴桂林,杨晓华,聂国伟,等.极晚熟杏新品种晚红杏的选育[J].山西果树,2012(1):34.

[7]徐乐,章世奎,李文慧,等.新疆16个地方杏品种特性比较[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1962201.

[8]陈钰,郭爱华.我国杏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