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韧性 感受特点

2018-01-05陈磊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从文中夹竹桃词句

陈磊

《夹竹桃》一文是文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全文从花色着笔,着重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的幻想,让作者爱上了这一植物。文中“韧性”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能在文中走个来回,我们在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换词释义,初识韧性

换词是调动学生原有的记忆储存来认识新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夹竹桃的韧性时,引导学生品味“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一句中的“无日不”一个短语,老师采用换词的方法,无日不換成无时不、无刻不、无月不,意思一样吗?那么从“无日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呢?再如,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句关键句,由“韧性”一词我们能想到哪些词语?学生想到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等词,的确韧性包括这些方面,但要真正认识其韧性还是要细读课文,从文中的语句中去品味去感受。

二、读文品句,感受韧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是说,学习语文,必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这篇文章中,我们紧紧抓住课文第四自然段这一重点,引导学生用心读文,提问:从文中的哪些词句能充分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呢?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词句,把由词句中所读的感受写在旁边。教师出示此段,根据学生所提及的词句让他们说出感受,并适时地完成填空。从“悄悄地,一声不响”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愿张扬;从“败了又开出,黄了又长出”两个“又”感受到夹竹桃的生生不息。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填空:默默无闻、不愿张扬、生生不息就是韧性。

三、对比阅读,品味韧性

要想使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构段方式。“文章写的是夹竹桃,而第三段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院子中其他的花朵,是何用意?找出描写院子中花朵的词语,再把描写夹竹桃的词句放在一起读一读,你想说什么呢?”通过词句的对比读悟,让学生明白夹竹桃的平平淡淡、不与百花争艳、持久开放的秉性,写院子里的那些花就是为了衬托出夹竹桃的特点呀!想一想作者文章架构上的独具匠心。在此基础上继续让学生完成填空:( )这就是韧性。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对比着让学生进行阅读体会,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深化韧性

语文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习作迁移,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夹竹桃》这篇文章作者通过与其他花的对比,以及直接描写的方法将其韧性的可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课堂上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韧性的理解,我们调动了大家的生活实际,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自然界里,还有很多的植物也具有夹竹桃的韧性,我们能举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通过一组一组画面的出示,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也将对比衬托的方法很好地运用在读与写之中了。这样的由读向写的迁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上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逐步深化,力求一课一得,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出语文课堂的简约之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从文中夹竹桃词句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Humor and Laughter: Health Benefits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种子
答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