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海投送力量的两栖战舰

2018-01-05立文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直升机航母海军

立文

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这是中国海军继航空母舰之后加强远海机动作战力量建设的又一个重大举措,是打造“深蓝”海军、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

垂直登陆 航母转型

两栖作战是一种古老的海上作战样式,也是大国海军的重要使命和作战任务之一。在海军水面作战舰艇中两栖攻击舰则是相对年轻的战斗舰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问世,是登陆作战理论创新和航空技术快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两栖攻击舰的问世与战争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作战需求是牵引两栖攻击舰降生的“催产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军队在非洲北部、意大利、法国和太平洋等地区先后组织了北非登陆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意大利南部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太平洋岛屿争夺战、硫黄岛登陆战役、冲绳岛战役等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进行军事干预,驻远东地区美军司令官麦克阿瑟策划实施了仁川登陆战役,拦腰切断了大举南下、攻势凌厉的朝鲜军队,进而彻底改变了战争局势。在朝鲜战场上,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强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始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潜在威胁和一大隐忧,志愿军不得不在东西海岸部署重兵集团,以防范美军可能从海上发起的突然袭击。

两栖登陆作战背水攻坚,岸际滩头的反复争夺、旷日持久的艰苦鏖战和数量庞大的战损伤亡,既对如何加强两栖作战火力支援尤其是空中火力支援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避开传统的海平面登陆作战的局限性。运用直升机运载登陆兵和装备就是另辟蹊径的登陆方式,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曾经尝试过直升机垂直登陆。1956年10月29日英国和法国借口埃及政府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联合以色列发动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海军出动5艘航母,舰载战斗机和空军作战飞机配合对埃及的机场、军营、交通设施等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并运送600名海军陆战队员到运河区,实施了世界上第一次垂直登陆作战。

两栖攻击舰的问世也是航空母舰另谋出路的转型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造完工140余艘航母,既有用于夺取制海权的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17艘)和轻型航母(独立级9艘和塞班级2艘),又有保护海上交通线和运输船队的护航航母(美国海军服役77艘,提供英国38艘)。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的百余艘航空母舰失去了用武之地,刚刚下水和撂在船台上的在建航母多数被拆解,在役航母只保留20余艘,还不得不为它们寻找新的角色转型。1955年美国海军率先把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CVE-90“西提斯湾”号改建成第一艘直升机攻击母舰CVHA-1号,1960年编为LPH-6号。

1955—1956年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利用CVHA-1号平台探索新战法和检验新装备,进行了最早的垂直攻击试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两栖攻击舰既能为登陆部队提供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又能利用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和装备上岸作战,快速夺占和巩固登陆场。1957年美国海军把博格级护航航母CVE-106“布拉克岛”号改装为两栖攻击舰,编号LPH-1(LPH,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即“直升机登陆平台”),搭载1000名陆战队员和20架直升机。1958年美国海军决定建造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但作为过渡又把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由反潜用途改建为两栖攻击舰,分别是LPH-4“拳师”号、LPH-5“普林斯顿”号和LPH-8“福吉谷”号(后两艘参加过越南战争),各搭载30架CH-37直升机。一种主要用于两栖作战的新型战舰由此“破茧而出”。

航空技术为两栖攻击舰的成长打造了“保育室”。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使命和作战任务是为登陆作战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必须搭载空中作战平台——舰载机。两栖攻击舰问世之初,舰载机正好处在全新的转型阶段,战斗机从螺旋桨活塞式发动机向喷气式发动机升级换代,直升机技术快速发展成熟并进入实用化阶段。

1957年英国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开始研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它利用发动机的矢量推力实现垂直或短距起飞降落。1960年底原型机开始试飞,1963年在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经过无数次试验后,新型“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终于在1967年问世,其在速度慢、航程近的舰载直升机和航程远但缺乏灵活性的舰载战斗机之间填空补缺、取长补短,为轻型航母发展开辟了新方向。美国购买英国专利后进行技术升级完善,研制生产AV-8B“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作为两栖攻击舰的标配舰载机之一。

1981年底美国军方开始研制V-22“鱼鹰”偏转旋翼飞机,1989年3月19日首次试飞成功。1999年5月海军陆战队首批列装14架MV-22B,作为搭载登陆兵垂直登陆的舰载运输机平台。其能像直升机一样起降但比直升机装得多、飞得快,又能像固定翼飞机一样平飞,为两栖攻击舰增添了又一个新机种,并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两栖制海 迭代升级

万事开头难。美国海军1958年批准建造专门为直升机作战而设计的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首舰“硫磺岛”号于1961年8月服役,第七艘“仁川”号于1970年6月服役,现已全部退役。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9600吨,搭载4架AV-8B战斗机,2架CH-46中型直升机,11架CH-53D或8架MH-53E重型直升机,2艘人员登陆艇。它能装载28—32架直升机、1560名陆战队员及装备,装卸载时间约6—10小时。该级舰服役后正好赶上越南战争,成为从本土向前线调兵和运送装备物资的主力平台。

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具备垂直登陆能力,部分登陆兵和装备经由直升机输送登陆,但由于没有装载通用登陆艇,不具备用登陆艇同时输送登陆兵和装备的平面登陆作战能力,两栖作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功能更齐全的塔拉瓦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LHA,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即“直升机登陆攻击舰”),1971年11月开工建造首舰,1976—1980年间建成服役5艘。该级舰外观如同航母,主尺度与埃塞克斯级航母相当,除直升机机库外,还有坞舱。其相当于直升机攻击母舰、两栖船坞运输舰、登陆物资运输舰和两栖指挥舰的功能混合体,可以在任何战区快速运输登陆兵及其装备、坦克、车辆和补给物资等,或作為攻击舰实施攻击,或作为两栖指挥舰指挥陆海空军协同作战。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约4万吨,飞行甲板长250米,宽36米,能同时起降9架CH-53重型直升机或12架CH-46中型直升机,最大航速24节,续航力1万海里。装载1700名陆战队员;4艘LCU-1610型通用登陆艇,或2艘通用登陆艇和2艘LCM-8型机械化登陆艇,或17艘LCM-6型机械化登陆艇,或45辆牵引登陆车,或装载1艘气垫登陆艇和4艘轻型人员登陆艇。搭载19架CH-53重型直升机或26架CH-46中型直升机,也可由6架AV-8B替换部分直升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以气垫登陆艇和MV-22偏转旋翼飞机等新型登陆工具为基础,提出“超地平线”登陆作战理论,并据此设计建造新一代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LHD,Landing Helicopter Dock,即“直升机船坞登陆舰”),用于替换硫磺岛级。黄蜂级有两项主要任务,其一是以氣垫登陆艇和直升机、偏转旋翼飞机运送登陆兵,从距敌岸50海里外以40—200节的高速度实施“超视距”两栖突击;其二是使用AV-8B战斗机进行制海作战。首舰于1985年5月开工建造,1989—2009年间建成服役8艘。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0500吨,飞行甲板长约250米,宽32.3米。装载1870名陆战队员;12艘LCM-6型机械化登陆艇,或3艘气垫登陆艇,或4艘人员登陆艇;6—8架AV-8B攻击机(最多20架),42架CH-46E中型直升机,或换装MV-22偏转旋翼飞机、AH-1W“超级眼镜蛇”和AH-1T“海上眼镜蛇”武装直升机、CH-53重型直升机及SH-60B通用直升机等。

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建造新一代美国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拟替换塔拉瓦级。首舰LHA-6“美国”号2009年7月17日开工建造,2014年10月入列服役。其满载排水量45000吨,飞行甲板长257米,宽32.3米,安装两台LM2500燃气轮机,双轴推进,最大航速20节。作为最大型、最先进的两栖攻击舰,美国级的舰载机配备能力空前增强,最多搭载约38架各型舰载机,典型搭载模式为12架MV-22偏转旋翼飞机、10架F-35B战斗机、4架CH-53K重型直升机、8架AH-1W武装直升机和4架MH-60S搜索救援直升机组成的混编机队,或搭载20架F-35B战斗机和2架H-60搜索救援直升机,实现空中攻击火力配置最大化,完全就是“名无实归”的中型航空母舰。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时把提供较强的远洋作战支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注意改善舰员的居住性和医疗卫生条件,配备600张床位的医院、6个手术室、4个牙科治疗室、1个X射线室、1个血库和几个化验室。但“美国”号取消了两栖战舰传统的坞舱,也不搭载气垫登陆艇,使其平面登陆能力与前辈相比有所下降。由此观察,美军可能是让美国级主要承担垂直登陆的两栖作战任务,并随时充当大型航母的“替补队员”。

两类并存 各领风骚

两栖攻击舰的外形与航母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因为两栖攻击舰的出身与航母有“血缘之亲”,也是其操作使用舰载机的必然要求。

其实,“航空母舰”这个术语诞生之时,航空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舰载航空飞行器只有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还在技术探索之中。单从技术角度看,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都是搭载航空飞行器的大型海上作战平台,两者的区别在于舰载机类型不同。航母舰载机以固定翼飞机为主、直升机为辅,主要作战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也可搭载偏转旋翼飞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两栖攻击舰主要搭载直升机,也被称为直升机母舰,部分型号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偏转旋翼飞机,主要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

两栖攻击舰分成两种类型。大多数国家的两栖攻击舰是直升机母舰,主要搭载各种用途的直升机。其中,武装直升机主要攻击敌占岛屿上的火力体系和防守兵力,为登陆作战提供空中火力支援;运输直升机主要运送登陆兵垂直登陆,直接从低空把登陆兵力投送到在敌占岛屿的海岸防御阵地后方或侧方地域,由后至前、由陆向海攻击,与从正面攻击的海上登陆兵力相互配合。如法国西北风级、韩国独岛级、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级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级(西班牙出口型)等两栖攻击舰和中国海军正在建造的4万吨两栖攻击舰,都属于这一种类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向级和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也相当于直升机母舰,完全可以担负起两栖攻击舰的重任。

说到两栖攻击舰,不得不提英国。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比较早地利用航母改装两栖攻击舰。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定位,第一家建造航母的英国又头一家不再重视航母,替美国海军打下手而专注于反潜作战;二是缺钱,日趋衰落的老牌帝国再也养不起航母,1953年6月还有15艘航母,到1959年只剩7艘,其拆解、出售、改装航母的速度无人能及。

法国也较早建造两栖攻击舰。1964年建成的“圣女贞德”号直升机母舰满载排水量12000余吨,最多搭载8架直升机。1965年和1968年建成服役排水量8000吨的“暴风”号和“暴风雨”号两栖攻击舰。1997年法国海军造船局开始设计新型多功能两栖攻击舰,2003年7月10日开工建造,首舰L9013“西北风”号2006年2月服役,二号舰L9014“托内尔”号2006年12月服役,三号舰L9015“迪克斯梅德”号2012年1月服役。其满载排水量21500吨,舰体长度199米,宽度32米,最大航速19节,混合搭载EC665“虎”式武装直升机、SA330“美洲豹”中型运输直升机和NH-90运输直升机,一般搭载6—8架,直升机母舰模式下搭载16架。

现实和历史有时会天然巧合。英国1956年在埃及进行了第一次垂直登陆行动,其“战友”就是法国。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名声显赫,2011年参与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虎”式武装直升机从两栖攻击舰上出动,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目标进行突击。正是借着这次广告效应,俄罗斯从法国订购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但由于美国出面干预而没能拿到手。已经建成的这两艘两栖攻击舰由沙特阿拉伯出钱买单,最后在埃及海军安家落户。

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在舰载机类型上略有不同,除搭载直升机外,还搭载AV-8B舰载战斗机和MV-22偏转旋翼飞机。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加快发展完善新一代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隐身战斗机,其综合作战能力更强。与武装直升机相比,舰载战斗机飞行速度更快、作战空域更大、突击威力更猛、作战用途更广,不仅能像武装直升机一样担负空中火力支援任务,而且能为登陆舰艇编队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保证编队海上航行和登陆作战的安全。黄蜂级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换装F-35B战斗机,可以轻松地“变脸”成为中型航母。

远海投送 任务多样

两栖攻击舰不仅仅是两栖作战的垂直登陆平台和空中火力支援平台,也是组织远海大洋兵力投送和两栖作战的核心。两栖攻击舰在直通式飞行甲板的下方配置机库和车库,机库用于舰载机的日常存放和维修保养,车库主要装载登陆作战车辆,舰载机和车辆通过升降机在库房和飞行甲板之间进行转运。在通常情况下,这些轻型登陆作战车辆由大中型直升机装载或吊运垂直投送到敌占岛屿上。

两栖攻击舰通常设有坞舱,搭载登陆艇、冲锋舟、中型气垫登陆艇等抢滩上陆的海上输送工具,泛水后让装载登陆兵和装备的登陆艇直接从坞舱开向敌占岛屿的岸际滩头。两栖作战车辆也可以在坞舱里泛水编波,自行通过海上航渡,在敌占岛屿抢滩上陆。如美国AAAV、中国05式等两栖突击车,都有较高的水上航行速度。

两栖攻击舰是登陆兵的家园,通常搭载数百上千名全副武装的登陆兵,必要时可运载数千名士兵。海上航行尤其是远距离投送,顶风破浪的连续颠簸,舰艇空间的相对狭小,作战任务的巨大压力,对登陆兵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都比较大。为了让登陆兵保持充足的体能和旺盛的战斗意志,两栖攻击舰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为登陆兵提供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养精蓄锐、以逸待战,甚至可以在远程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体能和战斗技能训练。

组织登陆作战,指挥和保障都是重要环节。两栖攻击舰配备设施完善的两栖作战指挥系统,如作战情报中心、指挥协调中心,以及观通、导航等作战辅助部门。无论是在航渡过程中,还是在背水攻坚的登陆作战过程中,指挥中心都是发号施令的作战中枢。

登陆作战保障也是一大难题。各种战斗、生活物资的消耗十分惊人,航空油料、车辆油料、舰船油料一应俱全,舰载机、战斗车辆的弹药、维修保养设施设备和备品备件等缺一不可,舰上人员的伙食和饮水、生活用水供应也是难题。此外,登陆作战必然伴随着急剧突发的大量人员伤亡,两栖攻击舰必须配备比较齐全的医疗设施,以便为伤病员提供宝贵的一线战场抢救护理服务,必要时还能变身为海上战地医院。如果两栖攻击舰没有足夠大的体量和相应措施,是很难完成这种跨领域、多专业、艰巨性、复杂化、多样化的保障任务的。

建设海洋强国,既要全面增强远海机动综合作战实力,也要适当增强应对天灾人祸的海上应急抢险救灾、救援救助等能力,而直升机母舰在这个方面具有其他战舰无与伦比的优势。两栖攻击舰可以兼顾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首先强化海军的远海大洋兵力投送能力和登陆作战能力,同时也能在国际维和行动兵力投送、海洋灾难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海外撤民撤侨等行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要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仅就海军而言,航空母舰要继续做大做强、多多宜善,两栖攻击舰也同样不可缺席。

猜你喜欢

直升机航母海军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
直升机很热等5则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