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戏骨吊打小鲜肉,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2018-01-07涛哥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3期
关键词:成人化小戏界限

涛哥

其实,儿童进军娱乐圈、影视圈的现象早已不是奇谈,在过度娱乐化的今天,一些公司发掘出儿童群体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从《爸爸去哪儿》对明星子女的消费,到网络综艺中儿童类真人秀的不断创新,再到“小戏骨”版的各种剧目的出现,可以明显感受到“儿童”元素已被当成某种娱乐“刚需”,而这种刚需在如今这个泛娱乐化语境下,亦具体表现为“成人与儿童界限的模糊”。

早在1982年,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就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模糊了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界限,现代意义上的童年在不断消逝。波兹曼认为,视听媒体动摇了童年产生的文化根基,童年产生的社会土壤已经面临消失的风险。而在视听时代以视觉传达为中心的媒介环境下,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童年这一社会现象在不断消逝。

听起来蛮晦涩,但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或邻家的小屁孩,他们对当今碎片化的“网络语言”的精通——“我也是醉了”“你咋不上天”“么么哒”这些口语是不是张口就来?以及你手机里诸如《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他们是不是一学就会?

在另一本名为《娱乐至死》的专著中,尼尔·波兹曼还提出——电视媒体的流行使得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等全都成为娱乐化的附庸,结果是“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而现如今,网络媒体的大行其道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与电视媒体相比,信息的过载以及易逝性决定了网络媒体对“眼球效应”更狂热的追求,任何领域的内容都可能会被拿来加工成为吸引眼球的工具。

童星出演电视剧屡见不鲜,但是此系列电视剧则是由儿童扮演大人,而且观众对小演员们的演出也给予了相当的肯定。这说明,现实中对孩子固有的刻板认知正逐渐消失,人们能够接受儿童做超出其年龄限定的事情。虽然制作者们并不承认这一系列剧集将会使得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但根据传播学者格伯纳的培养理论来看,受众长时间接触这种儿童演绎爱恨情仇的成人故事,会逐渐接受儿童的这种成人化行为,久而久之,社会中对儿童这一社会角色的限定也将愈加松懈。

更为有趣的是,如果你是在线观看这些剧集的,并且保有开弹幕看剧的习惯,你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特别喜欢拿这些“小戏骨”與当下影视界流行的小鲜肉做对比。观众对小演员们“神一般的演技”,特别是对哭戏演绎的认同,无论是女扮男装出演许仙和许仕林父子的两位小演员的哭戏,还是小林黛玉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哭戏,无一不深得众多观众的青睐。于是乎,在“打脸”“吊打”“秒杀”“完爆小鲜肉”等词汇中,观众在语言暴力中享受着发泄的快感和对靠脸吃饭的小鲜肉们的再度消费。群起而攻之也变得合理起来。

从给王诗龄这些上过电视的星二代开微博,再到林妙可“假唱”,最后到现在的“小戏骨”们,这些行为不仅使得儿童这一群体能够进入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世界,进而贪婪地了解成人世界的“秘密”。同时还将使得儿童这一社会角色更加模糊化,引起社会上其他儿童的模仿行为。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儿童成人化发展还是成年人在背后操作,最应该反省的,应该也是成年人。

(摘自微信公众号“玩儿电影”)

【素材运用】在一片对小戏骨的叫好声中,深刻反思这种现象背后的含义,实属难得。的确,让小演员演绎成人化的故事,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孩子热爱表演本身并没有错,应该反思的,是在背后操作的成年人。

【适用话题】娱乐至死;界限;反思?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人化小戏界限
界限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
李兰迪:99年的“小戏骨”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